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篇

    圣德太子在日本传播佛教

    古时,日本有位圣人叫作圣德太子。他原是用明天皇之子,母亲是穴太部真人 [1] 的女儿。太子出生以前,用明天皇还只是一位亲王。这一天,太子的母亲忽然得了一梦,看见一个金面和尚来对她说:“我有救世誓愿,想暂借夫人腹中投胎!”太子的母亲问道:“你是何人?”和尚回答说:“我乃是救世菩萨,家住西方。”太子的母亲闻言便道:“我腹中污秽不净,大师为何要来投胎?”这时,只听和尚说了句“我不嫌弃”,便跃身跳进她的口中。太子的母亲梦醒后,只觉有件东西噎住了她的喉咙,从此便身怀有孕。

    后来,用明天皇的兄长敏达天皇即了位,这年正月初一,太子的母亲正在宫中散步闲游,刚刚走到马厩门口便生下了这位太子。当宫女把太子抱进寝殿时,忽然闪出一道金光,照得满殿通明,太子的身上同时也放出了一种异香。太子降生后,刚满四个月,就能像大人般地谈吐自如。转过年的二月十五日,一清早,就见他面向东方合掌朝拜,口里还念诵着南无阿弥陀佛。

    太子六岁时,有位僧人从百济国 [2] 携来了经论 [3] ,天皇见太子奏请准予阅览,不禁大惊,当即追问他为何要阅览经论。太子回奏道:“我从前曾在中国南岳 [4] 修道多年,今世转生至此,所以还想阅览佛经。”天皇闻言点首应允。太子焚香已毕,打开经论,读罢奏道:“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和三十这六天,叫作六斋日,是梵天 [5] 帝释 [6] 视察阎浮提 [7] 观政的日子,全国应该一律禁止杀生。”天皇听罢,立即准奏,于是传旨命全国每逢斋日一律要禁止杀生。

    在太子八岁这年的冬天,从新罗国 [8] 传来了佛像。太子见佛像后奏道:“这就是西方圣人释迦如来之像。”后来,从百济国又来了一位名叫日罗的僧人,这人的身体放射白光。太子穿上一件褴褛的衣裳,混在侍童们中间,同往难波的馆舍去看望日罗僧。太子见日罗僧指着自己,露出惊异神情,便匆匆忙忙想要脱身而去。正在这时,日罗僧却向太子屈膝跪倒,合掌念道:“×××× [9] 顶礼救世观世音,传灯东方粟散王!”念到这里,日罗僧的身上突然放射白光,当时,从太子眉宇之间也放出来一道和太阳般的光芒。

    又有一次,从百济国传来了弥勒石像,当时,大臣苏我马子宿祢迎接了这位护送石像的来使,并在自己府宅东修建了一座寺院供奉石像。当苏我大臣正想修建佛塔时,太子说道:“如果修建佛塔,一定要把佛舍利供奉塔内。”于是便把找到的一颗舍利盛在琉璃瓶中,供奉在塔内。从此,太子和苏我大臣便齐心推广三宝 [10] 。后来,国内疫疠猖獗,死亡甚众,大连 [11] 物部弓削守屋和中臣胜海二人奏道:“我国原本信奉神道,迩来苏我大臣却偏偏推行佛教,所以国内才疫疠猖獗,十室九空,事到如今,唯有严禁佛教方可保全民命。”天皇听罢准了他二人的奏议,降旨说:“所奏有理,应立即禁止佛教。”太子这时虽然也奏道:“行善则福立至,作恶则祸必临。他二人如今还未领悟因果之道,难免要招来灾祸!”但是,天皇仍然命大连守屋往佛寺去拆毁殿塔,焚烧佛经,当时,他们还把烧残的佛像一起抛进难波运河 [12] 里去,将那三个比丘尼毒打一顿之后,也赶出寺外。

    这天,原是万里无云,晴空一碧,突然间狂风骤起,大雨倾盆,这时只听太子说:“如今果然大祸临头了!”接着,国内便发生了恶疮毒症,大连守屋等二人也染上毒疮,疼痛得不亚于刀割火燎。这时,二人又悲又悔地奏道:“这疮病实在痛苦难忍,我等情愿皈依三宝了!”天皇闻奏,立即降旨召回那三个比丘尼,为他二人祈祷,然后又重修佛塔,崇信佛法之心依然如故。

    不久,太子的父亲用明天皇即位,降旨说:“我要皈依三宝。”苏我大臣奉旨召见僧人,太子见僧人初次进宫不禁紧握大臣的双手感激流涕地说:“一般人还不理解三宝的奥妙,只有你与我志同道合,我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事过不久,有人在背地告诉大连守屋说:“太子和苏我大臣商议要合力讨伐你。”于是,守屋就在自己家乡阿都集结兵力,准备防守,中臣胜海也集合了兵力,准备给守屋助战。不久,他二人诅咒天皇的消息传遍全国,苏我大臣将此事奏禀太子,一同率领大军征讨守屋,守屋这时也调兵固守城垣,与来军交战。由于守军势力浩大,官兵有些怯敌,连攻三次都败下阵来。这时,太子年方十六,站在大军后边,指示军中判官秦川胜说:“你赶快拿块木头来,刻成四天王的神像,用枪挑起,举过头顶,就这样许愿说:‘这次如蒙保佑,一战成功,定为四天王塑画金身修建佛塔。’”这时,苏我大臣也许下了同样的誓愿,随后便厮杀起来。大连守屋爬在一棵大栎树上,向物部氏的大神祷告了一番,然后射出一箭,这支箭正中太子的马镫,落在地下。太子命舍人迹见赤梼向四天王祷告后,也一箭射去,这支箭遥遥飞去,正中守屋的胸膛,守屋从树上翻身摔下,守军顿时大乱,官兵乘势猛攻,终于将守屋的首级斩了下来。后来,守屋的家财也全部划归寺院,庄园田地一概充作庙产,并且,在玉造河畔立即建立起一座四天王寺。

    太子的伯父崇峻天皇即位后,朝政由太子执掌。在当时,百济国的使臣阿佐皇子来到日本,拜见太子说:“顶礼救世大悲观世音菩萨,来至东方日本国宣扬妙教法,讲经布道至四十九岁。”言还未尽,就见从太子的眉宇间忽然放出一道白光。

    又有一次,甲婓国贡来一匹娇小的踏雪乌骓马,太子骑上马背,立即升上天空,直入云霄,朝着东方飞去。当时,有一人名唤调使丸,站在马的右边也随同升了天,大家仰望天空,欢呼不止。太子飞到信浓国上空,围绕着御舆 [13] 的边境,盘旋了三日,然后才回到京城。

    太子的姑母推古天皇即位后,也将国家大事完全委托给太子掌管。有一次太子在天皇驾前,身穿袈裟,手执拂尘登上讲坛,讲解胜鬘经。当许多名僧提问经义时,太子都解答得非常奥妙,像这样一连讲经三日,到了第三天的夜里,忽然从半空中飞落起莲花,花朵大有三尺,积地三四寸厚,翌日清晨,有人将此事奏禀天皇,天皇瞧见这番情景,无限惊奇,深受感动,立刻在那里修盖了一座庙宇。这座庙就是现今的橘寺 [14] ,直到今天,寺里还保存着莲花。

    又有一次,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去往他前生的大隋国,命他到衡山去取自己存放在山中的佛经,并吩咐道:“赤景以南,有座衡山,山中有个般若寺,寺里有我从前的同参 [15] ,如今只剩有三人,其余全都死去,你见到他们时,就说是我派去的使臣,问明从前我在寺中持奉的那卷法华经,然后把它取回来。”妹子遵照太子的吩咐,便起身前往震旦。

    小野妹子来到般若寺的门前时,遇见一个小僧,小僧问明妹子的来意,便进寺回禀说:“思禅法师 [16] 的使者到来了。”三位老僧一闻此言,立即扶杖出迎,他们把藏经的地方高兴地告诉妹子,叫他将经书取走,妹子携经回国后,就呈献给太子。

    后来,太子的啰宫 [17] 的寝殿旁盖起一所房屋,取名为“梦殿”。太子每月沐浴净身进殿三次,到了第二天清晨他不是出殿向大家讲说阎浮提的诸般善恶之事,便是在房里写作各种经书的注疏。

