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汉博闻卷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杨侃辑封禅光武纪:

    「中元元年,幸鲁,柴望岱宗,登封太山,禅梁父。」

    注云:「岱宗,太山也。梁父,太山下小山也。封谓聚土为坛,??谓除地而祭。改??为禅,神之也。」续汉志曰:「时上御辇升山,即位于坛南,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皇帝以寸三分玺亲封之。藏玉牒己,以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毕,皇帝再拜。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祀焉。」其玉牒文秘,刻石文辞多不载。

    使君周恂傅六郭伋传二十一:

    「寇恂为上谷太守耿况功曹。更始立,遣使者徇郡国,恂从况迎使者,上印绶。使者纳之,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曰: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今始至上谷而堕大信,将复何以号令他郡乎?遂授况印绶。」注云:「君者,尊之称,故曰使君。

    郭伋为并州牧,行部,有童儿骑竹马迎之,曰:闻使君到,喜,故来迎。」

    太史公光武纪中元元年。

    注云:「太史,史官之长也。前书音义曰:太史公,武帝置,在丞相之上。」巴蜀光武纪

    注云:「蜀有巴郡,故总言之。」

    使匈奴中郎将

    拥节光武纪南匈奴传七十九:「建武六年,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

    注云:「汉官仪曰:

    使匈奴中郎将拥节,秩比二千石。

    匈奴传论曰:驰中郎之使。」

    都护西域传七十八: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注云:「前书云:李广利征讨大宛之后,屯田渠犁,置使者领护营田,以供使外国也。宣帝时,以郑吉前破车师,后降日逐,遂并令护车师以西北道,号曰都护。都护之置,始于吉也。」

    修黉宇儒林传序六十九上。

    注云:「说文曰:黉,学也。黉与横同。儒林传云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

    博士十四家徐防传三十四:

    「徐防曰:汉以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开置大学,立博士十有四家,设甲乙之科,以勉劝学者。」

    注云:汉官仪曰:「光武中兴,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贺、京房,书有欧阳和伯、夏侯胜建,诗有申公、辕固、韩婴,春秋有严彭祖、颜安乐,礼有戴德、戴圣,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一人为祭酒,总领纲纪也。」前书曰:「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家法徐防传:徐防曰:「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说,不修家法。」注云:诸经为业,各自名家。石经儒林传序:

    「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注云:「古文谓孔子壁中书,篆、隶并程邈所作也。」縢囊儒林传序:

    「董卓移都之际,典策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则制为縢囊。」

    注云:「縢,亦?也,徒恒反。说文曰:幐,囊也。」

    楼橹匈奴传七十九:「公孙瓒传六十三:

    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橹,置于塞上,以拒匈奴。」注云:橹即楼也。释名曰:楼无屋为橹。楼橹千里。

    注云:橹,即橹字。说文、释名曰:「橹,露也,上无覆屋也。」

    三家诗儒林传六十九下:「前书: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为作诂训,是为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三家皆立博士。赵人毛苌传诗,是为毛诗,未得立,平帝时方立毛诗。」

    西域南山西域传七十八:

    「西域东极玉门、阳关,西至葱岭。其东北与匈奴、乌孙相接,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源。」匈奴龙祠南匈奴传七十九

    注云:「前书:匈奴法,岁二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八月,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蹛,音带。酾酒臧宫传八:

    「臧宫陈兵大会,击牛酾酒。」

    注云:「酾,所宜反。说文云:下酒也。诗注曰以筐曰酾也。」羯胡臧宫传论八:

    「戎羯丧其精胆。」按:此语本出臧宫传论,原本误为吴汉,谨改正。

    注云:「羯,本匈奴别部,分散居其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此总谓戎夷耳,不指于羯也。」

    幅巾鲍永传十九,赵咨传二十九,韦彪传十六。

    注云:「幅巾,谓不著冠,但幅巾束首也。」

    太尉杨赐辟赵咨,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注云:「以幅巾为首饰,不加冠冕。」又符融传注云:「幅巾,以一幅为之。」

    韦著不应州郡之命,灵帝就家拜东海相,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

    注云:「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马当匈鲍永传:

    「鲍永谏太守,拔佩刀截马当匈。」

    注云:「当匈,以韦为之也。」

    含元包一郅恽传十九。注云:「前书志曰:太极元气,含三为一。谓三才未分,包而为一。」

    秘经苏竟传二十上。

    注云:「谓幽秘之经,即纬书之类也。」踟蹰苏竟传:

