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品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安福党的人开进北京,几乎没有费一枪一炮就把政府换了一套。

    公众舆论在教师罢工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离开北京时,教师罢工问题即将得到解决。北洋政府腐败不堪,资金拮据,捉襟见肘,很多个月不给教师开工资。最后,教师罢工,要求发薪,并组成代表团,由学生陪着去政府讨说法。学生和警察发生冲突,师生多人受重伤,激起讨伐声一片,因为中国人一向尊师重教。各大报纸呼吁革命。而北洋政府刚刚向赏光莅临北京城的三个督军支付了900万美元通融贿赂款,再也找不出动听的借口,不给教师发放区区几十万的工资,因此不得不屈服,陷入慌乱之中。我觉得,在任何一个白人国家,教师利益受损时,都不可能激起这么强烈的公众情绪。

    最让欧洲人吃惊的是中国人的耐心。中国有识之士非常清楚外国的险恶用心。他们敏锐察觉到日本人在满洲和山东做了什么。他们知道,在港英国人使尽全力不让中国人在南方建立广州军政府,实施善政。他们还知道,列强无一例外都贪婪地盯着中国尚未开发的资源,尤其是煤和铁。日本就是一个例子。日本人手段残忍,穷兵黩武,贯彻铁一般的纪律,创制反动宗教,让那些“文明开化”的工业国家乖乖听命,抑制贪欲。但中国人既不复制日本经验,也不愿束手就擒,听任外国人主导局面。他们心里想的不是几十年,而是几百年,是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屹立不倒。用不了几代人的工夫,那些侵略者都会比自己的臣民更像是中国人。

    满洲地广人稀,有的是空间做殖民地。日本人说自己需要殖民地容纳多余人口,但中国迁入满洲的居民百倍于日本人。不管满洲暂时处于什么样的政治地位,它仍然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碰着日本陷入困境的时候,就能收复回来。中国有4亿人口。这4亿人吃苦耐劳,善于消极抵抗,尽管有连年内战,仍然团结紧密,其他民族难以企及。他们鄙视兵戎相见那一套,会一直等到侵略者忙于内讧,最后精疲力竭。

    与其说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中国是一个文明————从古延续至今的唯一文明。从孔子时代起,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先后消亡,但中国不断改变,存续至今。中国曾经受到外国影响,先是有佛教,现在是西方科学。但在过去,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将来,西方科学也不会把中国人变成欧洲人。我在中国遇到的人了解的西方学问一点不输于英国任何一个教授,但他们没有顾此失彼,失去与本民族人的联系。西方人坏就坏在:残忍暴戾,躁动不安,欺诈弱者,耽于物质。中国人看到了这些坏东西,不愿吸收。他们希望吸收的是西方的好东西,尤其是科学。

    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中国人

    算命摊儿

    大街上的公开审判

    中国本土旧文化老朽衰败,艺术文学已经变样,儒学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即便是中国人,也觉得儒学难当此任。受过欧美教育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需要一种新元素激活本土传统,应向西方文明寻找滋养。但他们不愿构建和西方一模一样的文明。正是这种愿望里蕴含着最好的希望。如果中国人没有受到唆使而变成崇武好战一族,他们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完全崭新的文明,比西方人一直努力创造的所有文明类型都要好。

    到目前为止,我主要说了中国人品格中好的一面。但中国人当然和其他民族一样,也有坏的一面。中国人对我彬彬有礼,淳厚善良,我本应该只说好,不说坏,但为了中国好,也为了真理计,把不那么让人佩服称道的东西隐藏起来是不对的。我只想请读者记住一点:从总体上来说,我认为中国人是我见到的最好的民族之一。我也准备写一份声讨书,措辞比这本书更严厉,对每个强国都谴责一番。在我离开中国之际,中国一位著名作家问我,中国人的主要缺陷是什么。我有点不太情愿,列举了这三个:贪财、胆小、麻木。奇怪的是,问我这话的人非但没有生气,还认为我批评得很公道,接着又和我讨论了可能的补救办法。他这种思想上的诚实恳挚是中国多种至善美德的明证。

    中国人的麻木让每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感到惊讶。人道主义的冲动让我们西方人投入百分之一的精力,去减少由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所造成的恶行。比如,我们一直禁止奥地利跟德国结盟,移民德国,从德国获得工业原材料。正是因为这一举措,维也纳人受饥饿煎熬,只有那些请求我们发善心者才能活下来。中国人虽然没有这种精力让维也纳人忍饥挨饿,但也不会发善心让有些人活命。我在中国的时候,看到上百万中国人在饥馑荒年奄奄一息,甚至有男人把自家孩子卖奴作役,只为换回几美元,如果连这笔钱都得不到,还会把孩子一杀了之。赈灾工作大部分是白人做的,中国人很少做这种事,而且就连那小小的善举也受腐败沾染。但我们必须说,白人大多是因为良心不安,才有此善举,而不是为了帮助中国人。只要中国维持当前的出生率,不变革当下采用的农业生产办法,饥荒就免不了周期性发作。那些在一次荒年中得到好心人救助活下来的人,很可能捱不过下一次。

