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台湾文献丛刊提要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第一种~至第二三0种)

    一、述例

    「台湾文献丛刊」,为本行经济研究室出版物之一。在周宪文先生主持策划之下,从事编印。自民国四十六年开始编印以来,迄今将近十年;共已出版二百三十种(自第一种至第二三○种),计四百五十三册。笔者忝与执役之末,十年岁月,消磨殆尽;兹承命撰此报导之篇,握管临文,重有感焉。

    通常,一种丛刊之编印,每种书首均有共通之「总序」或「凡例」一类文字。这在本丛刊虽未之见,但如历观十年来已出版各书之「弁言」或「后记」以及种种递变轨迹,不难见其创刊旨趣、搜辑范围、刊印方式以及编辑方面之若干成例。

    首言创刊旨趣。当第一种「台湾割据志」出版之初,主持人周先生在其「卷头语」中说明「为什麽出台湾文献丛刊」时云:『我在拙著「清代台湾经济史」的「自序」里已经说过:研究历史,一要有史料,二要有史观;前者赖有公开资料的风气,后者得凭个人独特的修养。我们十多年来的工作方针,严格说来,就在儘量发掘并提供有关台湾经济的研究资料。因为有了充分的资料,社会上自然会有高明之士运用其正确的史观深入研究,有所造就。我们愿意为多数的学人服务,而绝不关心到小我(私人或机关)的成绩。说明白些,我们固亦从事个别研究,但愿与大家在同样的资料基础上进行。我们坚信,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资料的公开是学术进步的前提条件。由于这一信念,所以我们决定于原有的「台湾特产丛刊」与「台湾研究丛刊」以外,印行「台湾文献丛刊」,拿清代有关台湾的私人著述(特别是未经印行的抄本)彙编问世。这一工作,对于台湾研究者,毫无疑义,有其必要』。而此所云「资料的公开」,是不仅为其特定标的(台湾研究)之需求,多方发掘,儘予实现;而以得能蔚为风气,尤为所望。所云「为学人服务」,不仅有所为的为「学术进步」而致力,抑更无所为的冀遂「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之愿望。

    次言搜辑范围。基上引述,本丛刊之搜辑,初以「拿清代有关台湾的私人著述」为范围,而以对台湾研究者提供资料为目的。约而言之,要以「台湾」为中心。举凡台湾之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等社会资料之搜求,固无论矣。抑有进者,台湾之历史文化来自大陆,当年大陆汉民族如何与台湾发生关係?如何来此开天闢地?又如何建立社会、政治以及其他种种设施?其后如何递嬗演变?此在研究台湾历史──即或是研究台湾社会史、经济史……,均为所必需之课题。非特隋、唐、宋、元之关係资料(有关流求等记载)有需搜罗,即秦、汉时期亦不无可资研究之史料(如夷州、亶州、东鯷等记载)有待发掘。迨至明代以降,东南海上骚动,外由荷兰、日本,内因「海寇」、「流民」,台湾与大陆之关係愈益密切。后以南明动盪,以启郑氏入台,扩我彊宇。凡此直接、间接之历史发展资料,莫不为「台湾研究」所必需。因此,本丛刊提供与搜辑之范围,自非台湾之内涵所局限,要亦外延至历史与地理上辐射之所及。就已出版诸书而言,其他姑不列举;自第七六种「南天痕」起,则渐及于明季(以南明为主)史料。因台湾郑氏(包括郑芝龙)之崛起,有其时代背景。而此构成时代背景之记载与描绘,同为研究台湾郑氏之所需,自无待言。不过,其间亦有分际,如祇收「明季南略」(第一四八种)而不刊「北略」(内有关郑芝龙纪事,已移作「南略」附录),取「东南纪事」(第九六种)而捨「西南纪事」,可作说明(补记:后又扩展搜辑范围,详见「台湾文献丛刊提要(下)」「广例」)。又按第一五八种「清世祖实录选辑」「弁言」有云:『本书内容,都是关于郑成功的记载。但郑氏事纵与南都、福京相续,横与浙海、两粤相应,故选辑范围,扩大到三王所涉诸事并略及诸方义旅』。此段记述,亦可作上述搜辑范围之注脚。

    次言刊印方式。上引周先生「卷头语」有云:『有人主张:用照相影印,既省费,又省时,而且可以全无错误。但我不是这样想法。我想:除了书画之类供人欣赏的作品以外,凡是给人研究、参考或阅读的书籍,应以「便利」为第一条件。而此所谓「便利」,又当是客观的。例如:像吾辈五十以上的人,看旧文字,也许用不到新式标点的帮助(可能也有反认新式标点为累赘的);但是这种主观的认识,不能否认新式标点的「便利作用」。我们出书,要以年轻的一代为标准──现在的年轻人以及未来的年轻人。我们要为他们著想,并为他们谋便利。……由于这一理由,我们宁愿标点排印。再次,还有一点可以一提。有人主张:「这类书,印刷当图讲究,印数务须减少;每种限印三百部,已经足够」。不论印刷与内容,都得以「世界水准」为努力的目标,这是不错的。但在现状之下,能够「世界水准」的著作,实在很少。我以为当前的急务,与其多花钱仅求印刷赶上「世界水准」,不如节省一点费用多印几本比较有用的书。所以本丛刊的用纸,祇在「宜于保存」的立场,改用道林纸(过去的出版物都用白报纸)而已。至于印数,暂定千册;理由仍为我们的出版物是「给一般人研究、参考或阅读的」,并非供少数藏书家赏玩的,所以我们不想以少印居奇』。要之,所集史料均加新式标点排印,用道林纸印刷,每种印一千本。关于标点问题,留待下文再述。兹另就版式、分册等有关诸项,加以补充说明。本丛刊版面採三十二开本,用老五号字直排(凡属附注以及说明性质之文字,间用新五号或六号字);每面十六行,每行三十八字,合为六百零八字(在计算时,因有分段、空白等关係,一律以六百字匡计)。单面左边上方印书名(各书不同),双面右边上方印「台湾文献丛刊」六字(全部一律);至其页码,分印于单、双面之左、右边下方,以面(page)计数。每书篇幅(面数)有多寡,单册或分册装订,自须有一标准。由于经验累积,约以不满二百面者装一册,超过此数者分册装订,分装每册以不超过二百面为限度,而以一百五十面为理想标准(间有因书中段落不能分割而超越限度,祇是极少数之例外)。此外,如上所述,书用道林纸印刷;普通以六十磅道林纸印,但在一百面以下者特用八十磅道林纸。至于遇有图片之页,亦有用铜版纸者。封面一律用一百磅道林纸,排字印刷;自第一○一种起,并加刷胶(上光),以便保存。或有以为封面单调,应另设计绘製者;此亦诚如上文所云,本丛刊「并非供少数藏书家赏玩」,是以一直维持创刊时之严肃型式。

    次言资料来源。如就藏主而言,有公家所藏,有私人所藏。如就藏地而言,有台湾所藏,有海外所藏;其中自以台湾本地居多。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之前身为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图书馆,搜藏台湾资料极富;尤以若干抄本,颇多为海内孤本。其次为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其前身为日据时期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亦有不少珍藏。自中央研究院及国立中央图书馆迁台以后,来源更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今称「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方志、明季史籍以及有关台湾郑氏史事等若干抄本,颇为难得。他如国立故宫博物院、台湾省立博物馆以及各地文献委员会,均藏有若干关係史料。以上学术机构与图书馆,均尝获得协助与合作(至台湾私人方面所藏,另见后述)。在海外,有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有来自日本内阁文库、日本东洋文库、日本国立东京大学东洋史研究室及京都大学图书馆,又有来自香港方面之私人书籍。再就藏主而言,海内外公家所藏,大体已具前述;而私人提供者,则有方豪、杨云萍、洪炎秋、戴炎辉、连震东、李腾岳、刘枝万、赖永祥、曹永和及已故之胡适、丘念台诸先生,不及列举。在此附带一提:所刊资料,当初构想原以「清代有关台湾的私人著述」为限。但后来由于客观环境之需要,略有变更:除私人撰述外,并及官书;除清代人士所撰述者外,不但上有唐、宋、元、明之文,且下逮日据时期台湾当地人士之作。不过有一严定限界,生人之著作一概不收(惟少数「附录」例外。)

    次言编辑成例。本丛刊一部分为旧印本之重刊,一部分为原稿本或传抄本之新排。在原则上原本已有序跋者,不另加撰「序文」。但有若干刊本或抄本(尤以稿本)必须有所说明时,始加「弁言」或「后记」。例如第五种「台湾郑氏纪事」原有序跋,今却加有「后记」。周先生在此「后记」中,即尝揭示上述原则。首云:『对于古书的重刊,多年以来,有一流行的风气,就是欢喜做考据的长序。这一风气,本来不坏;但如附会时尚,勉强成篇,那实大可不必。我们印行「文献丛刊」的方针,凡原书已有序文者,在原则上不拟多所赘述』。至对「台湾郑氏纪事」之所以加撰「后记」,接续解释云:『这本「台湾郑氏纪事」,本来已有林衡的序文(按尚另有青山延于跋文),现在还要再写「后记」的原因,则因「台湾郑氏纪事」与「台湾割据志」都是川口长孺的著作,两者的异同及其关係如何?「林序」未尝提及,故有「加以一言」的必要』。所以凡属今加之「弁言」或「后记」,均基于「必要」而作,绝不浪费篇幅。此外,每书目录,均加注页码,以便检索。至有原书卷首不置目录者,今本均儘予加编;间亦有书中款目与卷首目录不符者,则据书中款目订正。又有若干方志,例有「八景图」、「十景图」等类图绘;因已失参考价值,儘予删略。其次,本丛刊编印已刊书籍或未刊稿本,初以一书一种;后则或因篇幅过少不能成书、或以长编巨著无法全刊,于是乃有「集刊」或「选辑」之编印。「集刊」尚无多大困难,祇要将性质相类或内容关联之资料彙集排印即得;「选辑」殊非易事,至费周章。诚如周先生在第一三一种「李文忠公选集」「弁言」中所云:『要拿这样「篇幅浩繁」的全集选辑其中有关台湾的部分列为「台湾文献丛刊」之一,大有「沙里淘金」之感』。凡属「选辑」,自以有关台湾或与台湾郑氏关涉者为基础。但亦有稍广其范围者,如第一八七种「清仁宗实录选辑」因「海盗」蔡牵袭台而扩及东南海上兵事动态,为其显例。「选辑」之编印已不在少,凡名为「选录」、「选集」、「选编」、「选辑」之类固属尽是;此外,尚有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之「明清史料」各编中有关台湾史料详加选辑(间亦旁采其他关係台湾档案资料),计得第三一、一七三、一七六、一七八、一七九、一九一、二○○、二○五、二二七、二二八种「台湾彙录甲集」至「癸集」、第一五七、一六八、一七五种「郑氏史料初编」至「三编」、第一六九种「南明史料」以及第一五四种「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等达十五种之多,则为本丛刊充实不少。

