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台湾县舆图纂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土楼山:距县东十里。即大坪山,又曰险山。入山门径甚险,惟容一人骑;扼其险,即不能直入。趋西南茅埔,为邑左肩。

    角带围山:距县南二十六里。山势盘曲如角带,故名。南为冈山,属凤界。

    香洋山:距县东四十三里。平畴■〈山咅〉嵝相望,络绎不绝。

    猪母耳山:距县东北五十八里。山低衍若邱陵。

    内湖山:距县东北六十里。山南为外湖。

    魁斗山:距县南三里许。于正南陡起三峰,状若三台。为府学朝案山,又郡垣左卫。

    嵌顶山:距县东七里。小阜嵚崎,散布南北,迢迢二十余里;为郡城第一平障。

    马房山:距县北一里。大北门外平冈,自嵌顶山而来,蜓蜴数里;郡垣之右卫山也。

    关岭:距县东五十里。旧从此入罗汉门内门。今倾颓难行。

    ————右山二十三条。

    七鲲身:距县西南十里。自岸浮海七屿联络,距里许。风涛鼓荡,不崩不蚀。一鲲身地最广,即安平镇红毛城址存为;台协水师驻此。泉尤甘美。康熙辛酉夏六月,我师与贼战于鲲身;时以暑渴,随地掘尺余,皆甘泉。为全台海口第一要区。

    鹿耳门(旧港淤浅):距县西水程二十里。旧为台湾正口。今则淤浅,潮涨时水深仅二、三尺,容竹筏往来而已。

    北汕尾:距县西北一十里。北为鹿耳门,南为隙仔港。红毛时,巨艇任出入;今则浅淤,不容小舟。

    海翁汕:距县西北十二里。土名隙仔口,又名海翁窟。在昔洋船泊此候风;今则淤浅与岸相连,几失其处。

    台江(已成陆地):在县大西门郭外。在昔各山溪之水澳聚于北,汪洋渟蓄,可泊千艘。寻因道光间防夷,填塞海口。不数年,由安平镇渐次沙涨,直连大西门郭外;「志」所谓「安平晚渡」者。今成坦途;唯距城一里有■〈石荦〉■〈石国〉石港一条,可通运载。然遇海涨飓风,往往为沙土所塞;商人时浚通之,故此港久而不废。

    二层行溪:距县南十三里。合冈山、红毛寮二溪之水,出喜树港入海。南为凤山界。

    分水溪:距县东□里。源出分水山。经水蛙潭南流至罗汉门,受石门坑之水汇为长潭。

    冈山溪:距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大冈山。后为台、凤交界。

    红毛寮溪:距县东南三十里。源出深沟。

    咬狗溪:距县东二十五里。源出内湖山。下流为许宽溪。

    许宽溪:距县东十五里。合旧咬狗诸溪西流,受鲫鱼潭之水南汇二层行溪入海。

    鲫鱼潭:距县东北十里。纳众山溪之水,自北而南汇为长潭;修而不广,是可二十余里。多生鲫鱼,故名。三里之内田园,资以灌溉。一名龙潭,旱时祷雨于此处。潭有虎仔山横截去路,故水由东遶北;近年地震、风台,山忽颓陷,潭水自东而南矣。

    大井:在城内小西门西定坊。在昔来台之人,于此处登岸。自入版图,生聚日繁、商贾日盛,遂填海为庐舍。今则围井于城内,距海港三里余矣。

    卓猴溪:距县东北三十里。发源卓猴山后;合洋子港之水汇于茑松溪。

    大穆降溪:距县东北三十里。有南溪、中溪二名;合咬狗溪经茑松溪入海。

    茑松溪:距县东北十一里。咬狗溪、大穆降〔溪〕、卓猴溪,合洋仔港之水并汇于此。

    新港溪:距县北十五里。通木冈山溪;南出大穆降、西过广储西里,又西至武定里洲仔尾汇新港西入海。

    曾文溪:距县北三十里。由淡水溪分支西南行,为卓猴溪;西为新港溪、为湾里溪,又西经曾文庄为曾文溪,而达于海。

    德庆溪:在县小东门,附郭。源出小东门外;入郡城东安坊,合旧县署后并府署东二泉西流,经县署右至水尾仔北厂入海。

    加荖湾港:距县西北十五里。即鹿耳门北汕。今已涨淤成沙洲。

    隙仔港:距县西北水程三十五里。在鹿耳门外迤北。唯北风时,可以泊舟。

    安平镇大港:「旧志」:距县西十五里;今移入仅十里。在昔港口深时,红毛夷船只皆从此港入。自伪郑由鹿耳门入台后,此港遂浅淤,仅容小船出入。近年略深,逢小潮深五、六尺,大潮深七、八尺;舟载数百石者,渐可入矣。