    有一次,太子进入“梦殿”之后,一连七昼夜没有出殿,大家见殿门紧闭,毫无声息,不禁惊异。当时,有位从高丽国来的慈惠法师对大家说:“太子想必是已入三昧境地了,千万不可惊动于他。”次日第八天的清晨,太子果然走出殿来。这时,只见他身边的玉机上放着一卷经,太子指着经书对慈惠法师说:“这才是我前生在衡山读诵的那卷经呢,早年妹子取来的经卷,是我弟子的。皆因那三位老僧不晓得我存放在何处,所以拿错了,交给妹子带回来的是另外一卷。这次,我的魂灵出窍才把原来那卷经取了回来。”说罢,将这两卷经书对照了一番,原来,二者既同是一卷经,也同是黄纸××××轴制成的,不过,太子的经卷里却少着一个字。

    后来,又有道欣等十个僧人从百济国前来求见太子,他们说:“太子可记得前世在衡山讲解法华经时,有庐山道士常去听讲之事,那就是我等十人。”

    第二年,小野妹子又去往大唐国的衡山,他曾见过的那三位老僧,这时已有二人圆寂,还活在人世的那个老僧对妹子说:“去年秋天,贵国太子曾乘坐青龙车,率领随从五百人 [18] ,自东方凌空而来,从他原来住过的那间房中,找出一卷经书,然后便腾空而去。”妹子闻听此话,才恍然大悟,暗自寻思道:难怪太子会七天七夜不出梦殿,原来如此啊!”

    又有一天,太子和他的算妃子柏手氏坐在一起,太子说:“你伴随我多年,一向是夫唱妇随,这也是值得庆幸的。有朝一日我死之时,你可与我同穴长眠了。”妃子闻言道:“我但愿朝夕侍奉您到千秋万岁,您为何今天竟提起死后之事呢?”太子说:“有始必有终,有生必有死,这是人世间的常理。我已经多少世托生为人,修行了佛道,如今转生为小国 [19] 的太子,也不外是为了宣扬佛教教义的奥妙,在这缺乏佛教的国度里,讲解那一乘 [20] 真理。我本来无意久留在这污浊恶世之中的。”妃子听罢,不禁潸然泪下,然后便唯之遵旨。

    又有一次,太子骑着乌骓小马,出离了难波宫,走在片冈山附近,遇见一人,饿倒在地。当时,太子见乌骓小马踟蹰不前,便甩镫离鞍向那饥寒交迫之人问话,随后又脱下紫袍给他盖在身上,并且吟诗道:

    问君何故卧山前,

    愁容菜色一息残,

    解下紫袍赐温暖,

    饥寒若此实堪怜。

    这时,就见那饥饿之人抬起头来回敬了一首诗歌,歌曰:

    源远流长小富川,

    帝德皇恩大无边,

    今蒙覆袍赐温暖,

    来生图报当衔环。

    太子回宫之后,那人便气绝身亡。太子见他一死心中十分难过,命人埋葬他的尸体,当时,有七位大臣对此事颇为不满,在背地里横加诽谤,太子将他们召来,告诉他们说:“你等可去往片冈山前观看一番!”大家来到片冈山边时,棺材里已看不见尸体,只觉得一阵异香扑鼻,瞧见这般情景,大家都不胜惊奇。

    一天,太子坐在啰宫里,对妃子说:“我今夜要离开人世了。”说罢便洗头沐浴,换上一身洁净的衣服,然后与妃子同榻而眠。第二天清晨,大家见太子迟迟不起,觉得事出离奇,于是打开殿门进去观看,原来太子和妃子已经双双死去,二人的面色却如生前,他们的尸体上还散发着一股奇异的芳香。太子死的那年,是四十九岁。在他临终那天,乌骓小马既不吃草,也不饮水,竟自长嘶而亡。小马的尸体后来也被埋葬起来。在这同一天里,那卷由太子的魂灵从衡山取来的真经,也突然不知去向。不问可知,这也是被太子携带着而去的。如今,流传在日本的那卷经书,就是早年小野妹子取回来的,由新罗国传来的那尊平尺释迦佛像现在仍然供奉在内福寺的东金堂里。由百济国传来的弥勒石像,至今也还供奉在故都奈良元兴寺的东殿。太子亲笔写成的法华经疏以及其他遗物,现在也都保存在啰寺 [21] 之中,这些东西虽然年代已久,却依然完整无缺。

    太子的名字本来有三个:第一个是厩户太子,这是因为他降生在马厩门旁。第二个是八耳太子,原因是他能同时一字不漏地倾听数人的谈话,而且立即裁夺。太子的第三个名字就是圣德太子,这是因为他能弘教度人。除此以外,还有一名叫作上宫太子,这是推古天皇在位时,曾叫太子住在王宫的南殿处理国事的缘故。

    在日本,佛教能够得到传布,完全是由于太子的努力推广,否则,就连佛教的名称,恐怕我们也难以听到。所以说,凡是有心的人,必能报答太子的功德。

    第二篇

    行基菩萨学习佛法劝化世人

    古时,日本国里有一位圣僧,人称行基菩萨。原来在和泉国 [22] 大鸟郡郡长的家里有一女仆,这天,女仆生下一个婴儿,婴儿的胎身却被物缠裹,父亲见了立刻和他的妻子把外面的东西除掉,将婴儿抚养起来。婴儿渐渐长大,当他还身为孩提的时候,便和同村中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在一处高声赞颂佛法。起初,只有一些牧牛放马的孩童集聚到这里倾听。后来牛马的主人想要使用牲畜,便命人前去召唤牧童,奉命前去的人听到这种赞歌,立刻感到无比的尊贵,不由得就被感动落泪站下来倾听,也顾不得提说主人用牲畜之事了。这样一来,男女老少都纷纷前来倾听。当时,本乡的村长闻知此事,口里一边说着“像这种不能叫人安心耕种,只会干些无聊勾当的人,一定得把他赶走”,一边走来。但当他走近孩童的时候,听到这赞歌无比的高贵,也停住脚步感激涕零地倾听起来。不久,这桩事传到郡长的耳中,他马上雷霆大怒说道:“我去把他赶走!”但是当他走去一听,同样感到无比的高贵,不禁感动得落泪不忍离去。不仅如此,国司早已三番五次派人前去驱逐,结果,每次派去的人都被感动得留在那里落泪倾听,从未回来过一人。

    国司十分诧异,便亲自去听。他也的确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高贵可敬。这时甚至连邻国的人们,也都闻风前来。于是,国司将此事奏禀朝廷,天皇召见了这个孩童,并听他唱颂了赞歌。这时天皇也深深感到高贵难得。

    后来,这孩童在药师寺 [23] 出家为僧,法号行基。行基钻研佛法,深得其中奥妙,哪怕些小的事也无不领悟,智慧之高远非其他僧人可比。后来行基的慈悲心逐渐深厚起来,对人怜悯之情宛如佛心一般。有一次,他到各地修行,归途中,路经一个池塘,池边围着一伙人正在捕鱼而食。行基从他们面前经过的时候,有一年轻人拿起一块鱼肉对行基嘲弄说:“请你吃罢!”行基停下脚步毫不迟疑地将鱼肉吞食下去。为时不久,只见他把吃进腹内的东西又从口里吐了出来,不料鱼肉已然变成小活鱼,一条条地跳进池塘中去了。人们见到这般光景,都惊恐起来,又是懊悔又是畏惧,个个痛恨自己无知,竟藐视了一位世间罕见的圣僧。由于他这样道高德重,天皇对他也倍加崇敬,立即封他为大僧正 [24] 。

    当时,元兴寺里有一个名叫智光的僧人,是一个道学高深的老僧,智光心想:“我是一个得道的老僧,行基只不过是一个道行浮浅的小和尚,朝廷为什么不封我反而封了他呢?”从此他便怨恨朝廷,后来在河内国的椙田寺智光得病身亡,在停灵房中尚未埋葬,过了十天又苏醒过来对弟子说:“我被阎王的鬼卒捕去,正在行走之间,看见路旁有座黄金造成的宫殿,金碧辉煌,灿烂夺目。我向带我的鬼卒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他回答我说:‘这是行基菩萨将要降生之地。’继续往前走时,又远远瞧见一处满天烟火、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我又问他:‘那是什么所在?’鬼卒说:‘那是你将要堕入的地狱。’鬼卒把我带到阎王殿时,阎王厉声斥责我说:‘你身在阎浮提的日本国,竟敢对行基菩萨嫉恨诽谤,现在叫你来尝尝你应得的罪过。’说罢便令我搂抱铜柱,受那炮烙之刑。当时把我烫得肉焦骨烂,疼痛难忍。我受完刑罚之后,便被释放回来。”智光说到这里,悲痛地哭泣起来。后来,智光为了赔罪,亲自去拜访行基菩萨。当时行基在摄津国建造难波的江桥,智光来时他正在疏浚河道修建码头。菩萨早知智光的来意,面带笑容接见了他,智光手扶法杖毕恭毕敬地顶礼参拜,流着眼泪向行基谢了罪。

