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得一录卷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身世十二戒

    羁所改作章程

    不费钱功德条例

    良法附纂

    ○身世十二戒【开原刘德新裕公着】

    卷十六之一

    人之所重者身身之所处者世。六尺之躯。块然于天地间。位置果于何等。是非加意防闲。兢兢自守。鲜有不失足深坑。流为小人之归者。人兽关头。祇争一念。白圭之玷。可不凛欤。述身世十二戒。

    原序

    一戒妄念

    一戒恃才

    一戒挟势

    一戒怙富

    一戒骄傲

    一戒残刻

    一戒放荡

    一戒豪华

    一戒轻薄

    一戒酗酒

    一戒赌博

    一戒宿娼

    △原序

    余愚朴无似。总角时入家塾。闻先生长者。训经书义。辄于圣贤大道理。慨然有触于心常述以语人。人靳子曰。子将为道学先生耶。余曰。道学不可为。孰是可为者。比及成童。少知自好。不为跅弛无赖之行。岁庚戌。余年二十有四。初筮仕来豫。虽少不更事。无益于卫水伾山间而此心犹凛凛如昨听政暇。曾撷古今格言数十项汇而题之曰赠言。业已授梓。为同人之献矣。因而思朋友且有规劝之义岂于所亲爱之子若弟。而反无一言为诲耶。爰条事之可戒者十有二。各为之论。其论以是非可否言者十之三。以祸福利害言者十之七。葢是非可否之谈平而难入而祸福利害之说警而易从予为子若弟诲。故不禁痛切諪复言之如此。且以见余之立论。乃要诸人情世事之所必至。不但袭道学义理之成语也。

    △一戒妄念

    海鸟有信天翁者。拙而不能攫鱼以食。但待食他鸟啖啄之余。夫他鸟之啖啄者。日所余几何而乃待以为命。吾为信天翁惧矣。然卒不闻海上有饿死之信天翁。何也。君子曰观此可以悟处境法焉。贵贱贫富死生。有司其权者曰天。天不可以人为也。有定其分者曰命。命不可以力竞也。吾顺吾天。吾安吾命。知止知足之间。自有不殆不辱之理。岂必形逐逐意营营。以与天较。与命衡。而卒无如此天与命何哉。夫实地莫负于见在悬思莫牵于将来。见在者可据之地也。未来者难知之乡也。诸快乐之观从实地出也诸苦恼之况。从悬思成也。衣不过被体已耳。虽目前之鹑衣缊袍。亦自若也。奚必为他年谋千金之裘。食不过充腹已耳。虽目前之箪食瓢饮。亦自乐也。奚必为他年计万钱之奉。居不过容膝已耳。虽目前之蓬户瓮牖。亦自安也。奚必为他年筹千万间之厦。古人有言曰。非无足财也。心不足也非无安居也。心不安也。夫有可足之财。而心不足有可安之居。而心不安。舍可据之地。而问难知之乡。弃快乐之观。而躭苦恼之况。知者固当如是耶。葢吾人之道德品谊。当向胜于我者思之。则希圣齐贤。而奋励之心自起。吾人之居处服食。当向不如我者思之。则随缘安分。而觊觎之念自消。苟非然者。不以不如人之道德品谊。为耻。而以胜于我之居处服食为羡。身在今日。心在他年。欲根不断。愁火常煎。势将多病易衰无益有损。吾窃叹衡命之人终不如信天之鸟也。

    △一戒恃才

    语曰美女不病不娇。才士不狂不韵。此非君子之言也。美女何以病。怙其美而为柔怯可怜之状。故病也。才士何以狂。逞其才而为宕轶不羁之行。故狂也。此岂贞女正人之所为。而世乃以是为诩诩哉。美女而有幽间贞静之仪。乃以全其美也。才士而有沉潜渊默之气。乃以成其才也。吾于世之所称为才者。不能无议焉。夫才之实不易言也。才之名不易副也。古大贤圣。如虞之五臣周之十乱。孔子乃以才目之。而今人岂有其千百之一二耶。而何以言才耶。即曰以一才一艺论也则是如财赋如兵戎如礼乐如刑名凡人之诸乎是者皆才也而世之论才者。又不以是。葢不过以文章之一事言耳。夫持三寸管。以摛纸上之空言。亦何益于天下事。而乃以是为才且自恃耶。且其以是文章之才自恃者。又未必真有是文章之才也。为制艺者。少知属比偶。即自负曰。吾茅归矣。吾王瞿矣。为古文者。少知工铺叙。即自负曰。吾韩欧矣吾秦汉矣。为近体古风者。少知媲青白。别仄平。即自负曰。吾李杜矣。吾陶谢矣。好大言。沾虚誉。此近世之通病也。吾闻之。司马光与人不言政事而言文章。欧阳修与人不言文章而言政事。夫有其才者且不矜。而乃无是才以妄自炫耶。里妇效西施之颦。而自曰美女。鲰生学子建之步。而自曰才士。吾恐不足当旁观者之粲然一笑也。