    最后一言标点与校订。本丛刊加用新式标点排印,已如上述。但一经实施,问题重重。首先,标点之使用,难有一定之标准。在第一七种「治台必告录」「弁言」中尝论及此:『即标点、分段,见仁见智;同一文字,各人的看法不同,标点、分段自亦不同。我们为了尊重各人的看法,不作硬性的统一』。其次,使用时所遭遇之困难,一言难尽。姑举一例:第一七七种「爝火录」「弁言」有云:『这本彙辑一百多种文献「述而不作」的巨编,所集资料既广泛、又庞杂,其间疑误随处可见;不但许多谬字尚有待考订,并所下标点亦难尽允当』。因此,随加用标点,又发生校订问题。再举一例:周先生在第一三○种「台湾通志」「弁言」中有云:『因为本书是所谓「原稿本」,显然很多地方还有待于整理,所以错字之类特别多(此次重印,颇多改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影印」的优点,也可看到「影印」的缺点。如果我们採取「影印」的方式,管它错不错,「一印到底」;既省费,又省事,别人更找不出你的错处。现在改为标点排印,那结果就适得其反。……像这本可说「错字百出」的书,我们明知道不可能拿这些错字一一校正,甚而至于我们明知道本身的标点也可能会有错误的地方;我们「权衡轻重」,还是这样做了』。甚至因校订错字而发生「影印」与「标点排印」之「轻重」权衡问题,可知校订问题之重要。关于校订方式,大要如第一一种「闽海纪要」「弁言」所云:『凡属舛误之处,则迳予改正;凡涉疑义之处,或于订正之后再用( )注明原文,或于原文之下用〔 〕注明疑是或疑漏之文,亦有附问号(?)以存疑者;其有衍文而予删去者,亦经注明』。至于谬误过多之书,甚至另加「校勘记」说明之。试举两例:第二四种「海上见闻录」原为金山钱氏所藏抄本,民国初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录副付印,全书行款悉仍旧式,列为「痛史」第十四种。本丛刊据以标点排印时,经略校其谬误;虽发见有与全书体例不合之处,以无别本参校,姑仍其旧。后由夏卓如先生点校第三五种「靖海志」,乃发见书中自明崇祯十七年三月迄清康熙二十二年之文字多与「海上见闻录」相同。经加比较研究,知「见闻录」之作在前而「靖海志」内一段记载则就「见闻录」加以增订而成;因而并发见前刊「见闻录」前后相错并有脱漏(可能由于抄本错订及有脱页所致)之处,特在「靖海志」「后记」中详述其事并加撰「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以为订正「见闻录」之资。又,第六九种「郑氏关係文书」合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郑氏关係文书」及「石井本宗族谱」(一名「延平邵王郑氏系谱」)两种文献,前者原为抄本,后者则为影抄本。由于两种文献均为抄本,谬误脱漏所在多有,尤以「石井本宗族谱」为甚。因就所知,酌加订补;并撰加「校勘记」,用供参考。由是,可知本丛刊出版一书,均有一定之历程,绝非「影印」之「一印到底」所能同日而语。至于标点、校订(以至于校对)之错误,在所难免。本丛刊曾接获若干读者来函指正,至为可感;均经一一存录,以俟彙订。甚望将来刊印结束之时,能如第一二一种「续修台湾府志」「弁言」所云『就原刊文字及标点错误之处作一总校勘,使这工作圆满收场』。不过,目前整套丛刊刊出字数已达三千七百万字以上,此后续增字数尚难逆料;如欲就此巨编作一总校勘,其「工作」之艰钜,不难想像。也许,这祇是个「奢望」。

    二、提要

    试就已出版之二百三十种丛刊,分别作一提要:

    第一种「台湾割据志」

    本书(一册八六面五一、六○○字)不分卷,日人川口长孺撰。原著係日本秘阁所藏抄本,今据再抄本排印。书中首述台湾之风土及先住民习俗,次述明季漳、泉人之通贩于台湾;再次,自明天启元年、迄清雍正元年有关台湾之史事,靡不编年纪载。虽题称「台湾割据志」,实为郑氏三世之详纪。书中所用资料,皆经注明出处。资料之彼此不同者,并作考异式之自注附于正文之下。书末附有「引用书目」,总计中、日文献共五七十部(细按书中所引资料,尚有「三朝实录」遗未列入,总计实不止此数)。作者在本书结尾云﹕『根据诸书,必期确实;而如其行文则会粹错综,务加删润,令其有次序。事虽专係郑氏,傍及华夷之隆替。凡一百有三年间治乱盛衰与废之故、天命人心去就之际,盖有略可观省云』。

    本书与川口另著「台湾郑氏纪事」内容大同小异,馀详见第五种「台湾郑氏纪事」篇。

    第二种「东瀛识略」

    本书(一册一一三面六七、八○○字)分八卷,无锡丁绍仪撰。据「自序」,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秋渡台,尝佐台湾道仝卜年幕。在台勾留八阅月,凡台事之堪资谈助者,辄笔识之,并附所见,便成此书。每卷分二目,按序为建制、疆域、粮课、税饷、学校、习尚、营制、屯隘、海防、物产、番社、番俗、奇异、兵燹、遗闻、外纪。至同治十年(辛未),作者又尝游闽;并于每目后再识数行,然后付梓。

    第三种「小琉球漫志」

    本书(一册一○二面六一、二○○字)凡十卷,朱仕玠撰。士玠字璧峰,号筠园;福建邵武建宁人。生于清康熙末年,与弟仕琇分以诗、古文名于世。年踰四十,始以例官德化教谕;乾隆二十八年,移凤山。凤山西南海中有小琉球屿,因将赴任途中及在台闻见以及郡邑志所载山川风土、昆虫草木与内地殊异者详予记述,间以五、七言宣诸讴咏,因名「小琉球漫志」。全书计六编:曰泛海纪程、曰海东纪胜、曰瀛涯渔唱、曰海东賸语、曰海东月令、曰下淡水社寄语。

    第四种「台海使槎录」

    本书(一册一七七面一○六、二○○字)凡八卷,前四卷「赤嵌笔谈」、次三卷「番俗六考」、末一卷「番俗杂记」;黄叔璥撰。叔璥字玉圃,号笃斋;顺天大兴人。由进士,历官至御史;清康熙六十一年,与满御史吴达礼同膺首任巡台之命。本书名为「台海使槎录」,以此。「赤嵌笔谈」内容颇为广泛,目分原始、星野、形势、洋、潮、风信、水程、海船、城堡、赋饷、武备、习俗、祠庙、商贩、进贡、泉井围石、物产、杂著、纪异、「伪郑」附略、「朱逆」附略等项。「番俗六考」,有「北路诸罗番」十篇、「南路凤山番」三篇;所谓「六考」,係就各地先住民之居处、饮食、衣饰、婚嫁、丧葬、器用六事分别加以考察而记载之。本书为清代台湾早期文献之一,后之修志者,率多取资。

    第五种「台湾郑氏纪事」

    本书(一册七八面四六、八○○字)分上中下三卷,与第一种「台湾割据志」同为日人川口长孺撰。按本书所述,起自日本庆长十七年(明万曆四十年)郑芝龙初谒日本幕府、迄于元禄十三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清帝诏令郑成功父子归葬南安,凡记八十九年閒郑氏四世之事。与「台湾割据志」较,同者皆用编年体,并注明资料出处,又皆附以考异式之自注。异者则「割据志」以中国纪元为主,下附日本纪元;「郑氏纪事」改以日本纪元为主,下附中国纪元。此外,如「割据志」述及台湾与先住民习俗,又述及康熙末年朱一贵之变;而本书皆未见。再,「割据志」叙事芜杂之处,本书亦多去繁就简。至朱之瑜(舜水)事蹟,「割据志」未详载而本书则增益之;而成功有弟曰田川七左卫门说,则见于本书而「割据志」未之及。又,本书原为刻本,而「割据志」则未见刊行。

    第六种「台游日记」

    本书(一册一四一面八四、六○○字)分四卷,蒋师辙撰。师辙字绍由,江苏上元人。少负隽才,与兄师轼称「金陵二蒋」。清光绪十八年初,应台湾巡抚邵友濂之聘,于三月二十日抵台,至八月二十一日离去,留台仅六阅月(是年六月加闰);初则襄校台南、台北试务,嗣于四月间受台湾通志局总纂约。惟因与志局提调陈文騄(台北府知府兼)有所龃龉,迟迟未能开局,遂辞归。有谓「台湾通志」係由蒋师辙纂,实非。「日记」起于二月六日启程赴台,迄于九月二十五日返抵家乡。其间记绸缪「通志」事,有拟「采访凡例」、撰「修志八议」等项。馀如记日与宦台人士交往以及耳目所接,尤为研究当年台湾政情之最佳史料。

    第七种「东槎纪略」

    本书(一册一二六面七五、六○○字)凡五卷,姚莹撰。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进士。清嘉庆二十四年,任台湾海防同知。道光元年,摄噶玛兰通判事。二年,丁父艰,扶榇内渡。三年春,适同里方传燧(颖斋)任台湾府,复应邀渡台襄助;至五年,始回内地。十八年,又历官至署台湾道。在任五年,卒以英使讦控「妄杀俘虏」,与台湾镇达洪阿一同褫职被逮。旋释,洊擢至广西按察使,殁于官。本书作于道光九年(己丑),「自序」末云﹕『余以羁忧,栖迟海外。目睹往来论议区划之详实,能明切事情、洞中机要;苟无记之,惧后来老习焉不得其所以然。……乃採其耍略于篇,附及平素论著涉台政者,而以陈周全之事终焉。计卷一,有「不定许、杨二逆」等八篇;卷二,仅有「筹备噶玛兰定制」一篇;卷三,有「噶玛兰原始」等九篇;卷四,有「台湾班兵议」(上)(下)等六篇;卷五,专记「陈周全之乱」。

    姚氏另有著述,分见第四九种「东溟奏稿」篇及第八三种「中福堂选集」篇。

    第八种「东瀛纪事」

    本书(一册六九面四一、四○○字)分上下两卷,林豪撰。豪字卓人,福建同安举人。清同治元年秋,至台湾。时彰化戴潮春起事,淡水林占梅奉檄办团练,见而礼之,延主竹堑里第之潜园。及事平,游府治,因就见闻所及,撰成本书。其篇目凡十八,列于卷上者﹕「戴逆倡乱」、「贼党陷彰化县」、「郡治筹防始末」、「鹿港防剿始末」、「北路防剿始末」、「大甲城守、「嘉义城守」、「斗六门之陷」、「南路防剿始末」;卷下者:「官军收复彰化县始末」、「涂库拒贼始末」、「翁仔社屯军始未」、「逆首戴潮春伏诛」、「戆虎晟伏诛」、「馀匪」、「灾祥」及「丛谈」(上)(下)。惟「丛谈」(下)多摭合掌故,而与「戴案」无涉。

    第九种「蠡测彙钞」

    本书(一册六四面三八、四○○字)不分卷,邓传安撰。传安字鹿耕,号盱原,又号■邍;江西浮梁人。清嘉庆乙丑(十年),第进士。道光二年,由闽县知县迁台湾北路理番同知;中经数度暂权府篆,至八年陞任,十年并署道篆。在台近十年,因就见闻所及,并参志乘及其他文献之异同得失,撰彙成编;书名冠以「蠡测」者,自云「非敢谓蠡测可以知海,亦欲来者知区区滥觞,尚非无本之学云尔』。文计十八篇,记「番事」者,有「台湾番社纪略」、「水沙连纪程」、「番社近古说」等篇;考史事者,有「海外寓贤考」、「明鲁王渡台辨」、「文开书院从祀议示鹿仔港绅士」等篇;他如题跋、碑记等文,不佣举。在一篇题为「彰化县界外狮头社潭中涌现小山记」之末,并有「会余将有修「志」之役,爰记此以俟载笔」语;可知道光中续有纂修「府志」之议,但未见有成耳。书末,今另附录全祖望「鲒埼亭集」「沉太僕传」等五篇,备供「考史事」诸篇之参考。

    第一○种「赤嵌集」

    本书(一册八三面四九、八○○字)分四卷,孙元衡撰。元衡字湘南,安徽桐城贡生。清康熙四十四年,历官至台湾同知;尝数摄诸罗篆,并署府符。至四十七年,陞东昌知府去。本书係一诗集,为来台之作;因台有赤嵌城,取以名集。诗凡三百六十篇,自乙酉(康熙四十四年)至戊子(四十七年)按年分卷。所咏多属台湾风物,其中尤以「飓风歌」、「海吼吟」、「裸人丛笑篇」诸作,为世人所激赏。

    第一一种「闽海纪要」

    本书(一册七八面四六、八○○字)分上下两卷,夏琳撰。琳字元斌,泉南人。泉南当指福建泉州南安,係与郑成功同里。由于本书所述台湾郑氏史事及若干关係文书多为他书所无,或为其亲历目睹之纪录。本书据连横校刊本排印,今加「弁言」并将「连序」全行引入。「连序」云:『起隆武元年,讫永曆三十七年,凡郑氏三世之事,编年繫月,巨细靡遗;而尊崇延平,义如「纲目」,是正史也』。惟就形式而言,尚係以清曆纪年,仅附明朔;并称南明诸帝曰「明主」,在成功官爵上冠以「明某官某职」或迳称其名(经与克塽同此)。此显属以「清」为主体、以「明」为客体,尚不及另一种同为夏氏所撰「海纪辑要」以明朔纪年老之表裹一致。卷上自乙酉(明隆武元年)至壬子(永曆二十六年)、卷下自癸丑(永曆二十七年)至癸亥(永曆三十七年),两卷篇幅相若。馀参阅第二二种「海纪辑要」篇。