    行基菩萨的前身,是和泉国大鸟郡一个人家的姑娘,从小就为祖父母特别宠爱。当时姑娘家中雇着一个家童,名叫真福田丸,担任打扫庭院脏污的工作。但这家童心性灵慧,他心中思忖:“我虽然受生为难得的人身,只因出身下贱不能修行,来世怎么能有善报呢。我何不到大庙里去学习佛法,做一个法师呢?”想到这里,就向主人辞工,主人问他:“你为何辞工不干了?”家童说:“因为我早就有出家修道的心愿。”主人听罢说道:“如果真有诚心,那么我马上就准许你吧。”随即允许了他。当时主人又说:“这个家童侍奉我多年,现在要出家修道,应该给他做件上衣和长裤。”于是立刻叫家人给他缝制。这家小姑娘说:“为家童出家修行做衣服是件功德事!”便给他缝了一件长裤,家童穿上这条长裤来到元兴寺,便在那里出家做了和尚,取名智光。后来智光学习佛道,深得个中奥妙,终究成了高僧。

    家童走后,这家的幼女不久便××××无效,只好作罢。后来她又在同国同郡的××××。

    当行基菩萨还是幼僧的时候,河内国××郡举办了一次法会,智光在当时已经是个有名望的老僧,因而被聘为法会的讲师。智光从元兴寺来到会上,以讲师的身份登上宝台,给大家讲经说法,听道的人们都深受感动,对他表示了无限的尊敬。但当智光讲道已毕走下宝台时,忽然听见有人在大殿后面议论自己所讲的经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头顶发青的小僧。这时,讲师惊疑不置,心想:“像这样一座小庙,居然有人敢议论自己。”再回头看时,又听见小僧用议论似的口吻说:“出家修道真福田,藤紫长裤我裁缝。”

    讲师一听勃然大怒,责骂小僧说:“我为公为私奉职多年,毫无差错,这样一个乡下小和尚竟敢出口议论,此事已属不妥,何况他还恶毒地辱骂我,我实在难以忍受!”说着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这时小僧哈哈一阵大笑,随即逃去。这小僧就是行基菩萨。智光如果真是一个有智的高僧,即使有人辱骂他,恐怕也应该好好反躬自省一下,不会马上就怪罪他人。看来他是有一定罪过的。

    行基菩萨在日本国内建造了四十九座寺庙,同时他还修平了崎岖难行的道路,架起了河深无底的桥梁。人们都传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第三篇

    役优婆塞 [25] 诵咒使鬼神

    古时,文武天皇朝代,有一得道圣人,名叫役优婆塞。役优婆塞是大和国葛上郡茅原村人氏,俗名贺茂,役氏。他长年住在葛木山中,以藤树皮为衣,以松树叶为食,隐居山洞之中达四十余年。他用清洁的泉水浴泽灵魂上的藏垢,口里经常诵读孔雀明王的神咒。有时,他在白昼驾起五色祥云,往来于神仙洞府间;有时,他在黑夜召来各方鬼神,为他挑火捻柴,而且,没有一个神鬼不是服服帖帖地听从他的命令。

    金峰山的藏王菩萨曾到过优婆塞的住处,从此他二人就时常往来于葛木和金峰二山之间。一天,优婆塞召来了各方鬼神,吩咐他们说:“我从葛木山去金峰山需要造一座小桥,供我通行。”众鬼神听罢,不胜愁叹,但终因逃不脱优婆塞的责难,只好运来许多大块岩石,一切准备妥当只剩开工架桥,这时众鬼神对优婆塞说:“我等形体丑陋,不堪露面,必须隐避在夜间修桥。”因此他们便夜夜赶修桥梁。但优婆塞却召来了葛木的一言主神,申斥他说:“你有什么怕羞的,竟也隐起身来,这样还能修得成吗?”他发怒便念起咒语,将一言主神捆缚起来,扔到山谷底下去了。后来,一言主神附在一个宫里人的身上说:“役优婆塞蓄意谋反,打算推翻朝廷。”天皇听到这件事,大为震惊,便派遣差官前去捉拿优婆塞。不料优婆塞腾空飞起,无法捕捉,差官无奈便把优婆塞的母亲捉去,优婆塞看见母亲被捕,就自动前来就擒,替换了他的母亲。天皇勘问了他的罪行,将他放逐到伊豆国的海岛上去。优婆塞在那里,浮行海面如同遨游陆地,翻山越岭宛如飞鸟翔空。白天他小心翼翼地守法,夜间便飞到骏河地方的富士高峰上去修行,专心祈祷赦免此罪,三年后,朝廷查明优婆塞无罪,随即将他召了回去。(以下缺文)

    第四篇

    道照和尚赴唐传来法相宗

    古时,天智天皇朝代,有一个名叫道照和尚的得道高僧。此人俗姓丹氏,是河内国的人氏。幼年在元兴寺出家为僧,悟性深,心地正直,而且道心很强。他的道行几乎可以与佛相比,因此举国上下,自朝廷开始,不论僧俗男女,都来俯首顶礼,崇敬万分。

    一天,天皇召见道照僧人,对他说:“近来听说震旦有一位玄奘法师,曾亲去天竺,将正教传回本国。其中有一种大乘唯识的法门,玄奘法师对此颇有造诣。他倡导诸法必不离唯识的教义,教给众生大彻大悟的道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种教法。所以命你现在急速到震旦去,面见玄奘法师,跟他学习教法,然后再回国。”道照拜领旨意后,就前往震旦。他来到玄奘三藏的住所,站在门首,叫人进去通报说:“我是奉国王的旨意从日本国渡海而来的僧人。”使者传报之后又回来询问他的来意。道照说:“我遵照国王的吩咐,特来学习唯识之法门。”三藏听到这话,立刻请道照入内,并亲自离座相迎,将道照接到屋中。当时二人开怀畅谈,恰似故友重逢。

    从这时起,道照开始学习唯识的法门。他白天在三藏那里学法,晚间返回自己的宿舍。如是过了一年的时光,唯识一法被道照学习得有如覆瓶之水,率尽无遗。当他行将回国之时,三藏的弟子们对师父说:“在我国大师有许多弟子都是些不平凡的道高德重的人,而大师并不尊敬他们,但是一见从日本国来的这个僧人就恭敬地离座相迎,我们不懂其中的道理。纵然日本僧人才智出众,也不过是个小国之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怎么能比得上我国人呢!”三藏回答说:“你们可以到那个日本僧人的宿舍去,在夜里悄悄地看一下他的形象,然后再加以诽谤或者赞扬。”

    夜里,三藏的弟子二三人,一同来到道照的宿舍,悄悄一看,道照正在念经。再仔细一看,见他口中射出了长约五六尺的白光。弟子们一见惊奇,××××认为这真是罕见之事。心想,我们大师××××原本不认识这个从外国来的僧人,而竟能预知他的道行,可见是菩萨的化身了。弟子们回去禀报师父说:“我们去偷看的时候,日本僧人的口里冒出了白光。”这时三藏说:“你们太愚蠢了!也不想想我为什么要尊敬这个人,就随便加以诽谤,真是无知。”弟子们听罢都含羞而去。

    道照在震旦逗留期间,曾应新罗国五百名道士的邀请,去到该国。一日正在山上讲解法华经,忽听院墙里有用日本语求乞的声音。这时道照在宝台上暂时停止了说法,问了声:“谁?”那人回答说:“我是日本国的役优婆塞。我因日本的神灵不明,人心险恶,所以离开了那里,但是现在我还时常回去。”道照见是本国人,很想和他会会面,便从宝台上走下来寻找,结果未能找到。于是便非常遗憾地返回震旦。

    道照从震旦学来佛法之后,给众弟子讲说了唯识的要义。这门唯识之法传至今日仍然盛行不衰。后来给他修造了一座禅院,供他居住。道照临终之际,自己先行沐浴,然后换上洁净衣服,面向西方端坐。这时白光满室,道照睁开眼睛问弟子说:“你们看见白光了吗?”弟子回答说:“看见了。”道然又说:“不要对外传说。”