    △一戒挟势

    有喻以势之可恃者。曰爇火风上。以烧风下之草。莫之能返也。投石山巅。以击山底之人。莫之能拒也。予即以势之不可恃者。喻曰。仆于平壤者。不必尽折足也。若踬高山之脊。则糜矣。蹶于行潦者。不必尽濡首也。若坠大河之浤。则没矣。呜呼。世之名家贵冑。高爵巨官。其席祖父阀阅之势。以及据一已赫奕之势者。皆蹑履高山之脊。而荡舟大河之浤也。吾谓其当兢兢然廑登高临深之惧。而以宠荣为惊。以盛满为戒。为求无至于山之踬河之坠而罹彼糜骨没身之祸。亦云幸矣。况乃乘顺风负山之便。而遂欲甘心于一日矜已凌人。肆毛鸷之威。报睚眦之怨。以为此爇火投石之行耶。吾恐器满则覆。碁累则倾。其以之爇人者。终以自焚也。以之投人者。终以自击也。请以古人论。李绩曰。吾见房杜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孙。颠覆殆尽。然则祖父阀阅之势其可恃耶。主父偃为武帝所宠。公卿畏其口。赂遗至千金。或谓其太横。偃不悛。后竟以事族。然则一已赫奕之势。其可恃耶。夫祖父之势不可恃。一已之势不可恃。而世之人乃更有要公卿。通宾客。依城托社。援他人之势以恐吓陵轹其乡里之人如所谓狐假虎威者。抑又何为哉。

    △一戒怙富

    洪范之次五福也。二曰富其次六极也。四曰贫。贫者富之反也。今必执向子富不如贫之说为言。无乃论之不近人情。而于经训有悖耶。虽然。富亦何过。顾所以处富者何如耳。富而能散为上。能保次之。最下则怙其富。疏广曰。富者。众之怨也。夫彼此同闾闬。各家其家。各事其事。何嫌何疑。顾独有怨于富者。则何耶。是有由。有无不均。多寡相耀。苟非守贫守道之君子。鲜不生一艳慕心。生一惭媿心。而且心羡其盛者。反口剌其非。耻我之不足者。遂忌人之有余。此恒人必至之情也为富者。当此之际。苟上之不能慕卜式马援之义。输粟分财。以佐国家之急。以赒乡族之艰。次又不能制节谨度。绝其僣心革其奢习。以求免于罪戾。而顾凭财贿为气势。虎耽狼顾。恣为兼并武断不法之行。以陵铄其内外亲疏之人。夫如是。则众之怨者不将更结为仇耶。揆其猖狂自恃之意。岂不曰权贵可以苞苴请也官长可以贿赂通也。罪犯可以金粟赎也。纵无礼于若。若将奈我何。呜呼。以是而言。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诚如陶朱公所述矣。然试问朱公杀人之中男。何以卒不赦于楚。而其兄竟以丧归耶。

    △一戒骄傲

    予尝读易至谦卦而有感也。易之为卦六十有四。其吉凶悔吝错。见于六爻者比比是也。独谦则六爻皆吉焉。谦之时义诚大矣哉。夫知谦之吉。则反乎谦之悔吝凶可无问也。世之人昧于此义乃故存一自先自上之心而发之以不肯后人不肯下人之气。而恣睢睥睨之态出焉。此其为类有二。一则以势自雄。谓人既在吾后吾自宜先之人既在吾下。吾自宜上之。此所谓富贵者骄人。以尊傲卑者也。一则以才自命。谓我虽在彼后。而有所以先之者。我虽在彼下。而有所以上之者。此所谓贫贱者骄人。以卑傲尊者也。吾以为是二者皆过也。以势自雄此非善居其势者也。以才自命。此亦非善用其才者也。吾且不述三代以后之为骄傲败者。而述三代以前之为骄傲败者。今之人孰不知丹朱为不肖子耶。孰不知鲧为凶人耶。然亦知丹朱与鲧之所以为不肖子为凶人耶。尧咨若时。而放齐以朱对。咨俾乂而四岳以鲧对。是朱与鲧之在当日。必皆具有绝人之才。为众所推许者也。然朱终以嚚讼不获嗣位。而鲧终以方命圯族绩用弗成见殛。遂得不肖子凶人之名。使后世传之。几不知其为何如恶劣人。然则骄傲之为害。一至是耶噫谦受益。满招损。此不易之理也人奈何甘受其损而不自求其益也。