    第一二种「东征集」

    本书(一册一○七面六四、二○○字)分六卷,蓝鼎元撰。鼎元字玉霖,别字任菴,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博览群籍;逾冠,补诸生。清康熙六十年四月,台湾朱一贵事变起,总督觉罗满保檄鼎元从兄南澳总兵蓝廷珍(荆璞)统师赴之;廷珍耍以俱行。时羽檄交驰,鼎元佐戎幕,摇笔立就,条画悉合机宜。雍正元年,贡太学;嗣校书内廷,条奏「经理台湾」等六事。所著「鹿洲初集」、「东征集」、「平台纪略」、「鹿洲奏疏」及其他诸书,俱梓行于世。本书初辑于蓝廷珍,存文百篇,有廷珍「旧序」;重选于天长王者辅,得六十篇,并加评语,冠以「王序」。卷一有「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等九篇、卷二有「檄查壆甲流民」等十篇、卷三有「复制军论筑城书」等八篇、卷四有「论台镇不可移澎书」等十一篇、卷五有「料三林逸贼逃归内地请移广省擒捕书」等十二篇,纯为公文书,均出以廷珍口气;卷六有「纪十八重溪示诸将弁」等十篇,间有纯为纪游文章。

    蓝氏另著「平台纪略」,见第一四种篇。

    第一三种「靖海纪事」

    本书(一册一○一面六○、六○○)分上下两卷,施琅撰。琅(一作烺、又作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初为郑氏(芝龙以迄成功)部将,后因嫌降清,卒为郑氏死敌。康熙元年,由总兵擢福建水师提督。二年,从征金、厦两岛,以功加右都督。四年,挂靖海将军印,疏请攻台;军至外洋,为飓风飘散而还。六、七年间,先后上「边患宜靖」及「尽陈所见」两疏,再请攻台。召入京,面询方略;因朝议从抚,撤水师提督,授为内大臣,晋爵伯。至二十年,由李光地、姚启圣(时任闽浙总督)交荐,再授水师提督,加太子太保。自是锐意攻台,迭上「密陈专征」、「决计进剿」、「舟师北上」、「海逆形势」、「海逆日蹙」诸疏。二十二年六月,进军澎湖,再战而捷,郑氏率属以降;继有「飞报大捷」、「齎画求抚」、「台湾就抚」、「齎缴册印」、「报入台湾」、「舟师抵台湾」等疏。入台以后,有「恭陈台湾弃留」、「移动不如安静」、「壤地初闢」、「海疆底定」、「收用人材」等疏奏,关係台湾至为深远。当底定台湾之时,加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世袭罔替。至三十五年,又有「君恩深重」疏。本书备载上述诸疏,并加入其他关係附文。今本係据台湾日据时期日人伊能嘉矩所蒐集之抄本排印。卷首分列各种刊本富、李、林、曾、程、陈六序、施葆修「重刊靖海纪事序」、郑开极「平南行」、周澎「平南赋」、陈迁鹤「赞」、施德馨「襄壮公传」、施世騋(琅五子)「御敕宸章及平海奏疏总录小引」等篇,卷后又列三跋(蔡致远、男世纶、曾孙奕学分撰)并附「钦定八旗通志名臣列传」及「嘉庆丁已重镌靖海纪目次」。

    第一四种「平台纪略」

    本书(一册七二面四三、二○○字)不分卷,蓝鼎元撰。作者里居、阅历,已详第一二种「东征集」篇。书首先列王者辅序及「自序」,次附长男云锦撰「鹿洲行述」(此篇係今加入,採自「鹿洲初集」卷首)。「王序」有云:「康熙六十年,台湾土贼朱一贵作乱,王师平之。鹿洲山人身在行闻,日睹风涛戎马,豕突鸿哀;指挥戡定,经岁馀而后返。其于全台形胜、事蹟及军中参赞、公檄谋谟,具载「东征」一集;读者自能知之。继因当时市井道听耳食,妄言台事,惧讹传而失其真,将惑乱他年史氏之闻见,此「平台纪略」之书所由作也。此书起康熙六十年四月朱一贵之始事、讫雍正二年四月馀乱之平定,为时整二年;诸如起衅、蔓延以及收复府治、按捕馀众经过情形,据事直书。最后殿以「总论」,提出建议,开启后来清廷经理台湾之契机。又作者另有「台湾近咏呈巡使黄玉圃先生」诗多首,分见于第一○五种「重修台湾府志」及第一二二种「使署閒情」(馀书所载不全);本书之末,今另收「附录」十篇,採自「鹿洲初集」者八、「鹿洲奏疏」者二:均与台湾有关。

    第一五种「台湾郑氏始末」

    本书(一册八七面五二、二○○字)分六卷,沉云撰。云字舒白,号閒亭;浙江德清人,清道光甲辰(二十四年)进士。书首「自叙」云:「道光丙申岁(十六年),余在京师,从藏书家假得江日昇「台湾纪事本末」四十九篇;叙天启甲子岁(四年)郑芝龙倡乱、至康熙癸亥(二十二年)其曾孙克塽投诚而止,凡十数万言,顿为详尽。惜体类小说,辞不雅驯。余因参考他书,删其繁芜,加以润色。其事蹟年月有不合者,则姑仍之。盖疑以传疑,古人所尚,自非身亲目接者固未见彼之为是而此之为非也。书既成,析为六卷;题曰「台湾郑氏始末」,并识其缘起于简端云』。书採编年体,以千支纪年纪日。书中所有地名(包括道里),并由鸟程沉垚加注,有裨省览。

    第一六种「平台纪事本末」

    本书(一册七四面四四、四○○字)不分卷,不著撰人。今据赖永祥先生所藏抄本排印,并加撰「卉言」。「弁言」首先说明此书係记台湾林爽文事变及清军平定之经过;继云:『按林爽文起事于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迨五十三年二月庄大田被擒,其乱始平。本书不仅按日详述乱事之发展与作战之情况,且更及于地势之险要与人事之曲折,使览之者能得充分之了解』。

    此外,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纪庄大田之乱」抄本一卷,不著撰人;文中字句大多与本书相类,但亦有若干月日与地名不同,不无参考价值。此编今附录于第三一种「台案彙录甲集」卷末,可资参阅。

    第一七种「治台必告录」

    本书(四册五九八面三五八、八○○字)分八卷,丁曰健辑。曰健字述安,安徽怀宁人--寄籍顺天宛平。初以举人,拣发福建。清道光二十七年,署凤山知县;嗣调嘉义,陞署鹿港同知。咸丰四年,移淡水。后以军功,历署福建粮道及布政使。同治二年,彰化戴潮春事亟,福建巡抚徐宗干奏简曰健为台澎兵备道,统办军务。宗干先有「治台必告录」之辑,此时授予曰健,告以『洽台方略,全在因地制宜,名贤往事可师』。后与陆路提督林文察同定戴变,至五年离任。次年,因并自著「平台药言」等篇及在台所上摺奏附入,合为八卷,校正付梓。总计前五卷係集前人之作,卷一为蓝鼎元「鹿洲文集」三十二篇、魏源「圣武纪略」三篇,卷二有谢金銮「蛤子难纪略」一篇、邓传安「蠡测彙钞」四篇、周凯「内自讼斋文集」一篇、姚莹「东溟文集」十二篇、「东槎纪略」三篇,卷三有达洪阿等「防夷奏疏」一篇、刘韵珂「奏开番地疏」等二篇、熊一本「条覆筹办番社议」等二篇、仝卜年「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一篇、史密「筹办番地议」等二篇,卷四有徐宗干「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卷五有「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后三卷均属曰健所撰,有「平台药言」及书札、奏疏等五十一篇:合共一百八十四篇。其自撰奏疏及书札,殆均为「戴案」之史料。

    第一八种「台湾志略」

    本书(一册八八面五二、八○○字)分二卷,李元春辑。元春字时斋,陝西朝邑人。清嘉庆三年,举乡荐。咸丰四年卒,年八十六。此书原为「青照楼丛书」之一种,无序跋。卷一首述地志,次风俗,又次物产,又次胜蹟,末原事(杂记林道乾、颜思齐、红毛番暨郑氏先后据台之事);卷二首述军政,次兵燹(列举康熙三十五年吴球事变、六十年朱一贵事变、乾隆三十五年黄教事变、五十一年林爽文事变及嘉庆十年至十一年海上蔡牵两次之侵台),又次戎略(凡记姚启圣、施琅、吴英、朱天贵、觉罗满保、施世骠、蓝廷珍及福康安等先后对台用兵之事蹟),末丛谈。按本书大都取材于郡县旧志及前人著作。

    第一九种「海东札记」

    本书(一册六三面三七、八○○字)凡四卷,朱景英撰。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号研北;湖南武陵人。清乾隆庚午(十五年),举解元。三十四年,由宁德知县,擢台湾海防同知;三十九年,迁北路理番。公馀流览图籍,博雅自喜。「海东札记」,係在三十七年海防同知任内所作。目次下缀有「识语」云:『余贰守海东,逾三载,南北路遍焉。凡所听睹,拾纸杂然记之。日积以多,遂析为八类,钞存四卷。随笔件繫,藉备遗忘,耍无当于郡邑志体;故挂漏不免,览者谅之』!本书分目为:卷一,记方隅、记岩壑;卷二,记洋澳、记政纪;卷三,记气习、记土物;卷四,记丛璅、记社属。

    第二○种「台阳笔记」

    本书(一册三七面二二、二○○字)不分卷,翟灏撰。灏字笠山,山东淄川人。清乾隆四十六年,以增贡生筮仕闽南。五十八年,奉檄调台;历台湾典史(兼摄罗汉门巡检)、府经历,数任彰化、南投县丞,中曾一度署新庄。宦台凡十三年,至嘉庆十年解组归。在台所撰「台阳笔记」一编,内为记者九、为论者四、为说者一,益以五言绝句八;其篇目,依次为「全台论」、「粤庄义民记」、「嘉义县火山记」、「生番归化记」、「聚芳园记」、「聚芳园八景」(绝句八首)、「浊水记」、「倭硫磺花记」、「漳泉义民论」、「番钱说」、「玉山记」、「蛤仔烂记」、「鸦片烟论」、「弭盗论」、「珊瑚树记」。外附「闽海闻见录」十四则,亦多关台湾风物。

    第二一种「巡台退思录」

    本书(三册二八六面一七一、六○○字)分编三卷,刘嗷撰。璈字兰洲,湖南岳阳人。初由附生从军;左宗棠治师西域,辟参戎幕。事平,以道员荐。清同治十三年,沉葆桢巡视台湾,尝以浙江侯补道充营务处。光绪七年,任分巡台湾道。时方议建省,多所擘划。九年,中法战起,沿海戒严;协士民办团练、讨军实,力筹战守。十年五且,督办台湾防务大臣刘铭传至,自行经理台北,而以台南委璈。由于彼此不协,迄铭传任巡抚,即檄撤任,并加严劾;十一年六月,奉旨革职拏问。后刑部奏请拟斩监候,改流黑龙江;卒以病死。尝集在台公牍,楫为「巡台退思录」;于清季台湾庶政、洋务、海防诸要务,保存资料甚富。全书都一百四十篇,除首篇「开山抚番条陈」作于同治十三年外,馀均为台湾道任内文稿(包括禀函札批等);但止于十年八月,以下未见编入。

    本书据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本同)略加整理,分卷排印。连横「台湾通史」撰有「刘璈列传」,特为录置卷首「弁言」之后;传中未载同治十三年事蹟,得此可补其遗。

    第二二种「海纪辑要」

    本书(一册七八面四六、八○○字)分三卷,与「闽海纪要」同为夏琳撰(见第一一种「闽海纪要」篇)。凡属体裁、内容殆与「纪要」同,为纪述台湾郑氏之书;而且表裹一致,改以明朔纪年(并不另注清曆)。由于「易朔」,一反「纪要」,满清人物,在职衔上改冠以「清」字;而对郑氏,称成功为「大将军」(在纲)、「赐姓」(在目)、经为「世子」、克塽为「世孙」而不名。因之,主客易体,若干措词随之而异。由此可知:本书称为「海纪辑要」,固属当然;而「闽海纪要」之名,亦必无疑--囚在形式上诚非「海上」之「纪」。至于两书在形式上何以相异?可能「辑要」为正本,而「纪要」为避嫌而别出者。本书卷一,讫壬寅永曆十六年成功之殁;卷二,讫辛酉永曆三十四年经殁之前一年;卷三,讫克塽降清。三世纪事,划分釐然,较「纪要」以篇幅相若为分卷标准者有别。本书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抄本排印,其卷一「丙申十年」「六月」条下叙「梧献平海策」附有「黄梧当杀可恨」语,抄本注于句旁;疑为传抄老愤恨所加。

