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绪 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春秋战国的历史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秦,还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小诸侯国。但是,经过三百余年,到战国后期,秦国竟成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富强、最先进的封建割据大国之一。到公元前221年,秦国最后终于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

    秦王朝建立后,虽然只有十五年就在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覆亡了,但是,它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研究秦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统一中国、又如何迅速灭亡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不仅有助于对我国封建社会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而且对于了解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把秦从历史上出现,到秦王朝的灭亡这一段历史,做专门的研究。

    本书就是在这方面的一次初步尝试。

    一、秦史的对象和分期

    为了使读者对本书有个轮廓的了解,首先有必要说明秦史的对象和分期。

    秦史的对象 历史科学的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对象和研究范围,秦史当然也不例外。这里要说明的是:一般地说,中国古代史所谓的“秦汉”,是指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的秦王朝及其随后的汉王朝。但这本书所要叙述的“秦”,则不仅仅是统一中国以后只有十五年历史的秦王朝,而是从春秋以前、尚未立国时秦人祖先开始,直到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为止,包括了秦人在记载中出现以后的漫长而久远的历史。

    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作为秦史研究的对象,其范围是有变化的:春秋以前是我国古代居民中很小的一部分————秦人;春秋战国时期是众多的诸侯国之一————秦国;至秦王朝建立后则是指当时我国疆域内的全部居民。因此,这部秦史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断代史,也不同于一般的民族史、地域史,而是循着“秦”这一条线索,由氏族部落到诸侯国、至一个朝代的建立和灭亡。这样的考察,可以使我们从纵的方面对秦的历史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

    明确了秦史的对象,就要求研究秦史的时候,必须时刻注意到:秦史既是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又具有其自身特点。这样,一方面不能脱离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一般规律去研究秦史;另一方面也不能用中国古代史的一般规律去代替秦史。

    因此,在研究秦史分期问题时,必须注意到上述关系,这样才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

    秦史的分期 根据上述看法,可以将秦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六个阶段:

    (一)春秋以前,秦尚未建国,秦人处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历史资料十分缺乏,只能做一点轮廓的探索,所以不能再划分阶段。

    (二)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秦国奴隶制建立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自秦建国至秦穆公统治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620年),是秦国奴隶制确立和发展阶段。

    (2)自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年(公元前619年至前476年),为奴隶制在秦国衰落阶段。

    (三)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秦国封建制确立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战国初年至秦孝公统治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338年),为秦国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确立阶段。

    (2)自秦惠文王统治时期至战国末年(公元前338年至前221年),是秦国封建制巩固和发展阶段。

    (四)统一中国后至秦王朝的灭亡(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是统一的秦王朝建立和灭亡的时期。它的时间很短,可不再划分阶段。

    从以上分期中,可以大体看出秦的历史发展的一般轮廓。

    二、关于秦史的年代问题

    历来研究秦史首先碰到的一个困难,就是年代问题。

    秦史的年代有三个问题:

    秦侯以前无准确纪年 秦史的资料是很缺乏的,而春秋以前秦的历史资料更是缺乏。除《史记•秦本纪》外,这一段历史几乎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参证。在《史记•秦本纪》中,对秦人的先世,只写出了一个零零乱乱、断断续续的线索,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年代。只有到秦侯以后,才有一些可寻的年代线索。如记载:秦侯立十年传公伯,公伯立三年传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庄公继位,庄公立四十四年卒,襄公代立。襄公八年,平王东迁即公元前770年。这样,向前逆推,可知秦侯即位时为公元前857年。依这样办法推算出的年代没有旁证,虽然很难说十分准确,但在缺乏更多资料的情况下,也只好如此。而在秦侯以前,就连这样推算的根据都没有了,因为《史记》中留下的世系不仅断断续续,而且各代的时间也没记载。治史重征信,没有根据当然不能任意乱说,所以这部《秦史稿》自公元前857年以前,就不能确切地指出每件史实发生的年代,只能大略地将那一段历史勾画出一个轮廓。

    秦侯以后的年代也大成问题 自秦侯以后,秦国历史年代虽然有了记载,但是,也存在着问题,主要是各种文献记载不一致。过去的一些史家,为此曾大伤脑筋。如自襄公至秦灭亡,到底有多少年?《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秦襄公至二世,六百一十岁。”而《史记正义》计《秦本纪》“自襄公至二世,五百七十六年矣”。又《史记正义》计《年表》“自襄公至二世,五百六十一年”。而《史记•秦本纪》《索隐》计:“秦自襄公至二世,凡六百一十七岁。”这样,就有了四种说法:六百一十岁、五百七十六岁、五百六十一岁、六百一十七岁。

    但是,还不仅于此,若把各代君主在位年数相加,不仅与此四种说法任何一种都不相同,而且从《秦始皇本纪》和《秦本纪》以及《年表》中统计得来的数字也都不一样:

    《秦始皇本纪》各君在位总年数为:五百七十二岁。

    《秦本纪》各君在位年数相加,得:五百七十七岁。

    《年表》则为五百七十一岁。

    显然,以上年代数字是不能作为依据的。因为其中不仅有所谓“篆隶递变,简素屡更”的“传写乖误”(梁玉绳:《史记志疑》),而且,几种文献对某些事实的年代记载也有出入,所以依据不同的文献所累计起的年代,互相之间不能一致。我们今天计算秦史总的年代,可以先不去理会上述记载,因为经过推算,在今天起码有两个年代可以确定:(1)秦统一中国在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2)秦立国在襄公八年,即周平王东迁的公元前770年。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算出,秦襄公八年为公元前770年,而秦王朝灭亡的时间————子婴元年为公元前206年。若照这个年代计算,自襄公至秦亡共五百七十一年,与《年表》的累计年代相同。若自秦侯算起,秦史可计算的年代为六百五十一年。这就是我们可以断定的自秦侯以后秦史的确切年代。

    虽然秦史总年代可以用上述简便办法推算出来,但是却无法解决几种文献对同一史实记载的年代不一致的问题。如有几代秦君在位年数,《秦始皇本纪》和《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