    △一戒残刻

    吾读班氏酷吏传。于他人不为齿。而窃喟然叹惜于严延年也。昌邑之变。延年抗疏。谓擅废立。无人臣礼。君子韪之。以为烈比夷齐。且考其生平亦廉正无私是延年固汉臣中之不多见者。乃以疾恶太严过行杀戮。竟被祸如其母氏之言。而史氏遂以之与宁成尹赏辈。同类并讥。万世播恶声焉。则甚矣。残刻之行为能杀人身而败人名也。间尝推原其故。葢天地以生万物为心人之仁慈好生者。顺天地之心者也。故降之以福人之残刻好杀者。逆天地之心者也。故降之以祸。以好生得生。以好杀招杀。理有固然事所必至亦何惜乎延年之身名俱丧耶。或者曰。信如是则世之为官吏者。将必出重囚翻大狱。以行所为阴德事。而因觊于驷马三公之报耶。予曰非是之谓也。法不可以不守也。情亦不可以不原也。彼有可杀之道。而吾必生之。是谓纵有罪彼有可生之道而吾必杀之是谓贼不辜。然则贼不辜不甚于释有罪耶。善乎欧阳氏之言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俱无憾也。此真仁人心也。然吾以为欲制残刻之行于当官。当养仁慈之心于平日。何则屠之门无仁人岂其性固然。习使之也。古之人于无故而伐一木。杀一兽拟之曰不孝。斯葢绝其忍心之萌。而以成其不忍人之德也欤。

    △一戒放荡

    子夏曰。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儒者犹病其言。以为观人则可。自律则非葢圣贤之道。慎小谨微。以求寡过。虽一举足一启口。亦不敢轻且易。而谓何事可荡轶于礼法之外耶。不谓世之恣纵者。匪惟小有出入。抑且大闲罔顾焉。厌为绳尺所拘。躭习夫猖狂不羁之行往往曰礼非为吾辈设也吾游方之外也。揆其意。岂不以昔之七贤八达辈为口实耶。然亦思此七贤八达辈为何如人耶虽其中不无因世之变。有托而逃为混迹尘埃以自匿者。而要其越闲败检。得罪名教者固比比矣。或以废君臣之义。或以绝母子之恩或以溃男女之防。而且诩诩然相推曰。此贤也达也因之一倡万和。而天下之风俗由是坏。而天下之纪纲由是隳晋室败亡之祸实出于此君子深痛其祸而究其为厉之阶。谓其罪浮于桀纣。而顾可真以是为贤且达耶。或曰。晋入既不可学则必师宋人矣。清谈之放。道学之迂。一问耳。放差能乐迂徒自苦。亦何必舍此取彼为。予曰。苦乐固别。福祸亦殊。礼者古所制也。法者。今所守也尔弃礼。不惧败矩度。尔蔑法不惧罹罪辜耶。楚子将出师。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蔓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楚子果卒于师。夫荡于心为死亡之兆则荡于身者又当何如也。然则儒者主敬之学。固养心之道。而实保身之道也欤。