    第二三种「闽海纪略」

    本书(一册六六面三九、六○○字)不分卷,前半卷称「闽海纪略」,后半卷称「后纪略」;不著撰人。大体而言,此书与「海纪辑要」及「闽海纪要」相似,同为纪台湾郑氏事。编年体裁,以南明为主体,对郑氏三世称「国姓」、「世藩」而不名。首起乙酉弘光元年闰六月「唐王即位于福州」,至乙巳永曆十九年「施琅率舟攻台湾、遭风而还」告一段落;后自甲寅永曆二十八年吴、耿反清开始,称「后纪略」,以讫于郑氏决计降,宁靖王阖家殉国(下有缺文)。本书前一部分,较「辑要」、「纪要」为简;后一部分(「后纪略」)郑经西征事,反比前两书为繁赜。此外,郑氏将亡前八公子温、九公子柔家中叛离迹象,尤为他书所未见。本书亦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抄本排印。至是否与「辑要」(第二二种)、「纪要」(第一一种)两书同为夏琳所撰?有待深考。

    第二四种「海上见闻录」

    本书(一册六三面三七、八○○字)分二卷,阮旻锡撰。此编旧题「鹭岛道人梦葊辑」;民国之初,商务印书馆始假金山钱氏所藏抄本刊行,列为「痛史」第十四种。今据「痛史」本排印,并依考证,迳题「阮旻锡撰」(详见「弁言」)。旻锡字畴生,福建同安人;世居海上。明崇祯甲申国变,方弱冠,慨然谢举子业。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海上郑氏军兴,与洪初闢等同人储贤馆。清康熙二年(明永曆十七年),海上竟弃金、厦两岛,旻锡不及从;嗣出游名山大川,北抵燕京,託处十馀年。后逃于禅,以教授自给。本书记海上郑氏之事,以故吏录见闻,自较明确。虽以清曆纪年,然称郑成功曰「赐姓」、其子经曰「世藩」、台湾郑氏曰「海上」,「存郑一之义,情见乎词。卷末附识云:『自丁亥永曆元年起、至癸亥永曆三十七年止,海上始末俱载于此,以备採择焉。取台湾一节,行文多以叙事,而又多载诸人口中语,与本录是两样笔;今两存之』。本书书末附有商务印书馆「校者跋」,说明间有疑义,亦不敢窜易。今本虽略正讹误,当时因无别本参校,终难惬意。后得彭孙贻、李延昰撰「靖海志」,发见「志」载自祟祯十七年三月至康熙二十二年之文,多与本书相同,始知「靖海志」原以本书为蓝本而改撰。经加比校,发现本书有前后相错及脱漏之处甚多;夏卓如先生在今本「靖海志」末撰加「后记」并「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可资参考。

    第二五种「赐姓始末」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原一卷,黄宗羲撰、今与另著「郑成功传」合刊,并收「行朝录」中之「隆武纪年」「鲁纪年」及「永曆纪年」三篇作为「附录」。所刊五文,均採自清宣统二年吴江薛凤昌辑编「梨洲遗著彙刊」。宗羲字太冲,号梨洲,世称梨洲先生、亦称南雷先生;浙江馀姚人。南明鲁王监国,尝以副宪从亡;嗣以母留故里,返家侍亲。明亡以后,隐居讲学于甬、越间,卒成清代大儒。著述甚富,其有关南明史事者,则有「赐姓始末」、「海外恸哭记」、「行朝录」等篇。「赐姓始末」,记台湾郑氏事;以叙郑芝龙发迹及成功南京之役为略详,馀极简。合刊之「郑成功传」,如与郑亦邹「郑成功传」比校,除邹著末繫评论一段以及传中稍有出入外,殆全相同。证以其他疑点,此传似非黄氏所撰。

    至其另著「海外恸哭记」及其他史料,已另行编印,详第一三五种「海外恸哭记」篇。

    第二六种「海国闻见录」

    本书(一册八一面四八、六○○字)不分卷,陈伦炯撰。伦炯字次安,号资斋;福建同安人。父昂,贾海上;往来东西洋,尽识其风潮、土俗、地形险易。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澎湖,旁求习于海道者;昂入见,指画形势,进参几密,卒底于成。后奉命出入东西洋,招访郑氏遗逸,凡五载。叙功授职,历官至广东副都统。伦炯由诸生得廕,充侍卫。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事变起,奏陈易平状;及平,授台湾南路参将。雍正间,晋澎湖副将,移安平水师协镇;旋补台湾总兵。本书「自序」作于雍正八年,据谓承先人谆告并亲历询考,乃按中国沿海形势、外洋诸国疆域相错、民风物产、商贾贸迁之所,备为图志。全书共有文八篇,依次为「天下沿海形势录」、「东洋记」、「东南洋记」、「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崑崙」及「内澳气」;附图六,计为「四海总图」、「沿海全图」、「正面图」、「台湾后山图」、「澎湖图」及「琼州图」。

    第二七种「刘壮肃公奏议」

    本书(三册四四九面二六九、四○○字))分十卷,刘铭传撰。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少任侠;清咸丰间太平军之役,随李鸿章以「铭军」所向克捷,授直隶提督。又以平捻功,封一等男。清光绪十年中法战起,诏任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屡拒法兵;寻授福建巡抚,仍驻台督办防务。明年,和约成,专筹善后;迨建省议定,改任台湾巡抚。在台竭力经营,举凡清赋理财、开矿筑路、抚番设防,次第举行。清代台湾之积极建设,实始于此。至十七年四月,由于政府每多掣肘、与论又讥过激,半途以去。逾四年乙未,正面竟沦于日本殖民地,铭传亦于是冬卒。所遗奏议,凡二十四卷;后由桐城陈澹然重加釐订,别为出处、谟议、保台、抚番、设防、建省、清赋、理财、奖贤、惩暴十略(略各为卷);各撰小序,以括其端。其中除卷一「出处略」「督师陝西请训摺」年十四篇及卷二「谟议略」「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摺」等二篇係在莅台之前者外,馀均关係台湾之章奏。书首除陈澹然序一及各略序十外,并附载刘铭传传状碑铭等多篇。

    此外,台湾省立博物馆藏有用刘氏抚台期间及其后恒春、彰化两县部分档案,另行整理刊行,题曰「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参见第二七六种篇。

    第二八种「台湾杂咏合刻」

    本书(一册七八面四六、八○○字)合刊刘家谋著「海音诗」与王凯泰、马清枢、何澂著「台湾杂咏合刻」两种。「海音诗」七绝一百首,皆吟咏台湾事蹟。作者刘家谋,字仲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举乡荐,以大挑得教谕。初任宁德,继调台湾;时当清道、咸之际,在任凡四年。咸丰三年海寇黄位倡乱,台地不靖;家谋力疾守陴,病署卒。「海音诗」成于二年间,每首均有自注。首章注云:『壬子(咸丰二年)夏秋之间,卧病连月,不出户庭;海吼时来,助以颱飓,鬱勃号怒,台似有不得已者。伏枕狂吟,寻声响答韵之;曰「海音」』。「台湾杂咏合刻」计有王凯泰「台湾杂咏」三十二首及「续咏」十二首,统为七绝;马清枢「台阳杂兴」三十首、何澂「台阳杂咏」二十四首,皆七言律诗。作者王凯泰,字幼轩,号补帆;江苏宝应人。同治九年,以广东布政使陞福建巡抚。十三年日兵侵台事件结束,议移闽抚驻台,凯泰首请赴台履勘(奏摺见第二二七种「台案彙录壬集」);光绪元年五月,抵台。当时正办「开山抚番」工作,因撰有「训番俚言」一篇(见第五一种「台湾生熟番纪事」附录)。「杂咏」及「续咏一,亦于此时所作。马清枢,字子翊,福建侯官人;何澂,字竟山,浙江山阴人。据一何跋」,光绪三年时,马氏在台任学官;何氏本人,则尝于元、一年间两度随王(凯泰)、丁(日昌)二抚襄办营务。「合刻」之刊印,至七年成于何氏之手。

    第二九种「福建台湾奏摺」

    本书(一册九三面五五、八○○字)正文为「沉文肃公政书」卷五「福建台湾奏摺」全卷,而以「政书」卷六、卷七「两江总督任内奏摺」中有关台湾摺片选作「附录」。作者沉葆桢,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初由进士,历官至江西巡抚。清同治六年,奉旨充总理福建船政大臣。十三年,日兵侵台,命巡视台湾兼办各国通商事务。初请闽抚移驻台湾,实施南北两路「开山抚番」;继奏设台北府,移驻理番同知--南路驻卑南、北路驻水沙连。他如请建明延平王祠,以励风俗、正人心;议购外洋开煤机器,计划开坑採矿:均属台湾开创事宜。至五年十一月,卒于两江总督任,谥「文肃」。在台所上「福建台湾奏摺」共五十九摺片,即为本书正文全卷。

    此外,另有前未经见之摺片八件,后收于第二七六种「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中。

    第三○种「台阳见闻录」

    本书(二册二○○面一二○、○○○字)分上下两卷,唐赞衮撰。赞衮字韡之,湖南善化人。前阅历不详;清光绪十七年,调署台澎道,旋补台南府;迄二十一年正月,去任。是书作于十七年,卷上分建置(疆域附)、通商、洋务、田赋、盐政、筹饷、刑政、政事、水利等九目,卷下分文教、防务(海防附)、山水、胜景、人物、庙宇(城池附)、器用、衣服、风俗、时令、食物、天文、穀米、竹木、蔬菜、花卉、果品、草部、鳞介、兽类、禽鸟、虫类、番部等二十三目:钜细包罗。其中所录近事,并附「论列」,有裨参考之用。

    唐氏另有「台阳集」(咏台诗集),后收于第三○九种「台湾关係文献集零」中。

    第三一种「台案彙录甲集」

    本书(三册二五一面一五○、六○○字)为清代台湾关係档案彙录第一集,称为「台案彙录甲集」;以后陆续编印「乙集」、「丙集」以至「癸集」。每集加撰「弁言」,说明资料来源及内容。本书分三卷:卷一为关于台湾屯政之档案,共十件。自乾隆五十三年至道光十八年间台湾、凤山、嘉义、彰化四县及淡水厅如何设立番屯及清釐整顿,由此可见其概。卷二为关于办理所谓「匪乱」之档案,共二十五件。大部分为有关道光十二年张丙之变,一部分为有关道光二十二年郭洸侯事件(另有此类档案分见第一九一种「台案彙录已集」、第二○○种「庚集」及第二○五种「辛集」)。卷三收档案二十件,涉及十六件事务,为杂项档案之彙辑。此书资料来源,主为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题为「台案纪事本末」之抄本,次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印「明清史料」戊编。书末并收「纪庄大田之乱」一文,作为「附录」。

    至「台案彙录乙集」至「癸集」,分见第一七三、一七六、一七八、一七九、一九一、二○○、二○五、二二七及二二八种诸篇。

    第三二种「从征实录」

    本书(一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不分卷,延平王户官杨英撰。书为杨英追随郑成功征战按年逐月之纪录,极具史料价值。今加有「弁言」,备叙撰者其人、书名由来及内容概要。叙撰者则曰:『不知为何地人,其事蹟亦鲜见于他书。惟据本书所载,知其自永曆三年迄十六年,凡大小征战,几于无役不从,实为延平玉部下经理粮饷之要人』。叙书名则曰:『(本书)原为抄本,……得之于福建南安石井乡郑氏后言之手。……民国二十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假其书影印。……旧抄本前后霉烂,原有书题四字已经脱去。影印本前,有海盐朱希祖(逖先)先生所作长序;先生谓「此书体例,不以延平一生事蹟为始末,而以杨英从征目睹为标准」,故题此书曰「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叙内容则引「朱序」所言,其结果有云:『杨氏……所得资料,往往极可珍秘;他家史书所求之不可得者,而杨氏「实录」中则瓖宝山积,触目灿然』。