    到了深夜,白光从房中出来,照耀着满寺的树木,过了很久,这道白光才向西方飞去。弟子们见了,感到无限惊惶,就在这时,面西端坐的道照也圆寂了。人们知道道照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去了。他的禅院建在元兴寺的东南。据说道照和尚是菩萨的化身。

    第五篇

    道慈赴唐传来三论和本国的神睿互相比法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有两个僧人:一名道慈,一名神睿。道慈是大和国添下郡人氏,俗姓额田,心性十分聪慧,学习佛法也很通达。他为了更深地传习佛法,在大宝元年,跟随遣唐使粟田道麻吕去往震旦,拜××法师为师,竭力习学无相之法,在震旦××××,回国后,圣武天皇倍加崇敬,××××,当时,在日本国他可算是独一无二的高僧了。

    这时,法相宗的僧人之中,有一人名叫神睿,是××国××郡人氏,俗姓××。神睿心性虽也十分灵悟,但他学识浅薄,简直不能与道慈相比。然而神睿却一心想求得智慧,于是就在大和国吉野郡现光寺宝塔的瓢形塔椽上,铸了一尊虚空藏菩萨像,并在佛像上拴了一根带子,神睿拉着带子祷告说:“我祈求虚空藏菩萨赐给我××智慧。”过了些日子,神睿梦见一个贵人,走来点化他说:“这个国的添下郡,有一座寺庙叫观世音寺,庙里有一座宝塔,塔中央的抱柱里面收藏着七卷大乘法苑林章经书,你可以拿出来学习。”神睿梦醒之后,立刻去到那座寺庙,打开塔中央的抱柱一看,里面果然藏有七卷经书,便将经书取回,努力研习,终于成了一个富有智慧的僧人。

    这时,天皇听说此事,立刻召见神睿,命他和道慈在殿上当场比试。道慈原本就智慧深广,加上又到震旦拜过名僧为师,是个有十六年造诣的僧人。他从未听说有神睿这样一个悟道之人,尽管天皇说神睿已成为一个有智慧之人,他总认为神睿不会有多大本领。道慈向神睿盘道的时候,神睿对答如流,宛如昔日的迦旋延 [26] 。二人彼此一问一答,辩论的题目几乎够上一百项。神睿的智慧显然高出道慈一筹。天皇同时皈依了二僧,各赐封邑,命道慈居住大安寺里学习三论之法,使神睿住在元兴寺里修习法相。后来,道慈的影像加在诸罗汉像中,一起被画在大安寺的大殿车登厩的第二道门上;神睿发现的七卷经书,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法相宗的经典。

    由此事看来,虚空藏菩萨真是灵验无比。人们都说神睿借此得了智慧。

    第六篇

    玄昉僧正赴唐传回法相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有一个僧人名叫玄昉,俗姓阿刀,是大和国××的人氏,自幼跟随××出家,学习佛法聪明智慧。后来玄昉想广学佛法,于灵龟二年渡海来到震旦,拜智周法师为师,习学佛法中最著名的大乘法相,并将大批正教的典籍带回国来。玄昉逗留震旦期间,很受唐天子的尊敬,被特授三品官职,又赐给了紫色袈裟。玄昉在震旦居住达二十年之久,直到天平七年,才伴随遣唐使丹治比真人广成回国,随身带来五千余卷经典,并另有佛像等物。玄昉归国之后,被任为僧正,奉职朝廷。当时,天皇的皇后————光明皇后皈依了玄昉,曾亲自去参拜玄昉,并十分宠爱他。因此,国内传出了流言蜚语。当时有一人名叫藤原广嗣,是不比等大臣之孙,式部卿宇合之子。这人品德高尚,仪表非凡,为世人所敬重。广嗣生性勇猛,又富有智慧,事事都很通达。他曾拜吉备大臣为师,学习文章,才识愈加渊博。他在朝里当差,官拜右近少将之职,真不愧是个人中之杰。午时以前还身任右近少将在皇城供圣,午时以后便能到镇西 [27] 做太宰府的少卿治理府政,因此世人皆惊叹不置。广嗣的家就住在肥前国的松浦郡。

    广嗣一向是耿直无讳,听说皇后宠爱玄昉之事,立即从太宰府上书奏禀天皇,说:“皇后宠爱玄昉之事,已被世人讥讽,务请陛下从速制止。”天皇看罢奏折,认为这种说法荒谬绝伦。心想,像广嗣这种人有什么资格干预朝政,如果把他留在世上,必将为害国家,于是决定立即讨伐广嗣。当时有一斋郎 [28] 名叫东人,此人因性情勇猛,颇有智谋,并通晓用兵之道,所以才被差遣。天皇命令他说:“赶快去讨伐广嗣!”东人便领旨来到镇西。当他开始率领九路大军进攻广嗣时,广嗣闻讯大怒,说道:“我效忠朝廷,从无过失,如今朝廷反来讨伐我,这必是玄昉和尚谗言所致。”随即调集大批兵马,准备迎战。官兵声势浩大,广嗣这面兵力较弱。

    广嗣原有××××,这匹龙马飞驰天空,宛如××××,广嗣有了这匹坐骑,能在顷刻之间往返于皇城与镇西两地。这时,广嗣虽然奋勇应战,终因天威浩荡,不能取胜,行将被擒之际,广嗣逃到海边,企图骑上龙马,越海逃往高丽国去,然而龙马竟不能飞翔如前了。这时,广嗣便知自己气数已尽,于是就和龙马一同溺海而死。因广嗣已经落海,所以在他家中遍寻不见,于是东人追来,正在这时,从海面上刮起一阵风,将广嗣的尸身吹到海边,于是,东人便将他的首级割下,带回皇城复旨。

    广嗣死后变成冤魂厉鬼,不但对朝廷衔恨不忘,而且要报玄昉之仇。一天,他在玄昉面前显露:只见来了一个冠带巍峨的红衣人,一把抓起玄昉腾空而去。厉鬼把玄昉的身躯撕得粉碎,一块块地从空中扔了下来,玄昉的众弟子把它捡凑在一处,然后埋葬起来。从此厉鬼不断作祟,天皇十分恐惧,降旨说:“吉备大臣是广嗣的老师,应该立即到他的坟前去祭祀。”吉备领旨西行,来到广嗣墓前祭奠祷告。这时,广嗣的冤魂全力向吉备扑来,几乎把他缠住,但是吉备是个通晓阴阳法术之人,用阴阳法术保护自身,毫不畏惧。由于他虔诚的祷告和祭奠,冤魂终于不再作祟了。

    后来广嗣的魂灵成了神,在当地被称为镜明神,玄昉的坟墓就在今日的奈良。

    第七篇

    婆罗门僧正从天竺来访行基

    古时,圣武天皇建造东大寺,准备举行开光供奉法会。当时有一人名叫行基,天皇意欲请他为法会讲师,行基奏道:“我不足以当此重任,不久必有人从国外前来,他可以担任讲师。”同时又奏请,让自己去迎接那位讲师。天皇准许他率领百名僧人一同前往,行基站在一百名僧人的最后面,带领治部省 [29] 玄蕃寮 [30] 的官员,鼓乐喧天地来到了摄津的难波江边,但是并不见有人前来。

    这时,行基备好一套阏伽 [31] 放进海中,阏伽虽在海中,但丝毫不受波浪之冲动,平平稳稳地向遥远的西方漂去,渐渐不见了。××××阏伽又顺船漂回来了,这个人就是南天××××从遥远的天竺,为了参加东大寺的法会而来的。行基早已算明此事,所以前来迎接。婆罗门下船登岸后,和行基握手言欢,无限愉快。这个来自遥远天竺的人,受到了日本人的热烈款待,他和行基交谈的那种亲昵情形叫人惊异,感到好像是故友重逢。行基作歌欢迎说:

    灵山释迦前,

    相与结盟缘,

    真如诚不朽,

    今朝喜相见!

    婆罗门也作歌答谢说:

    迦毗罗卫国,

    相与结盟缘,

    果然重相会,

    共仰文殊颜!