    △一戒豪华

    语云德过百人曰豪。是豪之为名。以德称也。又云。和顺积中。英华发外。是华之为义亦以德着也。洵如是。亦何恶于豪华。而为之戒哉。而不知此古人性分之谓。非今人势分之谓也。今人所矜为豪。多在驾高车。驱驷马。意气扬扬自得之间。而所艳为华亦不过崇轮奂。美裘裳。以照耀于闾阎市井中已耳。此非范质所讥为纵得市童怜。还为识者鄙者耶。吾且不论此虎皮羊质。玉外珉中。见讥于有道长者。而窃为若人瞿瞿有祸福之惧焉。何以见其然也。人心好胜。天地忌盈。豪过则灭。华甚则竭。此必至之势也。不思古人宫成缺隅。衣成缺衽之义耶。试取从来之最豪华者论富莫过于石季伦。李赞皇。季伦以人臣与贵戚鬬富。虽以天子佐助之。犹为之诎。赞皇饮食珠玉之奉。过于王者然一则为孙秀所收。一则有岭南之窜卒不克以免其身焉岂非其暴殄之行。有干天道故耶。夫以季伦之文章赞皇之勋业。犹且至是。况在区区辈耶。诸葛武侯云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吾于其言有感。

    △一戒轻薄

    尝读苏子瞻传有云。嬉戏笑骂。皆成文章。在作传者葢以是为之称也而不知其一生受祸之本。正坐此何则苏子以雄视百代之才。不能沉潜静默。以养成其远大之器。顾以笔墨为玩弄当时之人。摭拾其九泉蛰龙之辞。而必寘之死地安知非受其侮辱者。而假此以为报复耶。此亦不厚重之祸也。予即以是类着之。为世之轻薄子诫焉。虽轻薄之事。予亦不能覼举而所最忌者三。一则勿以已之少。慢人之老也。无论近父近兄。礼宜尚齿即以人生百年计之。自少至老。旦暮事耳。今日红颜之子。不即他日白头之翁耶。况寿夭不齐。安知不老者犹存。而少者或没耶。杨亿少入禁掖。每侮其同官之老者。一人曰。老终留与君。一人曰莫与他。免为人侮杨后未艾而卒。此以少慢老轻薄之可戒者也。一则勿以已之长哂人之短也。天下事吾所知能者。不胜所不知不能者顾于人所不知不能者哂之。曷亦自反而计吾所知能者几何耶。温庭筠谒时相。相询以故实。温曰。事出南华。非僻也。冀相公燮理之暇。姑宜稽古时相薄其人而恶之。温卒不获一第。此以长哂短轻薄之可戒者也。一则勿以已之全笑人之缺也。大凡形体不全之人。其讳护为最重我故为玩其所不足。以中其所忌。鲜有不深激其怒者。却克与鲁卫诸臣使于齐。其形各有所缺。齐以其类为迎。且令妇人帏观之。克大怒。誓以必报后卒有□之师。此以全笑缺轻薄之可戒者也。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其于轻薄之行。不思过半哉。

    △一戒酗酒

    传有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吾即以酒犹兵也。不弭将自杀吾今戒若以勿崇于饮。但袭取前人之言曰。内丧若德外丧若仪云云也。若或德仪之不恤。将有迂吾言而褎然笑者吾且不为若德计若仪计。而为若性命计若当羣然举白鲸吸自豪岂不日吾求一醉之为快也。而不知醉中之祸有不可胜言者。若之量为酒所胜。颓然而倒。不知天之高地之厚。非梦如梦。非死如死。吁危矣。迨至梦幸得觉死幸得苏而宿醒所苦呕心吐肝辄为作数日恶。夫吾人之身。寒暑燥湿之不克当者宁堪经此摧折耶。即若之量不为酒所胜。而不能不为酒所使。酒胜则气麄。气麄则胆壮。喜而狂呼大笑。已可丑也。况一有所触。怫然而怒。非言可劝。非力可排。因而骂座行殴。杯盘之地。顿成戈矛之场。其以之得亡身丧家之惨者葢比比也。是知酒弱者祸迟。酒强者祸速。然迟速皆祸也。弱与强皆无一可者也。呜呼。人之湎于酒者纵不恤若仪独不恤若性命耶