    第三三种「靖海纪略」

    本书(一册八五面五一、○○○字)分四卷,曹履泰撰。履泰字大来,号方城;浙江监官人。明天启间,由进士出宰率同安。时郑芝龙劫众出没海岛,视同安如几上肉;旋于崇祯元年就抚,奉命进剿旧日伙伴李魁奇、锺斌辈。其间「用战、用守、用间谍、用招安、用解散、用诱购」,履泰均身历其境、亲预其事。在同安任五年,取其与大府论海寇及晓谕约束之文,编为「靖海纪略」一书。其前三卷大都为书札,止于祟祯三年九月;后一卷专属文移--包括申详示谕等件,另为起讫。书末,今另就「明清史料」戊编抄出有关郑芝龙文献四篇,作为「附录」。

    第三四种「台阳诗话」

    本书(一册九二面五五、二○○字)分上下两卷,王松撰。松字友竹,又字寄生,号沧海遗民;新竹人,祖籍福建晋江。既长,奇气虎虎、狂志嘐嘐,以诗酒自豪。当届而立之年,正值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之痛;尝携眷趣返故里。事定,重渡台湾,託一廛以居,名曰「如此江山楼」。平居青鞋布袜,蔬食啸歌;虽日与贵官往来,未尝私有干请。著有「沧海遗民賸稿」、「友竹行窝遗稿」诸作,藉託歌咏以自见。本书所涉,强半辄为割台前后之人之事之诗。

    王氏另著「沧海遗民賸稿」,详见第五○种篇。

    第三五种「靖海志」

    本书(一册一三一面七八、六○○字)凡四卷,前三卷为彭孙贻撰、后一卷由李延昰补编。孙贻字羿仁,又字仲谋,浙江海监人;明太常节愍公观民仲子。生于明季,卒于清康熙间;著有「甲申忘臣表」、「流寇志」、「湖西纪事」、「虔台逸史」、「彭氏旧闻录」、「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及本书等。延昰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名,字辰山,又字寒村);南直上海人。生于明崇祯元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年二十,间道走桂林,尝仕永曆行朝。后病殁平湖,遗命以浮屠法瘗之。所著有……「南吴旧话录」、「放鹇亭集」等,并续本书未完之部。本书用编年体记台湾郑氏四世之事,起明天启七年、讫清康熙二十二年,凡五十七载。其自天启七年六月迄崇祯十七年正月之文,多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相同而较详;自祟祯十七年三月迄康熙二十二年之文,又多与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已刊列于第二四种)相同而益详。要言之,当以「明史纪事本末」及「海上见闻录」为蓝本增订而成。今本据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抄本排印,并取「郑芝龙受抚」(「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记荷兰人据台湾事」(俞正燮「癸已类稿」一则)、「日本乞师记」(黄宗羲「行朝录」一则)三篇分作「附录」。同时又由夏卓如先生撰附「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以供阅读「见闻录」之参考。

    第三六种「台湾纪事」

    本书(一册一一七面七○、二○○字)分编二卷并四「附录」,吴子光撰。子光字芸阁,原籍广东嘉应州;清道光间,随父渡台谋生,因家于淡水。同治乙丑(四年),举于乡。尝受知于徐宗干,追随久之;应淡水同知陈培桂聘,与修「厅志」。由于一生遭际困阨,所著文集曰「一肚皮集」,以束坡自况。本书即选其中记台事之文,题曰「台湾纪事」。卷一有「纪诸山形胜」、「纪台中物产」、「台事纪略」、「纪台地怪异」、「记台地盂兰会」、「纪番社风俗」及一郑事纪略」等七篇,卷二有「淡水义渡记」、「岸社文祠学舍记」、「沪尾红毛楼记」、「竹堑建城后记」、「重建新埔街文昌祠记」、「游大隘诸山记」、「金广福大隘记」及「双峰草堂记」(一)、(二)等九篇。另选台人及寓台人士传状为「附录一」、评议台湾政事之论说与书札为「附录二」、「淡水厅志」拟稿为「附录三」、乃祖若父家传及其本人别传并「一肚皮集」自序为「附录四」。

    第三七种「云林县采访册」

    本书(二册二一○面一二六、○○○字)不分卷,倪赞元编纂。赞元里居、阅历不详;清光绪二十年,任云林县训导。云林设县,始于十三年建省之时;位于嘉义之东、彰化之南,自浊水溪始、至石圭溪止,截长补短,方长约百馀里。初,设署于沙连堡之林杞埔;十九年,移治斗六。时适台湾著手纂修「台湾通志」,各县厅编造「采访册」,备供采辑之用;云林采编之任,赞元即膺其选。嗣一通志」未及完成而遭割台之变,志稿散失,各县厅「采访册」亦下落不明。此册在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藏有抄本,今据以排印。全书分斗六堡、大槺榔东堡、茑松溪堡、尖山堡、海丰堡、他里雾堡、西螺堡、白沙墩堡、大坵田东堡、溪洲堡、沙连堡、打猫东堡、打猫北堡、布屿东堡、布屿西堡十五地区,各就其积方、沿革、山川、廨署、仓廒、街市、营汛、桥渡、水利、祠庙、学塾、风俗、物产、人物、兵事、灾祥、艺文等分目记述(无可记载者从缺);其中以斗六、沙连两堡记述较丰。

    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本书(二册二九七面一七八、二○○字)分编四卷,係据清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九十三至一百选辑而成;由于选辑重心在于同治十三年(甲戌)日本藉口琉球难民被台湾先住民杀害事件出兵台湾及其善后事宜,因题曰「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筹办夷务始末」之巴裁,乃将与洋务(即所谓「夷务」)有关之朝廷谕旨以及枢臣疆吏摺奏暨与外国往来照会书札编年、纪月、接日详载。本书各卷之起讫:卷一自当年三月至六月,卷二自七月至八月,卷三全属九月,卷四自十月至十二月。在此十个月中,共得二百多件文件。由此,可窥见当年日本如何出兵台湾、巡视台湾大臣沉葆桢如何交涉与布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如何与日使柳原前光及大久保利通在北京反覆争辩以及中日双方如何获得协议。

    此外,本书「弁言」曾言「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所见同治七年英人在台湾违约闹事资料将编入「台案彙录乙集」;但后有变更,前项资料收纳于第二○三种「筹办夷务始末选辑」中,附此说明。

    第三九种「甲戌公牍钞存」

    本书(一册一六一面九六、六○○字)不分卷,王元稚辑。元稚,福建闽县人。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尝客台湾道幕。当年日本因藉口琉球难民被台湾先住民杀害事件出兵台湾,元稚因在道署,得将有关此案公牍录存副本,辑编成书。全书共载一百七十九件文牍,除二十件奏章及十七件上谕与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所载相同外,其馀多为原始资料。其中以委员周有基探报十二件、华廷锡与袁闻柝探报二件、郑秉机探报十七件暨地方文武如枋寮巡检玉懋功、千总郭占鳌、游击玉开俊、凤山知县李瑛、孙继祖等禀报二十五件以及未具职衔姓名「另纸探报」二十件(共计七十八件),几乎将日人在台举动逐日查明纪录,史料价值极高;另有地方官吏与日本带兵官办理交涉之谈话纪录,亦至有价值。本书如与「日兵侵台始末」相较,前者内容重在日兵侵台事件实地发展情况,后者内容重在清廷办理此一事件之经过;两书各有特色,缺一不可。本书係据台湾省立图书馆所藏抄本整理编印。

    第四○种「台海思恸录」

    本书(一册六五面三九、○○○字)正文全卷凡五篇,题思痛子撰。另附录「中日兵事本末」一篇,罗惇曧撰;「东方兵事纪略」(「台湾篇」上下)二篇,姚锡光撰。「台湾思恸录」记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本进据台湾时军民战守之经过,分台防、台北、台湾(今台中)、台南、澎湖五篇。作者未具真实姓名,未知何许人;据其「自序」,显係台产。「自序」说明此书题名之由有谓:『盖生于台、长于台,身受台之创钜痛深、亲见台之同遭蹂躏而「痛定思痛一也』。书成于割台之后一年,以当时人记当时事,自较可信。附录作者罗、姚两氏事略,待考。「中日兵事本末」篇,溯自同治年间中日商订「通商条约」始,继而日本出兵台湾、併吞琉球,以至由朝鲜问题引起甲午之战讫和成赔款割台,始末略备。「东方兵事纪略」原分衅始、援朝、奉东、金旅、辽东、山东、海军、议款、台湾(上下)等十篇,特取其最后两篇。至其「议款篇」,另收入第四三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附录」。又,罗惇曧另有「割台记」篇,收入第五七种「割台三记」。按「台海思恸录」正文未见刊本,今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辑编。

    第四一种「北郭园诗钞」

    本书(一册九二面五五、二○○字)分五卷,郑用锡撰。用锡字在中,号祉亭;淡水人。清道光癸未(三年)成进士,为淡水开闢以来通籍第一人。淡水前无志乘,乃集弟友纂稿,藏为后法。嗣曾选官,乞养归里。前后在籍著有事功,晋给至二品封典。咸丰三年漳、泉分类械斗,作「劝和论」晓之。所著诗文,各以其晚年所筑北郭园名之;其子如梁合校刊行,题曰「北郭园全集」。「全集」凡十卷,有「文钞」一卷、「诗钞」五卷、「制艺」及「试帖」各二卷。本书取其「诗钞」五卷,共得各体诗三百五十五首。至其「文钞」一卷原有文五篇,选其「劝和论」、「北郭园记」、「汪韵舟闽游诗草序」三文作为「附录一」;并另选「墓志铭」等作为「附录二」。

    第四二种「海南杂著」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沧溟纪险」、一曰「炎荒纪程」,又一曰「越南纪略」;蔡廷兰撰。廷兰字香祖,号秋园;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饩。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饥,兴泉永道周凯勘赈,上「请急赈歌」以进。十五年秋,赴省试报罢,由厦渡澎,遭风飘至越南;次年初夏,由陆返闽。因成「海南杂著」三篇,记其见闻。后领乡荐、登进士,澎湖科甲自此始。出为峡江知县,历官至同知。本书「沧溟纪险」篇,叙遭风历险十画夜抵越南之情景;「炎荒纪程」篇,按日记在越及归途之经过;「越南纪略」篇,述越南史事并及其典章服物、风土人情。书末,今另据「澎湖厅志」抄出蔡氏若干诗文及其传略与著作书目,刊作「附录」。

    第四三种「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本书(一册八七面五二、二○○字)不分卷,为清光绪二十一年春因甲午战败,清廷派遣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五次往复辩难之节略。此外,今加收姚锡光撰「东方兵事纪略」中「议款篇」附于卷末,俾资互相参证。

    第四四种「裨海记游」

    本书(一册七二面四三、二○○字)包括「裨海纪游」(上中下)三卷、「郑氏逸事」一卷、「番境补遗」一卷、「海上纪略」一卷、「宇内形势」一卷,郁永河著。此书版本甚多,方豪先生提供「屑玉丛谭」本,并参酌各本加以校勘;援「台湾诗荟」本例改「伪郑逸事」为「郑氏逸事」,并据他本分「海上纪略」末之「宇内形势」另立一卷。作者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诸生。性好游,人闽为幕,遍历闽中山水。清康熙三十五年冬,福省火药局灾,典者负偿,谋往淡水採磺,永河慨然请行。翌年春,自厦门渡台,赴淡水北投採磺;至十月初,乃归。「纪游」所纪,乃为经历所见及遭遇艰难辛苦之状,并赋有竹枝词。其馀诸卷,均为此行夷考所得。本书著于台湾入清后仅十馀年,实为研究台湾极有价值文献之一;以后私家著述或官修志书,每多引录。

    第四五种「台湾舆图」

    本书(一册八二面四九、二○○字)不分卷,夏献纶著。献纶字筱涛,江西新建人。清同治十二年,任台湾道。翌年,值日兵侵台事件;事定,遂有「开山抚番」之议,得周巡南北内山。「舆图」之作,即缘于此。图成,计得幅大小凡十二,并附「说略」。其图目,依序为「前后山总图」、「台湾县图」、「凤山县图」、「嘉义县图」「彰化县图」、「新竹县图」、「淡水县图」、「宜兰县图」、「恒春县图」、「澎湖厅图」、「埔星社图」及「后山总图」;惟「说略」仅十一篇,「前后山总图」无说。各图「说略」附录道里,恒春、后山并附「番社」。又,本书书名原有「并说」二字,今已略去。

