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雅与俗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免有意外危险与麻烦。于是,我那朋友又一变而为艺术至上主义者了。这矛盾,不止为朋友所独有,他不能专美,目前的中国,与他差不多的人太多了。在作家间,这种矛盾尤显然存在。

    中国近两年来,产生了约二十种幽默小品文刊物,就反映作家间情感观念种种的矛盾。(这类刊物的流行,正说明这矛盾如何存在于普遍读者群。)这些人,一面对于文章风格体裁的忽视与鄙视,便显得与流行文学观并不背道而驰。这方面幽默一下,那方面幽默一下,且就证实了这也是反抗,这也是否认,落伍不用担心了。另一面,又有意无意主张把注意点与当前实际社会拖开一点,或是给青年人翻印些小品文籍,或做点与这事相差不多的工作,便又显得并不完全与传统观念分道扬镳。(这些人若觉得俗气对于他有好处,当然不逃避这种俗气,若看准确风雅对于他也有方便处,那个方便自然也就不轻易放手!)因此一来,作者既常常是个有志之士,同时也就是个风流潇洒的文人。谁不乐意做个既风雅又前进的文人?许多人对于幽默小品文刊物的流行,或觉得稀奇,或独怀杞忧,其实它的发展,存在,皆很自然,明白这道理,也就不用稀奇不必担心了。

    我那朋友,个人长此矛盾下去,养成了他每天读幽默刊物的习惯。除此以外,还欢喜看看木傀儡的小丑戏,看一个小小木人,在小戏台旁木架上,“剥剥剥”地碰着那颗木头。大致两样东西皆可以使他容易过日子一些。那朋友,我以为不妨尽他那么活下去,到腐烂为止。他自己说,假若他当真厌倦了每天吃喝,厌倦了上床下床,洗脸刷牙齿,有一天也许会自杀的。我不相信这种人会自杀,因为木傀儡戏同幽默文学,在中国还容易见到。

    至于充满矛盾那一群神经衰弱,害胃病、痨病、软骨病而装疯的作家们呢?他们是再活上那么一年,发舒发舒性灵,投掷两下匕首,把日子混下去,还是尚可希望变更一个方法,把自己工作同生活,在一份极彻底的新方式中试试看?等等看吧。

    我以为,一个民族若不缺少有勇气,能疯狂,彻底顽固,或十分冒失的人,方可希望有伟大作品产生。幽默刊物综合做成的效果,却将使作家与读者,不拘老幼皆学成貌若十分世故,仿佛各人皆很聪明,很从容,对一切恶势力、恶习气抱着袖手旁观的神气。在黑暗中,他们或许也会向所谓敌人抓一把,捏一把,且知道很敏捷地逃避躲开,不至吃亏。但人人都无个性,无热情,无糊涂希望与冒险企图,无气魄与傻劲。照这样混下去,这民族还能混个几年?纵能长此混下去,又有个什么希望可言?从这方面希望有些纪念碑似的作品产生,那是很不合理的。

    “迷信”使人简单,它比“世故”对于人类似乎还有用些。我们对于鬼神之力的迷信时代算已过去了,然而如果能够把这种迷信,或所谓“宗教情绪”,转而集中在人事方面,却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努力。作者若真有这种“迷信”,事实上他那作品也就可以希望成为“符咒”之一种,使多数人受其催眠,或为之兴奋,对于人的能力,发生信仰,产生变革,得到进步。说简单一点,就是作家只要不怕“俗气”,敢把他的作品预备为未来光明颂歌之一页,倾心于那个“明日”,肯为“大多数人如何可以活下去”打算打算,他的目前工作,即或十分幼稚,不妨事的。(文学作品本许可保留一个人类向前的憧憬:进步的憧憬。目前所受的限制,迫害与嘲笑,皆只是目前的事!)一个青年人,若感情还不曾被“幽默”或“世故”所阉割,且不欲居于这种阉割之列,他自会有所迷信,尽那迷信支配自己,且能在迷信中生龙活虎地活下去,写下去。

    你来信说,有几个朋友想找我谈谈,如像先前所说那种矛盾的朋友,我有一个觉得很够了。至于那种俗气而迷信的青年人呢,我很愿意各处皆可碰着他们。这是一种精神上武装的国民,我欢喜这种不懂风雅、不怕俗气的朋友。

    这些读书人,知识虽异常丰富,常因近代教育制度或社会组织,知识仅仅变成一种『求食』的工具,并不能作为『做人』的张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