    喜树港:距县西南一十里。二层行溪之下流也。今浅淤,唯竹筏可行。

    ————右水二十二条。

    桥渡(附)

    大桥头桥:在小西门外仁和里,为南路往来之冲。

    柴头港桥:在小北门武定里,为北路往来要冲。溪流时涨,随坏随修。

    乌鬼桥:在永康里。乌鬼所筑,以砖石为之。

    鲫鱼潭桥:在城东永康里。砌砖为墩,酾水三道。高丈三尺;上铺木板,翼以扶栏;可容舟车。东西累土成堤,宽与桥称;长一百二十余丈。后经修筑,改名龙潭桥。

    马鞍桥:在城东北新化里新港。架木为之;溪流漂没,里民时修。

    广安桥:在城南新昌里。桥当濑北场,临海;常须修筑。

    塭岸桥:在武定里。地势洼下,积潦奔流。旧以小舟济渡。乾隆三十一年,知府蒋允焄相势筑堤,袤八百余丈;造木桥其上,民无病涉焉。

    盐水埔桥:在小南门外十五里;南路通衢。

    ————右桥八。

    镇渡头:本在西门外海口,距安平镇水程七里。自道光二十二年海涨暴作,涌为沙洲。今则一片坦途,直达安平。

    ■〈石荦〉■〈石国〉石渡:在西门外一里。自台江淤填成陆后,仅余一沟,以通运载。溪流涨发,往往填塞;商人时浚通之。

    冈山渡:在城东南崇德里。以筏济人。

    二层行渡:在城南文贤里。旧有桥,桥南为凤界。春、冬水涸,架竹覆土,可通舆马;夏、秋泛滥,则舟以济焉。

    白沙墩渡:在城南文贤里。近二层行海口,以小艇济。

    曾文渡:距县西北三十里。人往来多徒涉;雨过溪流暴涨,则以筏济。南为台界、北为嘉界。

    ————右渡六(内废渡一)。

    陂潭(附)

    甘棠潭:在城东保大东里。乡民合筑而成。

    莲花潭:在城南文贤里。大旱不涸,可资灌溉。

    王有潭:在城东仁和里。乡民王有筑以灌田者。

    鸳鸯潭:在城南文贤里。两潭上下相连,故名。

    月眉潭:在城南文贤里。形如半月。

    参差陂:在城南文贤二图。红毛时,王参差所筑;蓄雨水以备旱。

    嵌下陂:在城南文贤里。地势低洼,乡人筑堤蓄水以资灌溉。

    公爷陂:在城东新丰里。伪郑时,蓄以灌田。

    新港西陂:在城北新化里。蓄积雨水,以资灌溉。

    新港东陂:在城北新港社。引四山流注之水以备旱。

    ————右陂潭十。

    城池

    台湾府城:周二千五百二十丈,计一十二里;垛口三千九百六十八。城门八,曰大东、小东、大西、小西、大南、小南、大北、小北。

    按台湾府城,初建以木栅为城;大、小门七座,无小西门。乾隆五十三年,改建今城;乃增小西门,为八门。道光己未年,又添建外围一处,自小西门起,遶大西门至小北门而止;谓之外月城。另开门三:「小西」曰「奠坤」、「大西」曰「兑悦」、「小北」曰「拱干」。

    衙署

    台湾道署:在城南隅宁南坊。

    台湾府署:在城东隅东安坊。

    府经历署:同上。

    台防同知署:在城西隅西定坊。

    台湾县署:在城北隅镇北坊。

    典史署:同上。

    罗汉门巡检司署:在城东罗汉外门番薯寮街。今署坍塌。

    大武垄巡检司署:在城东北湾里街。

    铺舍(台属谓之站)