    中国要想永久避免饥荒,只能改良农业,辅之以大面积搬迁,或大规模实施节育政策。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对眼下受灾饥民无动于衷。中国人之所以麻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问题太大,不好解决。但也有一个现象解释不通。如果一条狗让汽车碾压,伤得很重,十有八九的过路人都会停下来,听着那条狗哀哀嚎叫而发笑。一般中国人看到这种苦难,不会感同身受,生出怜悯,他们似乎觉得这种苦难没有什么大不了。从中国历史,以及辛亥革命以前的刑法典中,可以看出中国人不乏主动施暴行为,但我自己并没有在中国亲眼看到过。而且必须这样说,所有大国都曾主动施暴,只不过我们西方人虚伪,有意隐瞒一部分罢了。

    乍一看,胆小也是中国人的缺陷。但我不敢肯定,中国人是否真的勇气不足。有一个事实的确不假:两派督军交战时,双方都会从战场上逃走,谁先逃,谁得胜。不过,这也只能证明中国士兵很理智。战争没有什么重要意义,而且军队里全是雇佣兵。但遇到重大事项,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据说中国人很善战,有良将带兵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跟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国人、德国人一比,我不认为中国人能称得上是勇敢不惧的民族,只能说后者在消极忍耐上有一套。中国人可以受住折磨,不惧死亡,所持动机————比如,为了不让人知道抢来的东西藏在哪里————让那些凶猛彪悍的民族摸不着头脑。虽然相对而言,中国人不会积极主动示勇显强,但他们没有我们那样怕死,从他们不畏自杀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

    我要说贪财是中国人最大的缺陷。生活艰辛,财不易得。为了求财,除了极少数在国外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以外,其他中国人都有受贿行贿求财之嫌。为了赚得小小的几便士,几乎所有苦力都会拼着命去求,哪怕马上死去也在所不惜。中国人打日本为什么会那么难?主要就是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中国政治家会拒绝接受日本人的贿赂。我认为中国人有贪财这个缺陷很可能出于这样一个事实:多年以来,诚实生活难以为继。不过,经济条件改善后,情况应该能变好一点。我不认为现在的中国会比18世纪的欧洲更糟糕。我没有听说过哪个中国将领能比英国马尔堡公爵更腐败,也没有听说过哪个政治家能比法国枢机纪尧姆·杜布瓦道德更败坏。因此,中国工业发展起来后,中国人很有可能会变得和我们西方人一样诚实。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人就比中国人诚实得多。

    前面我一直在说的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看来思维敏捷,凡事存有怀疑,但也有点疏懒,不是那么太有激情。不过,他们也有另外一面。他们也会激动兴奋得发狂,群情激昂是常事。我没有亲眼看见过,但我毫不怀疑这是事实。义和团运动就是一例。对欧洲影响最深的就是那件事。但中国历史中这样的骚乱比比皆是。正是中国人品格中的这一元素让他们看起来难以捉摸。中国人未来会发生什么,几乎难以猜测。我们可以想象,有一部分中国人会狂热信奉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人反抗日本人,有人变成基督徒,有人会效忠某一领袖并最终立他为皇。我猜想,正是中国人品格中的这一元素让一向慎重的他们变成全世界最鲁莽的赌徒。而且,中国很多皇帝因为迷醉红颜、贪恋爱情丢掉了皇位。但西方人远远不像中国人那样鄙视爱情。

    要对中国人的品格作出概括总结并不容易。外国人之所以觉得中国人跟他们很不一样,多半仅仅是因为中国维系了一份古老文明,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观。因为中国人受到了日本人和欧美金融家的压力。中国艺术逐渐消亡,被粗劣仿制的二流西洋画取代。很多受过欧洲教育的中国人完全没有能力欣赏本土绘画之美,仅仅因为中国画不遵循透视法则就心怀鄙视。

    游客一到中国就为之倾心的那种东西不会留存下来,肯定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消失殆尽。但也许,有些东西会留存下来。中国伦理道德品质的某些方面非常高明,为现代世界所急需。这些品质中我最看重的是心气平和,以理服人,不以武力相迫。西方会不会让这种心气继续留在中国?还是逼着中国人自卫,变得像日本人那样穷兵黩武?这一切都有待观察。

    * * *

    [1]这让外国人很恼火。他们本来打算在上海建立严苛的出版审查制度。关于这方面情况,参见董显光《上海出版事宜章程》,刊载于1922年4月15日期《远东评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