    「皇天所以眷顾踟蹰,忧汉子孙者也。」

    注云:「踟蹰,犹徘徊也。」

    绨表杨厚传二十上:「杨厚之祖春卿,善图谶学,临终戒其子统曰:吾绨袠中有先祖所传秘记,尔其修之。」

    注云:「绨,厚缯也。音提。」

    请谳襄楷传二十下。

    注云:「谳,疑也。谓罪有疑者,谳于廷尉也。」

    君子不死之国东夷传七十五:

    「东夷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注云:「山海经曰:君子国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在旁,去琅邪三万里。山海经又曰:不死人在交胫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并在东方也。」

    德星襄楷传二十下注云:「德星,岁星也。」

    不三宿桑下佛陁襄楷传

    襄楷上疏曰:「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今陛下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

    注云:「浮屠,即佛陁也,但声转耳,并谓佛也。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

    啬神养和周盘传二十九注云:「啬,爱惜也。」季母西域传注云:「季母,叔母也。」青门逄萌传七十三:「逄萌解冠挂东都城门。」注云:「汉宫殿名东都门,今名青门也。前书音义曰:长安东都城北头第一门。」

    毾?西域传七十八:

    「天竺国出细布、好毾?。」

    注云:「毾,它阖反。?,音登。埤苍曰:毛席也。」释名曰:「施之承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奇幻西域传。

    注云:「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

    流沙传论七十八、李恂传四十一。

    天竺记云:「西度流沙,屡有热风恶鬼,过之必死。」注云:「广志曰:流沙在玉门关外,东西数百里,有三断,名曰三陇,故曰陇沙以西,使命不得通也。」

    大秦国苏合香西域传:

    「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其国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魂归岱天孙乌桓传八十:

    「乌桓国言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

    注云:「博物志: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知人生命。」貂鼲鲜卑传八十:

    「鲜卑有貂、貀、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为名裘。」注云:「貀,女滑反。鼲,胡昆反。貂、鼲,并鼠属。貀,猴属也。」??祀吴祐传五十四。

    注云:「祖道之礼,封土为??坛也。」五经要义曰:「祖道者,行祭为道路祈也。」周礼:「太驭掌王玉路以祀及犯??。」注云:「??祀者,封土象山于路侧,以刍棘柏为神主祭之,以车轹??而去,喻无险难也。」秦海西域传:

    「敦煌太守张珰上书,以为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注云:「大秦国在西海西,故曰秦海也。蒲类,亦国名。」文犀马援传十四。

    注云:「犀之有文彩者也。」稿葬马援传:

    「马援既卒,有上书谮援前所载南方薏苡一车,皆明珠文犀,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买城西数亩地,稿葬而已。」

    注云:「稿,草也。以不归旧茔时权葬,故称稿。」幅裂南匈奴传论:「七十九:方夏幅裂。」

    注云:「诸夏如布帛之裂也。」

    虹霓杨赐传四十四。

    注云:「尔雅云:双出色鲜盛者为雄,曰虹;暗者为雌,曰霓。」投霓杨赐传:

    「春秋谶曰:投霓天下怨,海内乱。」注云:「春秋演孔图曰:霓者,斗之乱精也,失度投霓见。宋均注曰:投霓,投,应也。」

    配袝陈球传四十六:

    「曹节欲别葬窦太后,而以冯贵人配袝。」

    注云:「袝,谓新死之主于先死者之庙,妇袝于其夫。」投暮任光传十一注云:「投,至也。」

    选懦之恩清河孝王传四十五注云:「选懦,仁弱慈恋不决之意。懦,仁兖反。」

    聚落

    聚落化其德。

    注云:「小于乡曰聚。广雅曰:落,居也。」

    玉门关班超传三十七

    注云:「玉门关属敦煌郡,今沙州也。在敦煌县西北。」

    小杜律郭躬传三十六。

    注云:「武帝时,廷尉杜周之子延年亦明习法律,宣帝时为御史大夫,对父故言小。」

    管穴陈忠传三十六:

    「如其管穴,妄有讥刺。」

    注云:管穴,言小也。史记:扁鹊曰:「若以管窥天。」宿麦安帝纪五

    注云:「宿,旧也。麦必经年而熟,故称宿。」

    命夫安帝纪永初六年。

    注云:「命夫者,其男子之为大夫也。命妇者,其大夫之妻也。」大行安帝纪

    注云:前书音义:韦昭云:大行者,不反之辞也。天子崩,未有谥,故称大行也。谷梁传曰:「大行受大名。」

    青部臧洪传四十八:

    「袁绍以臧洪为青州刺史,时群盗飙起,而青部殷实。」

    拘儒左雄等传论五十二:

    「处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车之招矣。」注云:「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