    △一戒赌博

    事之有益于人者。虽古凶人之所遗。吾亦有取焉。若鲧之城桀之瓦是也。事之无益于人者虽古圣人之所遗。吾亦无取焉如尧之奕。老之樗蒱是也。夫以无益而不取。况乎其有害耶。旧事相沿新机递创。浸假而有掷骰打叶之戏。浸假而有混江马吊之名。且昔人以之适性情者。今人以之规财贿。而赌博之事纷出焉。予尝曰。小人而赌博。盗之媒也。君子而赌博。贪之囮也。曷言之夫赌博以求利。断未有能得利者。胜者什之一。负者什之九此所谓乞头而外。无赌钱一输之方也。乃负矣而必求一胜。再负矣而又必求一胜。再三再四之不已。卒之有负无胜。则吾赀以罄。吾债以积。而吾心益以热。则凡苟可以得财贿者。将何所不至哉。吾故曰此盗之媒。贪之囮也而世之人或有甚吾言者曰吾辈之为此也。虽不无金钱之注。然岂真以规财贿耶。不过为适性情故耳。纵百万一掷。曾无芥蒂于胸中。而乃一以为盗媒。一以为贪囮。且君子与小人同讥耶。而不知更不然事不可以或废也时不可以或失也。孔子之贤博奕。所以甚言不用心之不可耳。岂真以为贤耶。以可用之心。而用之不可用之物则误用之心。与不用正相等。况身列士大夫之林。而可为此牧竖小人之事耶。而且心术以此坏焉。何也觊觎之念一动。则必弄机关。而且体貌以此亵焉。何也。计较之心太明。则必起争竞。而且身命以此轻焉。何也。胜负之情正切。则必忘饮食。废寝眠。以是而言。非所谓不徒无益而又害之者耶。夫不为其有益而无害者而为其无益而有害者。适足以见其人之愚。而自贻伊戚也噫

    △一戒宿娼

    世之荡轶子。出入于狎邪青楼中。而以风流自命。或有绳尺之士过而讥之。彼且曰。吾不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自觉贤于尾生相如远矣。寻常以金钱买歌笑。于阴骘何损。于名教何伤。而乃过为律耶子曰。是大不然。夫语以可否而不悟者。语以利害未有不悟者也。若亦知夫倚门跕屣者之为何如人耶。凡人之大无耻者。必其大无情者也。彼以一人身为千万人传妻之身朝送秦人。暮迎越客其以前日陪欢于人者。今日陪欢于我。即知其以今日结爱于我者。异日更结爱于人也。彼为假情之娱。我为真情之认。我作有情之痴。彼作无情之黠吁。亦愚矣。况且以是荡吾赀。败吾名。祸吾身。夫人之拥有厚赀者。岂无自而来。是非祖父积累之所贻必吾身筋力之所致也而顾荡诸有情无情之场是何异取箧中金而掷之于水耶。且使为此狂夫浪子之行。而无贻辱于父母也。无贻讥于乡党也。或无害。有此行乃父母恶之矣。乡党贱之矣。亦何苦而出于此耶。更虑者。铅华香腻之地。实垢污凝渍之乡也。中其秽浊。即成恶疾。已成恶疾便为废人。斧斤酖毒之祸。未必烈如此。人生实难。而顾可自促其死哉嗟乎人之出入于狭邪青楼中者。闻吾言。亦可以猛然省矣。

    ○羁所改作章程

    卷十六之二

    羁所又名班房。又名保歇。本有官办旧章。惟日久弊生。动关性命当事者习见习闻。不以为意。而不知其中之含冤负屈吞声泉下者多矣。设身处地一刻难安。一转移间。造福无量。述羁所改作章程。

    羁所宜改活板说

    附羁所流弊四则

    禁私押牓示(丁中丞通饬札)

    △羁所宜改活板说

    凡羁所人犯。往往甫经报病。即已不治。推其得病之由。多因所睡地板之下。潮湿积秽。日渐熏蒸所致。犯人羁候日久。气必衰弱。处此积秽之地。人易生病。病易速死。理固然也。更有板片俱无。犯人即睡在泥地上。尤易生病查粤东州县简缺之羁所。每年死者已不乏人。繁缺则不可胜数矣。慈祥官府。目击情状。能不动心。特经理未得其方耳。厯观各处羁所。俱系钉实呆板。下面不能打扫通气。犯人在板上昼夜坐卧。或病时便溺或病毙后将板洗刷。秽水洗下。日积月累。其板下尘灰堆积。污秽之气。已不堪闻。虽曰在板面打扫洁净。焚烧苍朮诸香。亦无益也。至于春夏以及交秋。时而潮湿。时而闷热。气候不定。因此传染疫症有之。且押候之犯。其中或受刑不轻。或米饭不继。忧惧焦思。尤易生病。处积秽之地。受郁蒸之气。其生病速死之由。大率类此。况犯人终日坐卧板上。亦易得脚肿之病。是以病故之犯。多面黄脚肿。亦未始非地板铺满脚不得舒之故也。窃思人命最重。既非命盗大案。果能时常清厘。讯结开释。不致久押。固为上策。奈其中有刁徒妄控。或讼棍挑唆。非一讯所能结。必须传齐证佐。始兄定案。至贼案之诬扳牵连。更不能免。于是押候之犯。迟之又久。既不犯死罪而并可无枷杖之罪者。亦复不少。乃因羁所污秽。竟至病毙于此。实堪惨伤。凡羁所地板钉呆者。必须改作大块活板所费无多。而保全人命不少。兹特将改作章程附后。