    听见歌词的人们,才知道行基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自从行基迎接来了婆罗门,天皇欣喜异常,倍加崇敬。于是,便按照原来心愿,以此人为讲师,举行了东大寺的法会。当时大家都称他为婆罗门僧正,以后他成为大安寺的僧人。这人原是天竺迦毗罗卫国人氏,由于他虔心诚意祷告,求和文殊相会,有一次来了一个贵人告诉他说:“文殊现在震旦的五台山。”于是婆罗门菩提便从天竺去震旦,前往五台山寻访文殊。正走在路上,遇见一个老人告诉菩提说:“文殊为了普度日本众生,已经降生在该国。”菩提闻听之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才到日本来的。文殊降生到日本后,就是行基菩萨。

    原来,行基早已预知菩提的来临,因此他才前去迎接。菩提也洞察此中缘由,故而交谈起来宛如故友重逢。凡夫俗子由于愚昧无知,不明真相,因而才感到惊异。

    第八篇

    鉴真和尚由震旦来日本传戒律

    古时,圣武天皇朝代,有一位圣僧,人称鉴真和尚。鉴真原是震旦扬州江阳县人氏,俗姓淳于。在大周则天朝代的长安元年,他十六岁那年,跟随一个名叫知满禅师的僧人出家,身受菩萨戒后,便在龙兴寺修行。他一生严守戒律,从不懈怠,后来由于年岁日增,也渐渐走向老境。

    这时,有一个名叫荣睿的僧人,为了传习佛法,由日本来到震旦。××××到达该国,××××传播戒律之法,又加上荣睿再三劝告,终于决定随他同去日本传播戒律之法。于是,在天宝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戊时,鉴真和尚离开龙兴寺,来到江边要登船的时候,龙兴寺的僧众,一见和尚离去,都非常惋惜悲痛,一齐流泪劝阻。但是和尚传播佛法之心甚切,并未听他人的劝阻。在江边上船后,直下苏州的黄泗浦。和尚率领的人员中,有十四名僧人,三名尼僧和二十四名俗人。携带的物品有:佛舍利子三千粒,佛像、经书、菩提子三斗,其他财物也颇丰富。

    途经一月有余,十二月二十五日这天,鉴真一行抵达日本萨摩国的秋妻屋浦,在那里度过除夕。翌年,即天平胜宝六年的正月十六日,有一个从四位 [32] 上的官员大伴宿祢 [33] 胡满,将和尚从震旦来到日本的情由奏禀了天皇。同年二月一日,鉴真和尚来到摄津国的难波,天皇闻讯后,派遣大纳言 [34] 藤原朝臣 [35] 仲麻吕询问和尚的来意。和尚说:“我是大唐扬州龙兴寺的僧人,法名鉴真,我所持奉的是戒律之法,今为传播此法,才不远千里而来。”

    天皇闻听之后,命官拜正四位下的吉备朝臣真备传旨说:“应该在大东寺修筑戒坛,传习戒律,这是我最欣慰之事。”遂迎接了鉴真和尚,并对他非常尊敬。不久,东大寺的大佛前面便修起一座戒坛。天皇首先以和尚为戒师,登坛受戒,随后,皇后和太子也受了沙弥之戒。此外,贤憬、灵福等八十余名僧人也随之受戒。后来,大佛殿的西头又修起一所戒坛院,许多人都来登坛受戒。

    不久,皇后身染重病,经久不愈,鉴真和尚便进奉药品。药品很有灵效,皇后病体果真痊愈。天皇大喜,立刻要封他为大僧正,和尚固辞不受,于是便改赐“大和尚位” [36] 。同时将新田部亲王的归邸赏给和尚居住,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寺庙,就是现在的招提寺。

    天平宝字七年五月六日,和尚圆寂。当时他面西盘膝打坐。他的××当××××之后,安葬之时,满山香气芬芳,××××正如××××指示:“如果有人死后三天顶上还发暖时,那就是第二地的菩萨。”因此,人们都知道鉴真和尚就是第二地的菩萨。他从大唐带来的三千粒佛舍利子,至今仍收藏在招提寺内。和尚的坟墓就在寺旁,日本的戒坛据说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第九篇

    弘法大师赴唐传来真言教

    古时,有一圣僧名叫弘法大师,俗姓佐伯,是赞岐国多度郡屏风浦的人氏。起初,弘法的母亲阿刀氏梦见一个圣僧前来投胎,因而怀孕生产一子。此子长到五六岁时,便能用泥土捏成佛像,用草木搭成庙堂之形。一天,他梦见诸佛坐在八瓣莲花中间与他交谈,但是这件事他并未告诉自己的父母,当然也未对其他人讲。父母对这个孩子十分喜爱,还有人看见有四个不平常的孩子经常跟随他一起叩头礼拜。因此,附近的人们都称他是神童。

    孩子有一个舅舅,官拜五位,自幼跟随伊豫亲王学习文学,他对孩子的母亲说:“这孩子将来即使做和尚,也应该读习世俗的经书。”于是,孩子便开始学习了俗典,而且深有领悟。延历七年,这年他十五岁进入京城,跟随一个有学识的讲师味酒净成读习毛诗、左传、尚书等书。他对这些文意领会得非常深透,仿佛是自己已知之学。但是,这孩子喜好佛道,对世俗逐渐产生厌弃之感。最后他终于会见了大安寺的勤操僧正,向他学习虚空藏菩萨的求闻持之法,并且虔诚信奉。

    当他长到十八岁时,心想:自己以前所学的俗典全无益处,死后一切成空,唯有学习佛道了。于是他云游各地苦修一番。有一次他走到阿波国大泷山岳修炼虚空藏法时,从空中飞来一口大宝剑;另一次他在土佐国室生门海角上,静悟本尊之道的时候,就有一颗明星进入他的口中;还有一次,他在伊豆国桂谷山的寺院里,自向虚空,将大般若经的魔事品 [37] ××××。延历十二年,勤操僧正命使者××××,在桢尾山寺削发为僧,身受十戒,法号教海。××××年二十岁。

    以后,他又自行更名称作如空。延历十四年,他二十二岁那年,在东大寺的戒坛上受了“具足戒” [38] ,从此取名为空海。后来他自己又想:“我虽然学习过外典 [39] 和内教,但心中仍有所怀疑。”于是,他便到佛前起誓说:“我希望知道迅速成佛之道,但愿三世十方我佛,指示给我不二法门。”不久,他梦见有人点化他说:“这里有经,叫作大毗卢遮那经,就是你所需要的。”空海梦醒之后,喜出望外,便开始寻求梦中所见的那本经书,终于在大和国高市郡久米寺东面的塔底下找到。当时他很高兴,但打开经卷观看时,却无法理解经文,而且全国各地也无一人能懂。这时他想,我何不赴唐去学习此经,于是便在延历二十三年的五月十二日,启程前往震旦,时年三十一岁。

    当时,正值越前国守正三位藤原朝臣、葛野麻吕,以遣唐大使的身份赴唐,空海便随同前往。行经海路三千里之后,首先抵达震旦的苏州,同年八月到达福州,十二月下旬,奉唐天子之召,来到上都长安城。空海抵达京师之时,路人围观挤满街巷。空海奉旨在宣阳坊的官舍里居住。

    翌年,他奉旨移居西明寺永忠和尚的旧院,终于遇见了青龙寺东塔院的和尚惠果阿阇梨 [40] ,惠果瞧见他,面带笑容高兴地说:“我早知你必定前来,已等候多时了,今天能得相见,真是可庆。我的弟子们没有一个能承袭我法,现在可以全部传授给你。”随即准备香花,空海第一次进入了灌顶 [41] 坛。

    举行入道灌顶的仪式后,空海走近两幅大曼荼罗 [42] 画前,手持香花向画上投掷,这时,全部击中佛像间的中尊 [43] 。和尚一见,喜悦得赞不绝口。不久,他承受传法阿阇梨灌顶之职,邀请五百僧人举行斋会,青龙、大兴两寺许多僧人,都亲临斋会向他称赞致贺。后来,惠果将密教毫无保留全部传授给这个日本僧人,并且邀来许多画师、经师和铸佛匠人,将曼荼罗××××,并叮咛空海说:“我已经把佛法全部授给你了,现在××××你应该将它传布天下,给众生造福。”