    县口站:北至三嵌店站十里、南至二层行站十三里。

    二层行站:北至县口站十五里、南至凤邑大湖站七里。

    三嵌店站:北至曾文里二十里、南至县口站十里。

    曾文站:北至嘉义茅港尾站十里、南至三嵌店站二十里。

    ————右铺站四。

    防汛

    台湾镇署:驻大北门内。统辖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及台、澎水陆十三营官兵。

    中营游击署:驻大北门内。管辖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三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二十六名。

    镇左营游击署:驻小北门内。管辖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三员、马步战守兵七百四十六名。

    镇右营游击署:驻郡城小东城内。管辖中军守备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二员、马步战守兵六百四十六名。

    镇标三营官兵,并无分营汛塘

    城守营参将署:驻郡城大北门内。

    左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一员、马步战守兵共四百九十五名(城守左、右军营辖台、凤、嘉三县大小塘汛三十三处;内属台湾者二十)。

    府城汛:郡城小东门。把总一员、兵八十五名。

    土墼埕塘:郡城小南门内。安兵五名。

    南炮台塘:郡城大南门内。安兵五名。

    盐水埔汛:距城南一十里。外委一员、兵一十九名。

    埤仔头塘:距城东南八里。安兵十名。

    港冈塘:距城东南十里。安兵六名。

    角带围塘:距城东南十五里。安兵五名。

    猴洞汛:距城东南三十里。外委一员、额外一员、兵八十一名。

    罗汉门汛:距城东六十里。千总一员、外委一员、兵七十七名。

    茂公汛:距城东北六十里。外委一员、兵二十八名。

    ————右城守左军管辖塘汛十处。

    〔右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外委六员、额外一员、马步战守兵六百零二名。

    分防郡城大小八门堆卡:端防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三名。

    加留湾汛:距城北二十七里。端防千总一员、兵三十五名。

    北炮台塘:郡城小北门外。安兵五名。

    柴头港塘:距城北三里。安兵五名。

    茑松塘:距城北十里。安兵七名。

    木栅塘:距城北二十里。安兵五名。

    溪边塘:距城西北三十里。外委一员、兵三十名。

    大武垄汛:距城东北六十里。千总一员、兵十三名。

    大穆降汛:距城东北二十里。外委一员、兵四十六名。

    旧城汛:距城东南二十五里。外委一员、额外一员、兵四十名。

    ————右城守右军管辖汛塘十处。

    台协水师署:驻安平镇城西七里。管辖本标三营汛水师官兵。

    中营游击署:驻安平镇城西七里。管辖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经制外委千总二员、经制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步战守兵七百七十三名(中营本标管辖台、凤、嘉三县水师大小塘汛十二处;属台湾〔六〕处,又设配船巡哨、巡缉、军局添防兵丁。

    轮防鹿耳门汛:距城东水程二十五里。中营游击一员、右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兵三十名。

    大港汛:距城西水程七里。端防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兼管鲲身、喜树仔、茄藤仔、鲲身头、蛲港五塘)。

    鲲身塘:距城西南陆程十五里、水程十里。安兵五名。

    喜树仔塘:距城西南陆程十里。安兵五名。

    茄藤仔塘:距城南陆程十三里。安兵五名。

    鲲身镇塘:距城南陆程三十五里。安兵五名。

    ————右安平副将管辖台湾县属水师汛塘六处。

    添防军局:距城西水程六里。兵丁六百名归中营标下管带,以备随时配船巡哨、巡逻之用。

    (附)番屯

    新港屯:距城北十五里。屯外委一员、屯丁三百九十六名。

    道里

    东:出大东门二里至草庄尾、三里至嵌下脚庄、五里至上帝庙庄、五里至后市仔庄、五里至旧社街、五里至深坑仔庄、十里至湾崎庄、五里至竹仔坑庄、五里至排仔路头庄、五里至口隘庄、五里至大林庄、五里至尾庄、五里至山杉林、四里至八张犁、五里至大山、十九里至荖洒庄。