    一先将旧时秽泥挑去一层。另换新土。上而铺□青砖一层。后用木椿钉实。做成横架于上。上铺床板三块。每块宽约二尺零。以横可睡人为度。离地高一尺许。一室之内。三面镶成大块床板。中留空地。犯人坐则可以垂足。起则可以行走。如是半

    一间有犯人患病。竟至病故。其便溺秽臭之气。床板巳系活动。尽可将活板取出外间洗净。再行搬进。仍旧铺好可也。

    一如房屋十分窄小。约看地方开窗通气。虽不能中留空地。亦可改用活板。或房屋低矮。离地五六寸均可。惟须饬令看役。于三二日内将板取起。打扫一次。务要洁凈。或留空一边亦可。

    一设有秽气未除。须多备艾绳或苍朮。时时焚熏。庶可驱邪辟秽。责成看役照顾。

    道光十二年。有人在海康县行之。一年后。据看役云。往年病毙者颇多。自改此活板。今岁病毙不能保者一人而巳。电白县于十九年行起。至二十六年。厯数年之久。亦仅病毙不能取保者十人。至死生有命之说。有富贵寿考之人。或大恶人。方可言命。其它芸芸之众。乃世间可有可无之人。即其命亦是可生可死之命。援之则生。置之则死。于是亦可见矣。凡公门中可行方便之事。不一而足。特患人不肯行耳。即此羁所改活板一节。洵为良法。一日改。则行之百年为补救之方。一处行。则推之各处。皆可取法果如是。所以保全人命实难以数计。上天有好生之德。为民上者岂有不乐善行仁。忍其死而不救之理。是皆职司其事未得其方。所谓欲救无术。行之不力。习焉不察之故耳。愿亟为改作幸甚。

    △附羁所流弊四则

    凡羁所看役所报病呈。一二日内即死者。务将看役责处。方不致漫不经心。倘该役早数日禀报。即可早数日拨医调治。 系病重。即可交保领去。然此为实心任事者而言。每见看役禀报。幕中照禀一批。拨医调治四字而巳。再禀病重。不过批多加紧二字。均属纸上空谈。全无实济。并无医药。安得不死。

    羁所人犯。本无不准薙发之例。每见各处多蓬首长发。宜令每月薙头一次。天热则月薙头两次。是亦免除患病之法。惟每届薙头时。须经管羁所之人。亲自督同看役查明。薙发者只准带进薙刀一把。此亦格外谨慎之道。

    犯人初进羁所。看役必以三数日后。无人顾送。始敢禀请发给口粮。但犯人初到讯问。或巳受刑。或远来数十里。其人已困乏痛苦。再受饥饿。数日后始给口粮。其因此受病者有之。应以初到之人犯。查无口粮。随即酌发。俟有人顾送。再行住给。其间或本有人顾送。初到时有不敢送与不及送者。须随时酌量给之。冬间赏给棉衣。【宜早数日勿待及冷之时】 夜间仅能盖及上身。谚云。病从脚根起人脚不暖不睡因此冻而生病。毙者亦复不少。宜赏旧棉絮数张。二项所费无多。而济人不少。保全人命。全在口粮。棉衣最为紧要。各处间有署内煮粥给食。最为便当。经管之人。须随时留心。添人增粥。切不可人多粥□。以致饿毙。若不随时留心。虽系无心作孽。孽正不小。□派管羁所。尤须老成人。分给门上月账股子。庶不致为家计衣食所迫。致生他念。