    惠果有一弟子,名叫顺晓,是内廷供奉的十禅师之一。玉堂寺有个名叫珍贺的僧人,来见顺晓说:“日本僧人纵然是不平常的圣僧,但不是我师的门徒,按理只该教他学习一般教法,为何把秘密的教法都传授给他呢?”说罢三番两次进行阻挠。不久,珍贺梦见有人告诉他说:“日本僧人就是第三地的菩萨,他的内在具有大乘之心,外貌生成小国僧人之相。”珍贺听罢,深恐受佛责,次日清晨便亲往谢罪。

    皇宫里三间壁上写有字迹,但自脱落后尚无人修补,这时,天子下诏命日本僧人书写,空海执笔在五处同时写上五行字。他是口衔一笔,两手两脚各执一笔,同时使用五笔写成。天子看罢十分赞佩。空海在另一间房里,研好墨汁,然后往墙上随便一洒,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满墙大的“树”字。这时天子低首作礼,赐名五笔和尚,并赏赐一串菩提子的念珠。

    一天,日本和尚在城里闲游,来到一处河边,从对面走来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孩童,他问和尚说:“你是日本的五笔和尚吗?”和尚回答:“是。”孩童又说:“那么你在这河水上面写写字吧。”和尚听了孩童的话,就在水面上写了一首赞美清水的诗词,字迹的笔画一丝不乱地顺水流去。孩童看罢,微笑地现出赞许的神色,又说:“我也能写,和尚,请你瞧着吧!”说罢就在水上写了一个“龙”字,只是缺少右边的一个小点,这个龙字漂浮在水面上,纹丝不动,当孩童最后往字上添上那一个小点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响,白光四射,龙字竟化成一条真龙腾空飞去,这时,孩童也转眼不见了。这孩童实际就是文殊菩萨,他那一身破烂衣服,就是佛身上的璎珞珠宝。

    和尚回国那天,站在高高的海岸上,祷告说:“我所传习的秘密的教法必将广传于世,但在弥勒出世之前,要有个保持之地,你就落到那里去吧!”说罢,将手中的三钴金刚杵 [44] 向日本方向抛去,金刚杵腾空飞起,直入云霄。

    大同二年十月二十日,空海回到平安城,首先跟随镇西太宰府的大监高阶远成,将携带回国的佛经法典尽行××××。随后,天皇降旨,命将经典传布国内,并下诏说:“××××布施之事,无可伦比,应从速使其在皇城南面各城门上书写匾额。”于是他遵旨将外门的匾额全部书写完毕。当应天门上的匾额安钉之后,和尚抬头一看,最先在“应”字头上写的那一点已经脱落,他不禁一惊,随即将笔向上一扔,不偏不倚,正好把那一点补上。当场围观的人一齐拍手称赞。后来他本照佛法的教义,建立了真言宗,并广播于世。当时各宗的一些学者,对“即身成佛”的教义颇表怀疑,一时议论纷纷。大师为了解除他们的疑虑,便在清凉殿上结了大日如来入定的密印 [45] ,面南打坐入禅。当时,大师的脸色变成金黄,身上放射金光,看到这里,成千上万的人都俯首向大师叩拜。诸如此类的灵验多不胜数,真言教从此便盛传起来。后来大师做了嵯峨天皇的护持僧,并获得僧都职位。

    真言教在日本从此时开始传播起来,空海僧都的流派遍布全国,直到今日,真言教仍然盛行不衰。

    第十篇

    传教大师赴唐传来天台宗

    古时,桓武天皇朝代,有一位圣僧,人称传教大师,俗姓三津,是近江国志贺郡的人氏。大师自幼聪慧,七岁那年便显示悟性,能预知许多事情,因而使他的父母感到惊讶。十二岁时便削发出家,成为法师。最初他进入如今的比睿山,在山里盖了一间茅庵,在庵里修行佛法。一天,从香炉灰中出现了一粒佛舍利子,法师看见惊喜异常,当他正发愁不知将这粒舍利子装在何处供奉才好的时候,香灰中又出现一个金质的漂亮匣子。于是,大师便将舍利子装进匣里,不分昼夜向它顶礼参拜。

    一天,大师独自寻思道:“我应该在这里建立一座寺庙,来传播天台宗的教法。”于是他便在延历二十三年,前往大唐。抵达后首先来到天台山,会见了道邃和尚,向他学习天台宗的法典,同时又跟随顺晓和尚学习真言教,他将显密二教法完全学得,恰如瓶之泻水。

    当时,佛陇寺里有一个名叫行满的住持,前来会见这位日本和尚,他说:“我听说,从前智者大师说过这样话:‘我死之后,经过二百多年,那时会有一个从东方国家来的僧人,学习我法,并传播于世。’如今我推想起来,你就是这个人了。”因此,便将××××法典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日本和尚,以备他回国之后传播。

    法师准备起程赴唐之前,曾到宇佐神宫参拜,当时他祷告说:“保佑我一帆风顺,平安渡过大海吧!”结果他如愿以偿,平安到达了震旦,而且学到了天台宗的法典。延历二十四年大师回国后,为了表示致贺之意,首先又去参拜了宇佐神宫,在神座前恭敬礼拜,在讲解法华经时说:“我这次赴唐归来,如愿以偿,学来了天台宗的法典,今后要在比睿山上建立一座寺庙,广收僧徒,树立起独一无二的一乘宗,使全国人领悟‘有情无情皆能成佛’的教旨。我还准备塑造尊药师佛像,来医治一切众生的苦病,但愿大菩萨保佑我完成这个心愿吧!”

    正在这时,大殿里发出了奇妙的声音,有人用指示的口吻说:“圣僧的心愿非常可贵,应该迅速完成,我一定要加以保佑。但是在你塑造药师佛像时,必须穿上这件衣服。”说罢,从殿内抛出一件衣服来,大师拿过一看,乃是一件深紫色震旦丝绸的厚棉袄。大师接过衣服又叩头礼拜,然后离去。后来,当他返回比睿山建寺的时候,就穿着这件斋服,亲自塑造药师佛像。

    还有一次,当大师拜谒春日神社,在神座前讲解法华经时,曾有紫色祥云从山峰升起,将讲经的庭院全面遮住。后来果真如其所愿,天台宗遍传国内,天台宗的支派到处可见,各地无不学习此教,直到今日天台宗仍然盛行不衰。

    第十一篇

    慈觉大师赴唐传来显密二法

    古时,仁明天皇承和朝代,有一位圣僧,人称慈觉大师,俗姓壬生,是下野国都贺郡的人氏。在他落生之时,曾有紫色祥云,覆盖其家。

    当时,国内有一位名叫广智菩萨的圣僧,从远处望见紫云,感到非常惊奇,便寻找到这家问道:“你们家里出什么事了吗?”主人回答说:“今天生了一个男孩。”广智菩萨就告诉孩子的父母说:“你们生的这个男孩将来可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圣僧,虽然你们是他的父母,也应该对他敬重才是。”说罢便自走去了。后来,男孩渐渐长大成人,九岁的时候,他就对父母说:“我有心出家,要到广智那里去学习经文。”在他购买经书的时候,买到了一部法华经中的普门品,于是他便拿着这本经书去向广智求教。

    一天,孩子梦见一位圣僧走来抚摸他的头顶,旁边还有一个人问他说:“你认识摸你头的人吗?”孩子回答说:“不认识。”这人又说:“他是比睿山的大师,因为他将成为你的师父,所以才来抚摸你的头顶。”孩子梦醒之后,心中思忖,如此说来,我一定是应该做比睿山的僧人了,于是他在十五岁那年,便登上了比睿山。当他初次和传教大师见面时,大师满面笑容,欣喜非常,仿佛是迎接故友,孩子一看大师,宛如梦中所见。不久,他便拜在大师门下,削发为僧,法号圆仁。圆仁学习显密二法时,没有丝毫不解之处。

    不久,传教大师圆寂,圆仁心想,我应该去大唐进一步研求显密教法,于是就在承和二年动身渡唐。他来到震旦以后,除登天台山、拜五台山,还遍游各地巡礼圣迹。他在各处佛法流传之地随时学习之时,正值大唐会昌天子即位,由于这位天子下了消灭佛教的旨意,各地皆在捣毁寺庙佛塔,焚烧正教经书,捉拿僧人勒令还俗等等,官差四处缉捕××××。

    一天,大师遇见了官差。众官差发现大师是单身一人,并无随从,便得意地追赶前来,大师逃进一座大殿,官差随后赶来,打开殿门四下寻找,大师无法可想,便混在佛像中间,心中诵念不动明王的佛号,官差遍寻不见僧人,只见多了一尊新的不动明王的佛像。官差们惊疑之余再仔细看时,大师又还了原形。官差问道:“你是何人?”大师回答说:“我是从日本国来习求佛法的僧人。”官差有些恐惧,便将迫使还俗之事暂放一旁,先将经过情形奏明天子。天子下诏说:“既是外国僧人,从速驱逐出境!”