    西:出大西门三里至五条港口、七里至安平镇。

    南:出大南门五里至水鸡潭、五里至港尾沟、五里至大甲庄溪。

    北:出大北门四里至大桥庄、一里至小桥庄、一里半至大竹林、三里半至茑松庄、五里至洋仔港店、五里至新市庄、三里至大社、七里至苦瓜寮、七里至嘉邑本县庄、三里至后堀仔、三里至秀才庄、三里至三嵌庄、三里至大匏仑、四里至走马濑、三里至萧离庄、二里至噍吧哖街、一里至后里庄、四里至东西烟、五里至加拔庄、五里至溅尿、四里至密机庄、三里至石砶仔、三里至双溪、四里至陈东潭、五里至牛场、五里至匏靴寮、四里至火烧店、二里至七埒、三里至下埔、二里至顶埔、五里至石硖仔内、十里至阿里山简仔雾生番社。

    东南:出小南门五里至赤竹仔、五里至营盘仔、二里至盐水埔、三里至二层行溪入凤山交界。

    西南:出小西门三里至下林仔,二里至盐埕、二里至半路店、三里至喜树仔庄、二里至湾里庄、二里至白沙墩、三里至顶茄苳庄、一里至下茄苳庄。

    东北:出小东门三里至石头坑、二里至竹林仔、二里至涂虱堀、三里至大湾庄、二里至涂库仔、二里至埤仔头王宫、五里至大坵田、二里至苦坑仔、七里至尖峰岭、四里至大鹏、四里至红毛寮、六里至库关寮、六里至盐水坑、十里至竹仔尖、四里至田中尖、三里至木屐寮、三里至抬牛湖、二里至蜈蜞潭、五里至大坵园、三里至芎蕉脚、二里至顶公馆、六里至阿里关。

    西北:出小北门三里至柴头港土地庙、二里至漯仔底、二里至洲仔尾、三里至三嵌店、五里至看西庄、五里至木栅庄、三里至怕死人坑、四里至打土垄庄、三里至曾文桥、三里至曾文溪。

    台湾县舆图险要说

    郡治坐寅向辛;台湾为郡属首邑,寓郡以为治也。东以罗汉门为屏藩,西以鹿耳门为门户;大武垄则北方要隘,木冈山亦南路关头:其形胜也。

    邑之来脉根自内乌山,东十余里为罗汉门。平畴广衍,四壁皆山;东西里可二十、南北里亦三十,因而分为内、外门焉。内门迤■〈辶里〉而行,为土仑、为石屏、为翁仔上天山。稍西,为雁门关;「志」所谓「雁门烟雨」者也。旧有路由此进内门;今则倾塞不可行,必纡道土楼山(又名险山)盘旋而后可入。东则苏远埔岭;踰岭而南,又有内、外湖可资灌溉。绕而东,为石门坑、赤竹岭;又东,为三峰仑、大小东方木;折而南,为大奇。越岭更进,为鼓山;则出罗汉外门矣。中门如阿猴林、噍吧哖、卓猴、木冈、银锭、望明、虾蟇林等处,皆险要地,最易藏奸。故当朱逆之乱而来,将帅能以七日收复府治而独于罗汉门余孼搜捕转稽时日者,为险夷之地势不固易据而难攻故耳。

    内、外门更进东有淡水大溪;则生番界也。发源于彰化内山,经行乎台、嘉后界、顺流乎凤山东港;上流则与嘉义之石门、虎头诸山相接壤,下流则与凤山之南马仙、弥浓诸山为比邻。野径交通,奸宄易肆;此尤三邑之阨要也。

    至若鹿耳、鲲身港道渐淤浅,唯安平一口舟楫可通;故昔人筹防为倍密。又有四草湖者,地近外洋;冬、春间风涛较顺,他港尚可通舟。如安平迫交秋、夏,南风与港道相违,加以北汕南潮多所冲触,舟行于此葢无几矣。

    论水程,则澎湖西达旗后,东北与嘉、彰港口迄淡水呼吸相通,金汤巩固,襟带回环。信乎!恢恢郡治作南北之屏藩、为山海之关键也。

    谨就履勘所及,备举险要以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