    第四六种「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

    本书(一册一二一面七二、六○○字)不分卷,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抄本「台湾番事」(未题作者姓氏)一书编印。盖书中所述并不止于「番事」,并论及台湾各种物产与通商事务,因改称今名。按诸此事内容,实为清同治间美国驻厦门领事官李让礼(LeGendre,或译李仙得或李善德)寄其本国驻华公使关于厦门、台湾地方事务一八六九年度报告书之改译;不但章节有所移动,叙述顺序亦有许多与原文不同。课文第一部分所述「番事」,为同治六年在台湾南部琅■〈王乔〉洋面发生遭风沉没之美船「罗妹」(Rover)号事件后李让礼于次年二月间再往琅■〈王乔〉地区与头目卓杞笃会晤所见所闻及对「番事」之若干意见,洵属研究十九世纪中叶台湾「番地」风土人情之大好资料。第二部分记载物产,如台湾煤矿分布地区、採煤方法与费用以及产煤数量与价值等,均有详述与论说。第三部分叙述商务,除论及台、厦两海口应设灯塔与釐金税则应减轻外,以记载两地各口商务最详。后两部分,尤为研究台湾经济史之珍贵史料。此外,今并于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抄出「罗妹」号事件有关奏摺,作为「附录一」;又由曹永和先生详撰「译文考证」,作为「附录二」。

    至本书原本,另由周学普先生译成中文,以「厦门与台湾」为题刊入「台湾经济史九集」(「台湾研究丛刊」第七六种),可供参阅。

    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

    本书(一册一一六面六九、六○○字)合刊「戴案纪略」与「施案纪略」为一书,因题曰「戴施两案纪略」;吴德功撰。作者彰化人,字汝能,号立轩;清同、光间,设教乡里垂四十年。当弱冠时,适值彰化戴潮春事变,亲见其事。光绪十四年,因办理清丈未协激成彰化施九缎事变,亦属耳闻而目接。后至二十一年割台之后,台民拒守,并尝与其事。对此三事,均有撰述;除本书合刊「两案纪略」外,并有「割台记」一种(已刊入第五七种「割台三记」)。此外,著有「瑞桃轩文稿」及「诗稿」等书。「戴案纪略」分三卷:上、中两卷倣编年「纲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係月、因月係日记述;下卷则纯属附录性质,将有关文案「录而附之」而已。「施案纪略」一卷,亦属编年体裁。「自序」有云:『惟九缎明係围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书特书「反」字,何以成信史!又係清丈激成事端,若不曲笔,如公论何』!末附「周华仲广文遭乱记」,记「施案」中一罹难者。

    关于「戴案」,另有蔡青筠撰「戴案纪略」一书,见第二○六种「戴案纪略」篇。

    第四八种「苑裹志」

    本书(一册一一九面七一、四○○字)分上下两卷,蔡振丰纂辑。振丰,清附生;台湾沦日后,曾任台中县苗栗支厅「事务嘱託」。光绪二十三年时,应邀修辑「苑裹志」。当时日人变更行政区划,县厅下有所谓「办务署」之设置。新竹县属设有苑裹办务署,所称一苑裹」即该署所辖之地区,位于苗栗一堡之南、大甲一堡之北;东以火燄山迤北一派山冈直至白沙墩山为界,西至海为界,南至公馆山柑庄前大溪直透下五里牌合水为界,北至白沙墩庄北之小溪为界。书採「方志」体裁,上卷分一图」、「封域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五门,下卷分「典礼志」、「武备志」、「职官表」。「选举表」、「列传」、「风俗考」、「物产考」、「古蹟考」、「祥异考」、「文徵」、「志馀」十一门:略如「淡水厅志」之例。今本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稿本」整理编印。

    第四九种「东溟奏稿」

    本书(一册一八○面一○八、○○○字)分四卷,姚莹撰。作者里居、事略,已见第七种「东槎纪略」篇。当清道光十八年莅台湾道任,张丙事变馀波未靖;二十年,中英战起,海疆戒严。莹与台湾镇达洪阿内外兼筹,颇费经营。二十一年八月,英船犯鸡笼,经予击退;翌年正月,又侵大安港,计破其船:先后获英兵一百八十馀人。迨江宁约定,英使讦控台湾镇、道妄杀遭难民兵及遭主款者与福建失守文武之忌,构陷成狱,与达洪阿同被逮京问拟。「东溟奏稿」,即在台湾道时会同达洪阿所为,几以办理「夷务」为中心(按台湾道始于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奏请台道加按察使衔,得专摺奏事)。卷一,有「筹剿三路匪徒奏」等五件;卷二,有「会商台湾夷务奏」等十一件;卷三,有「遵旨筹备覆奏」等六件;卷四,有「谢赏恩奏」等十一件。

    姚氏另有「中福堂选集」,见第八三种篇。

    第五○种「沧海遗民賸稿」

    本书(一册七○面四二、○○○字)包括两种诗集:一曰「如此江山楼诗存」、一曰「四香楼少作附存」,合称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详第三四种「台阳诗话」篇。所著「如此江山楼诗存」,初题「如此江山楼焚馀稿」,删订于割台后之翌年;后续有补充,以「五十初度」为殿,共得一百二十八首。所咏之诗,诚如吴兴刘承干所云:『其志怨、其声哀以促』(见「刘序」)。「四香楼少作附存」原名「四香楼馀力草」(按四香楼为如此江山楼之前身),作于清光绪十八年以前,共存三十五首;因附于本书之次,故曰「少作附存」。

    第五一种「台湾生熟番纪事」

    本书(一册五五面三三、○○○字)不分卷,黄逢昶撰。逢昶字晓墀,湖南湘阴人。清光绪初,宦游台北。八年,尝奉委至宜兰催收台北城捐。本书之作,当在此前后时。书中有文三篇,其目为「台湾驱寇论」、「上岑宫保抚番禀稿」、「台湾生熟番舆地考略」;另有「生番歌」、「熟番歌」二首及「台湾竹枝词」七十五首。惟两「番歌」前见于道光间柯培元著「噶玛兰志略」(见第九二种)中,似为辑编此书者--其子芷陔误入。书末,今另收吴光亮「化番俚言」及王凯泰「训番俚言」两种作为「附录」。

    第五二种「安平县杂记」

    本书(一册一○六面六三、六○○字)一名「节令」,不著撰人;今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排印。按安平县始设于清光绪十三年台湾建省之时,由原台湾县改称,为台南府附郭之邑。本书既称「杂记」,自无系统;书上目录,亦係今加。篇目计分「节令」、「风俗」……「台湾海防厅沿革」、「租税」以至「保甲」、「团练」等二十五题,内间有原缺题而今拟补者。至此书出于谁人手笔、成于何时?已无纪录可寻。由于书中原有「清国」(指清廷)、「帝国(指日本)字样(今改为「清廷」、「日本」)并有叙及日据以后之事,应为日据时期之撰作。但所记均为旧制、旧俗且多建省不久之情况,不乏参考价值。

    第五三种「台战演义」

    本书(一册五二面三一、二○○字)原名「台战实纪」,分初集、续集各六卷;不著撰人。书中所述,皆为清光绪二十一年割让台湾而台民抗拒日军之事;虽以刘丞福为中心,但所叙战况实与当时事实不符。每卷之首,仿章回小说体例,各加七言或六言联语目录二句。今改名曰「演义」,以其类「小说」故。盖所以重为编印者,非谓此书可作史料之用,只在反映当年台湾民气之愤激而已。

    第五四种「台湾教育碑记」

    本书(一册九二面五五、二○○字)集刊有关清代台湾教育建置之碑文四十三篇,末附以「明志书院案底」二卷。碑文来源:一为日据时期前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总务局学务课编印「台湾教育志稿」所集三十六篇,一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台湾中部古碑文集成」所集七篇。上述碑文大多见于府县厅志,此后并另有第一五一种「台湾中部碑文集成」及第二一八种「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之编印,可资相互比校。「明志书院案底」全为文卷,卷一为清乾隆二十八至二十九年间淡水厅建立明志书院之始末,卷二为光绪年间淡新分治后明志、学海两书院租项纠纷之处理经过。

    第五五种「台湾采访册」

    本书(二册二○二面一二一、二○○字)不分卷,清道光九年至十年间陈国瑛等十七人采集。采访者十七人中,内有黄本渊,台湾人,嘉庆癸酉(十八年)优贡,后举孝廉方正,钦点教职;曾敦仁,亦台籍,道光九年岁贡;馀不详。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此册传抄本,今据以略加整理、重编目录印行。目分「列星分野」以至「武举」,共八十一项。在「嘉义县城」项下,注有「乾隆二十九年以前志载已详,毋庸重录」字样;其馀诸「以官」目,亦有类此附注。按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修至乾隆二十九年止,此册似为继续纂修「府志」而采访;如证以道光九年至十年间台湾知府邓传安「彰化县界外狮头社潭中涌现小山记」末有「会余将有修「府志」之役』语(记见第九种「蠡测彙钞」),益信而有徵。虽续修「府志」未见有成,此册对于乾隆二十九年以后有关志乘资料--尤其讫于道光十年止六十馀年间府属职官及选举各项均有详列,至具查考价值。册内并有「大学士九卿议覆公中堂福议奏(议覆福康安乾隆五十三年所奏台湾善后事宜十六条事)长文,似尚为台湾其他文献所未见。

    第五六种「闽海赠言」

    本书(一册一二八面七六、八○○字)凡六卷,另加「卷之末」一卷,合共七卷;沉有容辑。有容字士弘,又字宁海;宁国宣城人。由明万曆己卯(七年)武举,补昌平千总。二十六年,历陞福建浯铜都尉,转浯屿游击,改署石湖。时倭据东番(今台湾)为窟,剽掠闽、浙。三十年十二月初旬,有容率师夜过彭湖(今澎湖),破之于东番,焚其六舟、斩十五级;至除夕,乃班师。自此,倭不再至者十年。三十二年冬,荷人韦麻郎艘聚千馀人次彭湖求市,当事者议剿,下其通事林玉于狱;有容出之,曰:『若求市,非为寇也』!因乘舟直抵韦麻郎,晓以事理;荷人引去。先后在闽十五年,积功擢山东总兵官;天启四年,乞疾归。本书所辑,乃闽省缙绅所赠言。卷之一为碑,卷之二为记,卷之三为序,卷之四为古风,卷之五为七言律诗,卷之六为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及七言绝句;卷之末为「家言」,有叔懋学、弟右则两人诗。此外,后有何乔远「奠章」一,有容殁后所附加者。书中有关闽海史料极丰,荷侵澎湖、倭窟台湾,均可由此略窥梗概。其中有陈第「东番记」一篇,尤为明季亲临台湾目击耳闻者所留之最早文献。按第字季立,福建连江人;尝客都督俞大猷幕。有容剿东番,与俱;舟泊大员(今台南),日与当地先住民相接,深悉岛上情形,因有此记。至陈第阅历,另有第三○三种「陈第年谱」可考。

    第五七种「割台三记」

    本书(一册七九面四七、四○○字)係一集刊,收录罗惇曧「割台记」、俞明震「台湾八日记」及吴德功「让台记」三种,因题称「割台三记」。「割台记」综述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澎割让及台民抗日之经过,文极简略。作者罗惇曧另著「中日兵事本末」已刊于第四○种「台海思恸录」附录中,请参阅「思恸录」篇。「台湾八日记」记同年五月初五日日兵在澳底登陆后数日间中日两军之战况及十二日台北兵变之情形。作者俞明震,字恪士,浙江山阴人。原任刑部主事;光绪二十一年四月,调台派充全台营务处。五月初一日接署藩司,更于初八日奉命赴前敌督师兼理粮饷、电报事宜。此篇所记,皆其亲历之事。末附巡抚唐景崧(维卿)电奏稿多通,即其藏衣带中携出之件,尤属可贵史料。「让台记」作者吴德功略历,已见第四七种「戴施两案纪略」篇。此记始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签约到台,终于九月二十七日日本北由川宫亲王卒于台湾、运柩返日。其间凡一百三十馀日事,逐日记载,而于地方人士参与战役者叙述尤详。记末原附有录自同年十月「闽报」随笔一则,仍旧照刊;并于作者所著「瑞桃斋文稿」中录出「吴彭年传」一篇併附于后,以供参考。吴著正、附文,均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