    于是,官差人释放了大师。大师高高兴兴从那里出来,在要逃往外国的途中,逃向另外一地。远远望见山后有一人家,仔细看时,但见垣墙高筑,四围坚固,只有一面墙有门,门前站着一个人。大师一见有人,心中喜悦,便上前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那人回答说:“这是一个长者的家,圣僧有何事?”大师答道:“我是为学习佛法,从日本国来的僧人,不巧正碰到这里毁灭佛法,所以想找一个隐身之所,暂时躲藏起来。”站在门前的那个人说:“这个地方由于地处偏僻,从无人来,十分清静,你可以暂住此地,等外边风声平静,再出去学习佛法不迟。”大师听罢非常高兴,便跟在那人身后走进门去,进门之后,那人便将大门关上,一直向里面走去,大师也跟在身后,走了一程,仔细看时,见有各式各样的房屋,都是重叠建造的。在许多人住着的房屋中间,有一间空房,那人就把大师安置在这间房里。大师来到这个极其清静的所在,非常高兴,心里想,自己能在这里等待外边平静,倒也不错!像这种地方,也许能有佛经。想到这里,他便悄悄在四处寻找,结果一无所见。这时他发现后面有一个屋子,及至走近一听,就听见里面发出许多人的呻吟声,大师觉得很奇怪,便偷偷向里观看,原来有人被绑吊在梁上,下面还摆着一个罐子,人血正在往罐子里滴。看到这般光景,大师纳闷不解个中究竟,上前询问,也无人回答,只好惊疑地走开。

    后来,大师又窥视了另外一处地方,同样也听得见呻吟之声,原来里面躺着许多面色发青骨瘦如柴的人。有一人看见大师召唤便爬行过来。大师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些令人难忍的事情呢?”于是这个人就拿起一根小木棍,伸出枯瘦得像根细柴似的胳膊,在地上写道:“此处是‘驒缬 [46] 城’,不知真相的人来了之后,他们先给吃哑药,后给吃肥药,然后把人高高吊起一处处地用刀刺破,使血滴在罐子里,再用它来绞染布匹。我们不明世故,来到××××,你可装作吃下去的样子,有人问话时,就呻吟装哑,千万不要说话。我们也是不明真相,误吃此药,方落到这般光景,你还是乘机逃跑了吧,只是这里四面关防严密,怕不是轻易逃得出去的地方。”大师看罢地上字迹,吓得魂飞天外,茫然不知所措,一时间无可奈何,只得回到原来的房中。这时,果然有人端来食物,一如方才那人所说,盛着芝麻似的东西。大师假装将食物吃进的模样,暗地揣在怀里,随后扔到外边。送过食物之后,又有人前来问话,这时大师一语不发,只是呻吟,那人看罢露出满意的神色,便自走去。

    后来,又给大师吃了各式各样的肥药。这时大师趁人不在的工夫,面向东北方向,合掌礼拜,祷告说:“祈求我山的三宝和药师佛保佑,请救我逃出此处回转故乡罢!”正在这时,出现一只巨犬,用口衔着大师的衣袖向外就拉,大师便跟随而去,来到一个无法出入的水门前面,巨犬从这里将他拖出墙外,出到墙外之后,巨犬也不见了。大师悲喜交加,感激流涕,茫然地向前奔跑,一路上爬山越岭跑出很远,当他跑到一个村庄时,遇见一人,这人问大师说:“你是从哪里来的圣僧,为何跑得这样慌张?”大师如此这般地把自己遇到的事情讲了一遍。那人听后说:“那是‘驒缬城’,专靠挤绞人血为生,凡是走进那里的人从无一人回来。的确,若不是神佛保佑,是万万逃不出来的。你真是一个不平凡的高贵圣僧。”说罢,便高兴地分手走去。

    大师从那里好容易又逃到京城,他暗地向人打听,这才知道会昌天子已经驾崩,新天子就位已下诏制止灭绝佛法。于是大师如愿以偿,拜青龙寺的义真为师,习学密教。承和十四年大师回国,将显密二教法广传于日本国内。

    第十二篇

    智证大师赴唐传来显密之法

    古时,文德天皇朝代,有一位圣僧,人称智证大师,俗姓和气,是赞岐国那珂郡金仓乡人氏,父亲是一个富豪,母亲佐伯氏是高野弘法大师的侄女。一天,他母亲梦见一轮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当时有一流星〔突然飞来进入口中〕,不久便怀孕生下大师。大师自幼便与众不同,长到八岁那年他对父亲说:“内典 [47] 里面有因果经,我立志要读习此经。”父亲听罢甚为惊奇,立刻给他找来这部经书。

    这孩子获得经书之后,朝夕读诵,记忆不忘,乡人听说,无不惊讶称赞。十岁时,读习毛诗、论语、汉书、文选等俗书,无一不是过目成诵,确实是一件奇迹。十四岁时,他离家进京,跟随叔文仁德僧人初次登上了比睿山。仁德对这孩子说:“我看你不是平常人,我自己却是一介凡夫,不能收你为弟子。”随后就把他托付给第一住持义真,义真见此子容貌不凡,非常喜爱,竭尽心力,将法华、最胜以及本宗的经书传授给他。十九岁那年他正式出家受戒,法号圆珍。

    以后圆珍就隐居山中,勤修佛法,从不懈怠。不久,天皇闻听此事,也对他倍加崇信,躬亲皈依,还赏赐了许多钱粮。一天,圆珍正在石龛中“坐关” [48] 修炼,面前忽然出现一位金人,点化他说:“你应该把我的像画下来,诚心信奉。”圆珍问道:“你是谁?”金人回答:“我是金色不动明王,为了保护佛法,常在你的身边,你应该从速研求三密之法,劝化众生。”和尚亲睹佛身,感到无限的钦敬和惶恐,便朝着金人恭敬下拜,然后叫画匠将佛像绘画下来,直到今天,这佛像仍然存在。

    这期间,圆珍心想,我何不赴唐去参拜天台山圣迹,然后到五台山去会晤文殊呢。于是他便在仁寿元年四月十五日,从京城起程向镇西进发,三年八月九日,正值来镇西经商多年的唐国商人钦良晖回国,圆珍和尚便搭乘了他的船。他们启程之时,突然刮起东风,船行如飞。航行到十三日的申时,又变成北风,船只顺风漂去,次日辰时漂到琉球国。琉球位于大海中央,是一个吃人的国度。这时风却停息下来,但船只已迷失前进方向。远远望见有数十人在岛上徘徊走动,人人手持矛枪。商人钦良晖一见这般情景,便痛哭起来。和尚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说:“这是一个吃人的国度,我们太可怜了,眼看性命就要断送在这里。”和尚听罢,马上虔诚地祈祷不动明王前来搭救。

    这时,云中果然现出佛身,佛身的形象和几年前在日本国内出现的金色不动明王一模一样。这时,突然刮起东南风,船只便向西北飞驶而去。次日午时,船到大唐国岭南道的福州连江县附近。福州刺史听说他们的经历,怜恤和尚的遭遇,便使他暂住在本地的开元寺中。后来,消息从这里传到了京城,天子听到和尚的德行,认为非常尊贵,便躬亲皈依。

    以后,和尚的夙愿终于得偿,他登上了天台山,不仅到禅林寺去参拜了定光禅师的菩提树,还拜谒了埋葬天台大师肉身的古墓。禅林寺是天台大师传道说法之地。在寺的东北方有一座安放着石象的殿堂,这是纪念天台大师修法时普贤菩萨骑着白象出现的一处地方,那匹白象后来变成了石象。石象的南面有一座石窟,石窟里放置着一把大师坐禅时的椅子,在那西边放着一块磐石,磐石的面颇像五鼓 [49] 。过去每当天台大师在此山讲经说法之时,便敲击这块磐石来召集众人。石音嘹亮,远近皆闻,众人听见石声一响,立即前来听经。但是,自从大师圆寂之后,有人再敲此石时,它便寂然无声了。因此,很久以来就没有人再来敲打这块磐石了,日本和尚听说此事之后,要亲手一试,拿起小石子向磐石击去,这时磐石发出洪声,响彻山谷,宛如从前大师在世时所敲的声音一般。这一下,满山僧人以为大师重生,全都痛哭流涕地向日本和尚叩拜。