    且羁所贼犯。最易久押。以为贼犯不甚紧要。多漫置之。即病故亦视为寻常之事。但此中冤屈者不可胜数。缘贼犯仇扳诬供。捕役亦藉此多弄差钱。【俗语所云开花是也】 其中系小乡村无绅耆可保者居多。及至到案。贼口硬证以至受刑久押不知凡几。因而押毙者亦复不少。最为可悯。盖贼案之供。难以取信。实有所见。前嘉庆二十三年。王少溪明府任西宁时。衣箱内装满贵重皮衣。并储有千金。仅失去箱内当中所放衣服四件。共指为家内人所偷。万无疑议。及破案。乃在罗定州售赃时查出。系积匪猾贼军犯某所偷又道光六年。罗后轩明府任新安时。仓内住有裁缝某被窃。获到行迹可疑者二人。因此訉供竟供认入室行窃。情形如绘。即立正其罪。似无冤枉之理。后来破案。乃远在省城丹桂里窝藏之为陈亚六所偷。此二案所亲见者如此。其民间诬扳。捕役混拏之贼。可遽信乎。遇初犯赃轻之贼。及情有可原之人。或被久羁者。随时从宽保释。是亦仁人之用心也。又武营所拏之贼尤不可信。沿海地方营弁。一有拏获。无论虚实。即行冐昧通禀 各大宪。但此等并不紧要。尽可由县訉明虚实。随时分别取保究办。奉到 大宪文行据实禀复。并无驳诘。厯办有成案可据。

    各属羁所间有设立脚闸者。曾经于电白海康二处撤除。其脚闸孔眼巳经脚汗渍透油滑。掼之于地。臭虫如蚁。不知若干人受此苦矣。窃计人犯上此脚闸。坐起不能。两足伸缩不能。其受苦情形实为可怜。况所上之人。果系应得军流徒者。尚为罪所应得。有此脚闸。恐无枷杖之罪者亦所不免。其弊不可胜言。即如道光初年平远县火烧羁所。烧毙人犯十数名。官发军台。即系脚闸开除不及所致。但从前撤去电白海康两处羁所脚闸。看管之人大以为不便出言阻挠。谓要犯无此脚闸。一有疏虞。大为干系云云。当晓以现今羁所即班馆之更名。嘉庆年间。百中丞奏参南番两首县班馆押毙多命。均获重谴。嗣后各州县年终具结。并无私设班馆。是羁所尚系从权私设。而乌可用狱中脚闸之刑具耶。若谓要犯无此脚闸。恐致疏虞。可打如各州县解犯人船上所用铁脚盘三两个。并脚镣五六副。遇有要犯上之。即可无虑疏虞。此物可以起坐。不致如脚闸起坐不能之苦也。

    △禁私押牓示(丁中丞通饬札)

    为奉文晓示以杜私押事。照得本县审理案件。随到随审。随审随结。惟案内设有訉供未确。或证佐未齐。不得不管押待质。无如差役舞弊不一。或提到而匿不禀明。或讯释而私押索费。甚至以扭交指交为名原告串差私自管押。随后具禀。以为欺懦之计。此等弊窦。相习成风。兹本县奉札严禁。合行牌示。为此示仰诸色人等知悉。此后管押人证。本县当堂交保开释。必亲自注明日期。该差不得私行收押。如有示内无名。及已经交保开释者。该差或仍行私押。准该家属指明喊禀。以便查究。特示。

    词讼项下捕役项下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同治六年九月日示

    此事近□第一善政惩儆刁风。保全良懦。造福实为无量。洵可推行照办。

    ○不费钱功德条例【熊勉麾先生定】

    卷十六之三

    佛氏以出钱作福为财施功德。为六波罗蜜之一。诚助道因缘也。然有钱者固以出钱为功德。而无钱者则出心出力。随在可以种福。即随在可以立功。惟在有心人处处留心耳。述不费钱功德条例。