    第五八种「嘉义管内采访册」

    本书(一册六八面四○、八○○字)不分卷,不著撰人。原书为一抄本,全称是「嘉义管内打猫西堡、打猫北堡、打猫南堡、打猫东下堡下三分、打猫东顶堡采访册」,藏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今据以整理印行,略称「嘉义管内采访册」。究其实,如改称「打猫管内采访册」或「打猫采访册」,尤为妥切;盖此册所指之地区,係指日据初期台南县打猫办雾署所辖之境地。本书内容仿「云林县采访册」例,每堡依积方、沿革……等分项记述(参第三七种「云林县采访册」篇);有叙至清光绪二十四年(日明治三十一年)者。

    第五九种「瀛海偕亡记」

    本书(一册一○二面六一、二○○字)分上下两卷,洪弃生撰。弃生原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原籍福建南安,自曾祖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沦日,改名繻,字弃生。所著有「寄鹤斋诗集」、「古文集」、「骈文集」、「诗话」、「八州游记」、「八州诗草」、「中西战纪」、「中东战纪」及「瀛海偕亡记」等书,都百馀卷。此记叙割台抗日事,上卷自当年三月马关款成后台湾建号民主国,讫九月台南刘永福败。下卷自永福内渡后台民继续抵抗,以北部陈秋菊、简大狮、南部林小猫、中部柯铁虎等为首,先后有攻台北府城事,有宜兰之变,有南路凤山岭之变,有中路坪顶、刺桐巷、埔裹社之变;尤以中路为甚,屡拒屡创逾四年之久,而终以当光绪二十七年时「大扫除」(大杀戮)之难。所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血迹斑斑,惊心憷目。他书记割台之痛,往往以亡台南为止;此书后段所记,洵为难得史料。又作者在民国十年有游祖国之计,曾将无触时忌之篇什选刊「寄鹤斋文曫」六卷及「诗曫」四卷,携赠故土同好;今书末选载其「寄鹤斋诗曫」诸体诗二百三十三首,作为「附录」。

    至洪氏其馀著作,详第三○四种「寄鹤斋选集」篇。

    第六○种「台湾外记」

    本书(三册四四八面二六八、八○○字)分十卷,江日昇撰。日昇字东旭,福建同安人(一说惠安人)。父美鼇,生与郑芝龙同时;尝从永胜伯郑彩翊弘光,督师江上。继而与芝龙福州共事,署龙骧将军印。后迄为郑氏部将,至康熙十六年「改职投诚」,往粤东连平州。日昇幼从父游宦岭表,悉郑氏事;二十三年,清廷统有台湾,又尝亲履其地,弔郑氏遗墟,有「白日寒云不胜情」之句。本书记台湾郑氏事,如其「自序」所云:「诚闽人说闽事」。有「凡例」十一则,其最后一则说明就当日所猎闻、事之亲身目睹者以外,并于「明纪」或「本末」、或「编年」、或「遗闻」以及「名臣奏疏」、「平南实纪」等诸书广为搜辑。此外又有「郑氏应谶五代记」、「平澎台诸将姓氏」等前文,并载卷首。本书各版本颇多分歧,今本由方豪先生根据七种版本合校编成。

    第六一种「新竹县志初稿」

    本书(二册二五九面一五五、四○○字)今编六卷,郑鹏云、曾逢辰纂辑。接清季「新竹县志」初成于光绪十九年,为陈朝龙(新竹县廪生)、郑鹏云(台北府学廪生)所纂修;惜因甲午、乙未之变,旧稿散佚。日人据台后第三年(光绪二十三年),复由郑鹏云、曾逢辰採集原修残稿等资料重加编辑;翌年又因「地方官制」变更(县厅废止)而匆匆结束,未及蒇事。本书,即为其「草稿」所整编。新竹县疆域,前后有所不同。原修「县志」时。经光绪初年台北设府与十三年建省时淡新、新苗两度分治,定为南至中港,与苗粟县邻;北及土牛沟,与淡水县界;西滨海,而东人山地。「初稿一所指,乃日据后一再分合,恢复光绪初年新苗未分治前之疆域:而北自大甲溪以北至头重溪、土牛沟以南,东西仍以山海为界。本书稿本现藏新竹县文献委员会,今本係据以整理编印。门目分为封域、建置、赋役、学校、典礼五志(以上卷一至卷三)、职官、选举二表、列传(以上卷四)及风俗、古蹟、兵燹三考(以上卷五),殿以「文徵」(卷六)。

    第六二种「杨勇悫公奏议」

    本书(一册六九面四一、四○○字)不分卷,杨岳斌撰。岳斌初名载福,字厚菴;湖南善化人。由行伍,迭有军功,受知于曾国藩,与彭玉麟共治长江水军。清同治间,历陞至陝甘总督。光绪十年法军侵台湾,命帮办福建军务。乃于是年秋在湘募勇成军,十二月至闽,翌年正月渡台,绕往东海岸埤南登岸,至三月下旬始抵台北;时已停战,旋即和成,遣撤募勇同籍。后卒,谥「勇悫」。本书「奏议」凡四十一件,均为赴援台湾前后之摺片。按「杨勇悫公奏议」全帙不止此数,此祇取其中十五、十六两卷,并录原书卷首「国史本传」及「杨勇悫公神道碑铭」两文列于正文之前。

    第六三种「树杞林志」

    本书(一册一三六面八一、六○○字)不分卷,林百川、林学源合纂。百川,清附生;学源,光绪二年入台北府学,选用训导。日人据台第四年(光绪二十四年),应树杞林办务署之託,编修此志。按树杞林,位在新竹城东南二十五里。办务署所辖地区:东自油罗、西尽西排河、南极纱帽山、北暨九芎林。此志之纂修较「苑裹志」(见第四五种「苑裹志」篇)迟一年;门目编列,悉与相同。

    第六四种「台湾诗乘」

    本书(二册二六二面一五七、二○○字)分六卷,连横撰。作者字武公,号雅堂、别号雅棠、又号剑花;台南人。清光绪四年,生于台南马兵营。年十八,遽遭割台之痛,始学诗以述家国凄凉之感。并以时蒐集台湾民主国文告,预储撰史材料。日俄战后,愤清政不修,至厦门创「福建日日新报」,鼓吹排满。嗣报馆被封,回台主「台南新报」汉文部。越三年,移居台中,入「台湾新闻」,开始撰作「台湾通史」;因与林朝崧、赖绍尧辈创栎社,以道德文章相切劘。民国初建,有远游大陆之行。至三年,返台。自此即潜心述作,越五年而「通史」以成。旋移居台北,集古今作家之诗,刺其有繫台湾者编而次之,名曰「台湾诗乘」。十三年,又编行「台湾诗荟」月刊,校订夏琳「闽海纪要」。后又为保存台语计,贾其馀勇撰「台湾语典」。至二十二年,举家移居沪上;二十五年夏,因病逝世。本书成于民国十年,「自序」有云:『子舆有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是诗则史也,史则诗也」。余撰此编,亦本斯意』。所采古今之诗,上自开台草创,下讫割台前后;诚如「自序」末云:『读此编者,其亦有感于变风、变雅之会也欤』!

    连氏所著,除本书与「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外,尚有「剑花室诗集」、「雅言」及「雅堂文集」等书,分详第九四、一二八、一六一、一六六、二○八种诸篇。

    第六五种「台湾府志」

    本书(三册三○二面一八一、二○○字)凡十卷,高拱乾纂辑;通称「高志」。拱乾字九临,陝西榆林人;廕生。清康熙三十一年,由泉州知府陞补分巡台厦兵备道。三十四年俸满,陞浙江按察使。清代台湾自康熙二十三年设府,初未有「府志」,仅有诸罗知县季麒光所纂「台湾郡志稿」、知府蒋毓英所存「草稿」以及台湾贡生王喜所辑「台湾志稿」等编。三十三年,拱乾搜补资料,从事修辑此志;翌年纂成,三十五年付刊。全书分封域、规制、秩官、武备、赋役、典秩、风土、人物、外志、艺文十志,志各一卷。本书原刻,在台湾已无全本存在。今本依「民国四十五年三月杭县方氏慎思堂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景印」本排印。但此非原刻本,如「秩官」、「武备」两志中颇多康熙三十五年后以至四十年就任者,且补刻痕迹显然;疑为四十年或次年所补刻。

    第六六种「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三册四二一面二五二、六○○字)凡十卷,周元文纂辑;通称「周志」。元文字洛书,辽左金州人;监生。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延平知府调补台湾。秩满,陞湖南辰沅靖道。「府志」之重修,初倡于凤山知县宋永清,延教谕施士岳董其事;至五十一年,元文乃修而辑之,于是乎成。此志体例一如「高志」;郎以「高志」为蓝本,而将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九年之新修部分另行刻板编入。又按「秩官志」所载职官到任或卸任年月多在康熙五十一年以后,竟有迟至五十七年者;可见本书曾经增补,其问世当在五十七年以后。

    第六七种「郑成功传」

    本书(一册一五六面九三、六○○字)首载郑亦邹撰「郑成功传」(日本浪华木孔恭世肃校本),次录「清史列传」「郑芝龙传」、「清史稿」「郑成功传」及署名匪石撰「郑成功传」三种。另有两附录:一为「延平二王遗集」,一为「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郑著「郑成功传」(分上下两卷)作者郑亦邹,字居仲;福建海澄人。清康熙丙戌(四十五年),成进士;旋授内阁中书。未几,乞假归;结庐于白云洞之麓,授徒著书。所著有「明季遂志录」等书,多散佚。「郑成功传」约成于康熙四十五年稍后任内阁中书期间,上距台湾郑氏之亡只二十馀年。传繫郑氏四世事,编年纪述;虽由清人口吻,但以闽人说闽事,极具史料价值。其馀三种中,匪石著传偏重宣传鼓吹作用,「清史列传」及「清史稿」两传内容简略。附录之一「延平二王遗集」有郑成功诗八首、郑经诗二首、谕五篇,原刊「玄览堂丛书续集」中;集后有跋,记传录经过。附录之二「郑延平王受明官爵考」,海盐朱希祖撰。

    第六八种「清一统志台湾府」

    本书(一册八○面四八、○○○字)係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选辑「台湾府」部分而成,因名之曰「清一统志台湾府」。书分二十四目,曰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古蹟、关隘、津梁、隄堰、陵墓(明)、祠庙、寺观、名宦(本朝)、人物(本朝)、流寓(明)、流寓(本朝)、列女(本朝)、仙释、土产、番民。书末,今另收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关澎湖与泉、漳二府之资料,作为「附录」。

    第六九种「郑氏关係文书」

    本书(一册八三面四九、八○○字)集刊三种文献:一为「郑氏关係文书」,二为「石井本宗族谱」,三为「海外异传」。所谓「郑氏关係文书」,乃为日本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市村讚次郎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在北京(今北平)紫禁城内阁东大库检出有关台湾郑氏之文书。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存有抄本,据以整理刊印。有「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钦命管理福建安辑投诚事务户部郎中贲岱等题本」及「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奏」三文并所附郑泰造报官员兵民船隻总册及所谓「伪底册」等件,均为清康熙初年郑成功殁后闽海发生变化之原始资料。「石井本宗族谱」一名「延平郡王郑氏系谱」,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首有郑芝龙、芝鸾等序文诸篇,次为「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又次为「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及「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徵考各篇序文,有作于明崇祯十三年(芝龙、芝鸾),有作于清嘉庆六年(名山)、道光十三年(希石)及十四年(曾文峰),知原谱历修数次,此为断片抄本。在此不甚完整之谱牒上,可以获睹郑成功家世及其族人之状况。但有沿袭各种文献,如误芝龙平西侯、鸿逵靖西伯(「西」为「卤」之误抄,「卤」又为「虏」之同音字替代。并误鸿逵晋爵定虏侯为靖西侯),不可不注意及之。「海外异传」为一篇传记,日人斋藤正谦撰。此传记述山田长政之霸暹罗、滨田弥兵卫之胁红毛及郑成功之王台湾;后二人事,均与台湾史有关。由于前两种文献均为抄本,讹误脱漏所在多有;今本巳酌加订补,并作有「郑氏关係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校勘记」附于书中。