    和尚离开此地,回到青龙寺,跟随法诠阿阇梨学习密教。法诠是惠果和尚的弟子,也是天竺那烂陀寺的三藏善无畏阿阇梨的第五代衣钵弟子。法诠一见日本和尚,立刻露出笑容,对他十分宠爱,因而教授密法,如瓶之泻水,毫无保留。

    和尚在兴善寺里还遇见惠轮,并向惠轮学习了显教,所学教义均能领悟,无不透彻。和尚学毕显密二教之后,于××年六月离开福州,搭乘商人李延孝出国的船只,在天安二年归国。抵达镇西后,将归国之事奏禀天皇。天皇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喜悦,立即差使××去迎接和尚。××××以后天皇躬亲皈依了他。和尚住在比睿山的××××千光院,一日,突然呼唤弟子说:“赶快去将持佛堂 [50] 里的香水拿来!”弟子将香水取到之后和尚便用散杖 [51] 浸沾香水,向西方天空连洒三次,弟子看见师父的举动,感到惊奇,便问道:“为什么要这样洒呢?”和尚回答说:“唐国的青龙寺是我学法时居住的寺庙,现在庙里的大殿屋檐失火,我洒香水是为了救火。”弟子听后不解其意,都很是怀疑。

    翌年秋天,一个唐国商人给和尚带来从青龙寺传出的消息说:“去年四月×日,青龙寺大殿屋檐失火,正在火起之际,从东北方骤然降下大雨,将火淋灭,结果大殿没有浇着。”这时,那个取香水的僧徒才恍然大悟,明白师父当天洒香水的缘故。他惊异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僧人,大家也都赞叹不止。和尚身在本国而能预知唐国之事,这的确可以说他是菩萨的化身,众人议论纷纷,××××,深受感动,因此对和尚就更加崇敬了。

    除此而外,和尚的奇异事迹多得不可胜数,举国上下对他无不崇敬。后来,他招收门徒,广为传播显密二法。这两种教法在佛法中极为昌盛,直到今天仍然盛行不衰。不过,和慈觉的门徒之间,因教义不同,互有争论,据说当时在天竺、震旦亦是如此。

    第十三篇

    圣武天皇初建东大寺

    古时,圣武天皇建造东大寺,用黄铜铸起×丈多高的大卢舍那佛的坐像,然后又盖起一座高大的殿堂把佛像罩起来,并且还修了讲堂、食堂和两座七层宝塔。此外还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殿堂、僧房、戒坛别院以及一些院门等。在大殿的土坛动工的时候,天皇曾亲手拿起锄头铲土,皇后亲自用衣袖装运砂土。大家瞧见这种情况,上自大臣起没有一人不是竭尽心力地修建庙宇。

    大殿和佛塔已经建成,大佛像也铸造完工,但是涂饰佛身却需要大量的黄金,日本国内原本没有黄金,只好到震旦去购买,于是天皇便命遣唐使携带许多财宝前往震旦。翌年春天,遣唐使回国,携来许多黄金,这时立即召集铸佛工匠,从速给佛像涂金。涂饰结果,金色淡薄仅够××××尚不够用,何况不少殿、塔上的铜件等应该涂饰的地方还有很多,天皇看到这般光景,忧虑万分。

    因此,天皇召见当时的许多得道高僧,问道:“怎么办好呢?”有人回奏说:“大和国的吉野郡里,有一座大山,名叫金峰,顾名思义,山里定有黄金,这座山有护山的神灵,应该派人向他祈求。”天皇听罢,认为所言有理,便召见负责监修东大寺的良辨僧正,命他向山神祷告说:“现在为了普度众生,修建庙宇,需要大量黄金,我国原本缺乏黄金,据人传说金峰山上有黄金,万望分赠一些。”良辨拜领旨意后,祷告了七天七夜,这时他梦见一个僧人来告诉他说:“此山的黄金是弥勒佛存放的,必须等到弥勒出世之时才能分散。在这以前断难分赠,我只负护守之责。近江国的志贺郡,有个地方叫田上,那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小山以东的地方叫椿崎,那里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怪石,其中就有古时垂钓老翁坐过的石头。你可以在这块石头上塑造一尊如意轮观音像,在像上再修盖一座殿堂,然后再祈祷求金之事,这样你所祈求的金子,自然会如你所愿地出现了。”良辨梦醒之后,将梦中所见奏禀了朝廷,随后便领旨到近江的势田,并向南去寻找椿崎这块地方。他按照别人的指点,走进山中一看,那里果然耸立着许多平日罕见的石块,梦中僧人指点的那块垂钓老翁坐过的石头也在里面。良辨发现这块石头后,回去奏禀天皇,天皇下诏说:“从速按照梦境塑造如意轮的佛像,然后祈求黄金。”良辨奉旨之后,就到椿崎去修盖庙堂,塑造佛像,从开光之日,便祈祷求金之事。为时不久,陆奥和下野两国都进贡了黄砂,于是找来炼冶工匠前去提炼,提炼过程非常顺利,得到的全是黄澄澄的金子。朝廷得讯之后,极为欣喜,就派人前往陆奥,令当地大量进贡金砂。后来使用这些黄金涂饰了那尊大佛之后,还余剩很多,于是又用它将××××全部涂成。

    震旦的黄金,颜色淡黄,××××显而易别。这就是日本首次出产黄金的由来。后来天皇诚心信奉此庙,庙中的讲师就是兴福寺的隆尊法师,隆尊法师是菩萨的化身,据说椿崎地方的这尊如意轮观音还在现今的石山供奉着。

    第十四篇

    淡海公初建山阶寺

    古时,在皇极女皇的朝代,大织冠 [52] 尚未升到内大臣之职,仍是一个常人的时候,东宫皇太子一心想讨伐苏我入鹿。当时,大织冠心中祈祷说:“我今天已犯下重罪,希望能去消灭恶人,若是我能如愿获胜,我必须塑造一尊丈六高的释迦佛像和两尊侍奉在佛边的菩萨像,并且修建一座庙宇供奉起来,以赎我罪。”

    后来,他果然如愿以偿地战胜了敌人。这时他为了偿还自己所许下的心愿,便塑造了一尊丈六高的释迦佛像和侍奉佛旁的两尊菩萨像,并在自己的家乡山阶的陶原修盖了一座庙堂,将佛像恭敬供奉起来。后来,大织冠升到内大臣的职位死去。他的长子淡海公承袭文职,继续在朝为臣,也升到左大臣之职。后来女皇元明天皇即位,和铜三年,他奏请天皇,拆毁原来在山阶陶原家乡的那座寺庙,把佛像迁移到今天的山阶寺里来。

    和铜七年三月五日,举办了开光供奉的法会。由于天皇的宏愿,仪式举行得非常隆重。淡海公以本族长者的身份亲自参加礼拜。元兴寺的行信僧都担任了法会的讲师,并在当天被赏赐了大僧都之职。法会的司仪是该寺的善佑法师,当天也成了小僧都。另外有七个僧人,都被赏赐了僧纲之职。其他参加法会的僧人有五百名之多,会上并备有音乐,开光仪式的盛况,一时描述不尽。

    此后,逐步地增建了许多殿堂和宝塔,又修起回厩、门楼和僧舍,招来大批僧徒住在寺里修习大乘之法,举办法会。当时佛法昌盛的情况为其他地方所不及。这座庙堂原来建在山阶,尽管庙址更变,仍然称作山阶寺,别名也叫兴福寺。

    第十五篇

    元明天皇初建元兴寺

    古时,元明天皇在奈良都的飞鸟乡建造元兴寺,并修盖了大殿、佛塔,在大殿里供奉一尊×丈高的弥勒佛像。这尊佛像原非日本塑造,还有一段来历:

    从前,东天竺有一个国度,名叫生天子国,国王叫作长元王。生天子国里,五谷丰登,国富民足,但是国内从未听说过佛法二字。这时,长元王初闻世上有佛法之说,心想:“无论如何我国也必须知道佛法。”于是便诏示国内上下人等:“速去寻找能懂佛法之人!”不久,海边上顺风漂来一只小船,当地人发现后惊异地奏禀了国王。这只船上仅仅载着一个僧人。国王召见僧人,问道:“你是何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