    官长

    将帅

    乡绅

    士人

    农家

    百工

    商贾

    医家

    公门

    妇女

    僧道

    兵丁

    仆婢

    大众

    △官长【能信心积累必世为官长】

    训励风俗 劝课农桑 酌立义学 重惩赌博 严处盗贼 矜原错误 保全善类 打扫监铺 轸血狱囚 诬告必严【清讼原也】  唆讼必惩【息讼□也】  不轻发脾发 不株累亲邻 不轻拘妇女 不轻羇监铺 不妄逞已私 不阿狥公举 不徧听左右 不多带役从下乡 不滥用重刑【加□棍之类非凶犯强盗弗轻用】  不断离婚姻 不折散骨肉 不轻辱斯文 考试不徇情 钱粮设法催征【勿徒鞭朴】  水旱早报灾伤 饥荒设法赈济 盗贼细心盘问 呈诉实时批发 讼案速为审结 买办现银足价 严禁衙役诈骗 严禁势豪欺压 严禁私宰耕牛 不枉法坏人功名 盛寒灾暑不轻责 随行远路不轻责 老幼病癈不轻责 婚娶凶丧不轻责 不以有害地方事逢迎上官 不作惊骇耳目事沽买名誉 事不可行者虽严檄必极力挽回 情有可原者虽成案必加意矜恤 有驿站怜恤马匹 有水道大兴水利 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 省一事民省一事之扰 民生大利人害在外大臣题请在内各衙门启奏常有一言一事数百万生灵受其福

    △将帅 【能信心积累必开族昌后 】

    不激边衅 不纵兵丁生事扰民 不杀己降【能善招降又不受其欺功德最大】 不从险策以害生灵 不屠城 不毁墓 不滥杀胁从 不杀良邀功 不匿战士功绩 不克减军粮 不淫掠妇女 不毁秽书籍 不牧马学宫神庙 不因一时喜怒轻为进退 体恤士卒饥寒劳苦

    △乡绅【能信心积累必奕世簪缨】

    倡率义举 正已化俗 奖励后学 扶持风化 严禁子侄倚势凌人 严禁仆从倚势生事 有利地方事尽心告白官长 有害地方事极力挽回上官 民闲冤抑公行表白 乡里结衅公道纷解 不说昧心人情 不以喜怒作威福 不强买人产业 不苛刻细丁 不傲慢贫贱宗亲 表扬节孝 保护善良 主持公论 戒人忤逆 止演淫戏 劝人重义轻利 抑强扶弱 不压良为贱 奴婢婚配及时

    △士人【能信心积累必金榜题名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

    以名节立身 以忠孝训俗 敬奉圣贤典籍 尽心启发生徒 不犯色戒【文人犯此必有纵才必不发且损寿】 敬惜字帋 谨修言行 诲门人文行并重 无故不旷课 不鄙薄人为不屑教 不谈人闺阃 不发人阴私 不书写词状 不作昧心干证 不恃衣顶呈人 不恃负才高轻慢同学 不作淫词艳曲 不废散人书籍 遇上智讲性理学 见愚人说因果书 劝止人不孝 不睦诸事 引导人敬宗睦族 编缉利济为善书 传人保益身命事

    △农家【能信心积累必家业丰隆】

    不贱弃五谷 不耕占无主坟墓 不盗斫坟上荫树 不侵夺邻田疆界 不私坏要道津梁 不掘断坟墓龙脉 不阻塞水道 粪田不害物命 完租谷不着水和糠 不纵六畜践人禾苗 禽畜误食禾苗不轻击戳 不做工懈怠荒人田亩 不以酒饭不厚工钱短少做假生活 爱惜他人车具 犁车牛路不图超近践人田禾 不于戊日犁锄田上浇灌秽粪污触地祗【田家耕作最忌戊日抱朴子曰燕于戊日不衔士】 随处填修坟墓穴洞并坍塌者【此事工德最大泉下人必默佑之】

    △百工【能信心积累必生计繁多】

    制器必坚实 造作不苟且草率 不妄废人材料 不因主人酒食淡薄生坏念 不躭延捱功 不作不吉利语 不行魇魅法 不传播主东家常隐微 不撺哄人兴造 不造硗薄假物 不轻毁成物 爱惜衬用物件

    △商贾【能信心积累必货充财溢】

    不贩卖假货【药材尤忌】  不高抬市价讨价不欺哄乡愚童叟 出入不用轻重戥秤大小升斗 不设计谋夺生意 不忌人生意茂盛遂生谗毁 凡病人所需货物不掯勒高价 夜深买物急需者勿以寒冷不应 典铺能让利息 赎当少亏无补或年月久长谅情让利勿使不成致恨没绝 贫人买夏帐棉衣棉被等哀怜让价勿使不成 不齐行勒重价 交易公平正直【药铺最关功过人已不幸而市药岂可抬价虚诳尤失公平】

    △医家【能信心积累造福无穷每见有及身富而子孙贵显者】

    体认脉理【不粗心轻率】  精研药性【用必得宜】  详问病证 施效验良方【药救治尤大】  医妇人须远嫌疑 不乘重病险疮勒厚谢 不妄惊病家 不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