    第七○种「岭云海日楼诗钞」

    本书(三册四一二面二四七、二○○字)凡十三卷、又「选外集」一卷,丘逢甲撰。逢甲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以诗文常署仓海君,故人称「仓海先生」。祖籍广东镇平,至曾祖始迁台湾,定居彰化。清光绪己丑(十五年)成进士,点工部主事,告假回里。甲午(二十年)中日战起,在籍督办团练,称义军。次年,割台议定,以力争无效,乃与台人士倡「民主」之说,建台湾民主国,推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总兵刘永福为帮办,自统义军协守。台湾亡,奉父母内渡。少时,即能诗。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以前之诗,因战乱散失;内渡后,始有存稿。乙未、丙申篇什,多为禾黍新亭、悲凉哀壮之咏;此后所作,并以感怀时事、鼓吹爱国思想者为多。殁后,乃弟瑞甲初辑于民国二年,即名「岭云海日楼诗钞」;后至二十五年,复加釐订,并将前未选录诸作辑为「选外集」附入。诗按年排比,卷一、卷二,分为乙未、丙申之稿;馀自戊戌至辛亥(宣统三年),并附以民元之作。「选外集」虽未分年,仍略依年次编列(自乙未至辛亥)。书后,并附有作者行状、传、铭、年谱等四篇。

    第七一种「台湾日记与禀启」

    本书(二册二八一面一六八、六○○字)分三卷,胡传撰。作者字铁花,号钝夫;安徽绩溪人。清同治九年,以岁贡就职训导。后由保奏,以直隶州知州补用,分发江苏。光绪十七年,台抚邵友濂奏调,旨发台湾差委。次年二月抵台,历充全台营务处总巡、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十九年五月,委代台东直隶州知州,旋兼统镇海后军。迄二十一年台变日亟,始行内渡;时已病,至七月初三日殁于厦门。在台三年又五月,留有「日记」及「台湾禀启存稿」。民国四十年,曾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印行,合题「台湾纪录两种」。后经作者哲嗣适之先生将「日记」与「禀启」按照时日合编,定名为「台湾日记与禀启」;今本所刊,即由适之先生所手定。卷一,自光绪十八年正月至八月,记渡海并巡阅全台防营;卷二,自同年九月至十九年四月,记提调台南盐务;卷三,自十九年五月至二十一年五月,记赴台东州任至在任上预立遗嘱止。由上述纪录,可知台湾在割地之前若干措施与东部情况。卷后附有作者遗稿「记台湾台东州疆域道里地方情形并书后」等篇。

    胡氏另有「台东州采访册」之纂辑,见第八一种篇。

    第七二种「无闷草堂诗存」

    本书(一册一八二面一○九、二○○字)分五卷、附「诗馀」一卷,林朝崧撰。朝崧一名俊堂,字痴仙,自号无闷道人;台湾(今台中)人。年二十一,值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割台之变。后遂避乱桐城,转徙申江;遍历名山大川。既返故山雾隐,肆力于诗。当光绪二十八年时,倡设栎社,更集诸同好互为唱酬,以宣洩抑鬱无聊之气;尝以「无闷」署其堂,又以堂名题其诗集,意在斯乎!作者于民国四年捐馆;越十七年,诸社友为之选辑「诗存」付梓。计卷一自乙未至庚子、卷二自辛丑至乙巳、卷三自丙午至庚戌,卷四自庚戌至王子、卷五自甲寅至乙卯,「诗馀」则未标年分。

    第七三种「凤山县采访册」

    本书(三册五二二面三一三、二○○字)分十部(以天干区别),卢德嘉纂辑。德嘉,廪生。清光绪十八年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由德嘉等多人任其事;但因徵采寥寥,久无所成。至次年十月,乃设立主稿之人,并委德嘉专其责成。讫二十年十二月,稿始成。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此册抄本,今据以整理排印。卷首载有「采访案由」,详列通志总局札论及凤山造送采访册情形。正文分七类:一曰地舆,分属甲、乙、丙三部;二曰规制,属丁部;三曰职官,属戊部;四曰科目,属己部;五曰列传,属庚部;六曰列女,属辛部;七曰艺文,分属壬、癸两部。内容颇为详赡,惜缺「物产」一类。其艺文类「兵事」一目所收诗文,极具史料价值。按此册所指凤山,其县境较清初时已有变更,盖光绪元年划率芒溪以南添设恒春一县矣;另详第七五种「恆春县志」篇。

    第七四种「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本书(四册六○一面三六○、六○○字)几二十卷,刘良璧纂辑;通称「刘志」。良璧字省斋,湖南衡阳人。由进士,历官福建连江、将乐、龙溪知县,擢漳州同知。清乾隆五年,荐陞分巡台湾道。同年十月,开始重修「府志」,至翌年五月竣事,凡八阅月而成。此时台湾行政区划巳有变更,自雍正元年划诸罗虎尾溪以北增设彰化县并淡水厅;五年,增设澎湖厅:府辖台、凤、诸、彰四邑及两厅。志中县厅分志,已与前修高、周两志不同。志体倣自「通志」而略变通,特立「卷首」一卷,专载「圣谟」;正文依次为星野、建置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风俗、田赋、户役、典礼、兵制、学校、公署、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古蹟、杂记、艺文等十九篇。内职官分占两卷,馀篇各一卷。

    第七五种「恒春县志」

    本书(二册三一一面一八六、六○○字)凡二十二卷,又卷首、卷末各一卷;屠继善纂辑。恆春设县;始于清光绪元年。县境东、南、西三面环海,北以加尔崙溪与台东埤南交界,西北以率芒溪与凤山枋寮交界。十八年,台湾设局倡修「通志」,令各属蒐辑采访册以报;时继善司鸠来恆,知县陈文纬谋以改册为志,委任总纂。继善,自号啸云居士,浙江会稽人。受事日始,再阅寒暑,全书脱稿。卷首,载城署图;正文依次为疆域、建置、职官、营汛、招抚、田赋、户口、风俗、产物、义塾、祠庙、学校、碑碣、艺文、山川、水利、铺驿、边防、凶番、节寿、义塚、杂志等二十二篇,各为一卷。卷末为「旧说」,录夏献纶「台湾舆图」「恆春县舆图说略」附焉。此志所载多属档册原件,尤以「边防」一篇为同治十三年日兵侵台事伴结束后与日人协议「事寝之后两国往来文件全行撤销」之下保存者,其史料价值甚高。

    第七六种「南天痕」

    本书(三册四六一面二七六、六○○字)凡二十六卷、末附一思陵改葬事」及「二太子事」二篇,题四明西亭凌雪撰。「南大痕者何」?纪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朝事也(节绎「自序」语)。本书有纪略二卷,分子目四:曰圣安帝、思文帝、永曆帝、鲁监国。列传二十四卷,分子目四十一;除宗藩传另立一卷(一目)外,馀二十三卷(四十目)中类传有十六卷,分守土诸臣、死事诸臣、逸士、义士、武臣、镇巨、杂臣诸目。镇臣列传专载台湾郑氏一门人物,有郑芝龙、郑芝彪、郑鸿逵、郑成功四传。董沛跋有云:『其书以温哂园(睿临)「南疆佚史」为蓝本,「例言」亦全袭之。但温氏所採不过四十馀种,而西亭自述引用至九百七十四种(不列目;其有目者祇七十九种),则较温氏为』。而谢国桢「晚明史籍考」则直斥为抄袭「南巴逸史」;有云:「是书实即由「南疆逸史」钞袭而出,原文全同,惟每篇之后多一赞耳』。至由「南疆佚史」为篮本而补勘者,尚有李瑶所撰一书,见第一三二种「南疆绎史」篇。

    第七七种「天妃显圣录」

    本书(一册八五面五一、○○○字)不分卷,不著撰人。书载天妃诞降本传及其后「显圣」事蹟,为研究民俗学资料之一种。所谓「天妃」,福建莆田湄洲屿林氏女也;诞生于宋建隆元年(父官都巡,名愿;一说名惟悫)。由于后来历代君主、大臣奉为护航之神,敕对赐号,于是沿海各地莫不建立宫庙(或称天妃宫,或称天后宫及其他名称),一切飘洋过海船隻莫不供奉天妃神位。台湾为一海岛,居民原从闽、粤渡海而来,建庙信奉,极为普遍。何以有此民俗流传?值得研究。另有「天上圣母源流因果」一卷,内容大半与「显圣录」相同;因附录书后,备供互参。今加「后记」中,并另补录有数件参考资料。

    第七八种「清代台湾职官印录」

    本书(一册一六三面九七、八○○字)集刊清季台湾文武机关官印一百六十三颗,用红色套印。所集官印,共分四大类,计有印十八颗、关防一百二十五颗、钤记十八颗及戳记二颗;并在各印底下,刊注印文。从此种官印,可以窥见当时一部分机关之性质或其特定任务。

    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

    本书(二册二四九面一四九、四○○字)彙集台湾私法有关债权之事例,凡二章,共十六节。此项事例,为日据时期台湾旧惯调查会所搜集。按当时日人为实施有效统治,尝对台湾旧惯进行调查。是项调查区分二部:第一部为法制之部,第二部为农、工、商经济之部。第一部于清光绪二十七年时开始进行,前后调查三次,历时十载。其每次刊行之报告书全用日文撰述,主为台湾私法一般性之介绍;至其「附录参考书」纯为台湾私法事例之彙集,仍存中文原蹟。宣统二年时,综合三次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复将第三次报告书及其「附录参考书」修正出版。该版报告共分绪论、不动产、人事、动产、商事及债权等编,可谓集其三次调查之大成。本书之内容係以修正出版之「第一部调查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第三卷附录参考书上卷」第四编之第四、五两章为主,再加前一年刊行之「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第三卷附录参考书上卷」第八章合编而成。所集事例,统属债槽部分。第一章债权总论,分债权之物体、债权之担保二节;第二章债权各论,分赠与、买卖、消费借贷、寄託、包、运送、调处、交代、行、会、保险、赌博、不法行为十三节。

    本书以外,另编有商事、人事、物权等编,分见第九一、一一七、一五○种诸篇。

    第八○种「金门志」

    本书(三册四二面二五五、○○○字)凡十六卷,林焜熿纂辑、子豪续修。焜熿字巽甫,金门人;同安岁贡生。豪阅历分见第八种「东瀛纪事」篇并第一六四种「澎湖厅志」篇。焜熿尝从福建兴泉永道周凯于清道光十年至十二年分纂「厦门志」,遂自任采访并搜讨志籍,撰「金门志」若干卷,体例一如「厦门志」;阅时二年而成,迟未开雕。迄至同治年閒,豪承父业,困绩而修之。志稿后复经傅炳煌(号雪湖,南安人)删订,至光绪八年始付梓。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明时,改今名。清初,郑成功据金、厦两岛与清兵抗;至康熙二年,郑经撤退至台,清墟其地。十三年三藩变起,经复入岛;至十九年,复弃而回台。两岛存亡,几与郑氏相终始。是以「金门志」与「厦门志」所志,与台湾郑氏史事关係至密。本书首列「金门图」外,卷一皇言录、卷二分域略、卷三赋税考、卷四规制志、卷五兵防志、卷六职官表、卷七名宦列传、卷八选举表、卷九至卷十二人物列传、卷十三列女传、卷十四艺文志、卷十五风俗记、卷十六旧事志。

    第八一种「台东州采访册」

    本书(一册八六面五一、六○○字)不分卷,胡传纂辑。传里居、阅历,见第七一种「台湾日记与禀启」篇。清光绪十九年在台东直隶州知州任时,适台湾倡修「通志」,各县厅编造采访册。二十二年正月初二日,初具「台东志建置沿革稿」,随后进行为修志事採访一切;至三月初一日,采访修志册脱稿。此册原称「台东州采访修志册」,后因割台事起,「通志」未及纂成,并此册存入「通志」稿中,列为卷十九、二十(详见第一三○种「台湾通志」篇)。今本係由「通志」稿中抽出单独印行,易称「台东州采访册」。本书内容,分建置沿革、疆域、山川、职官、廨署、营汛、铺递、庄社、垦务、水利、田赋、津渡、祠庙、风俗、土产、灾祥、兵事、忠义、宦绩、艺文等二十目。,按台东州所属地前係南路理番同知所辖,以其地荒僻,不责贡赋而以化外视之。自同洽十三年「开山抚番」,移驻同知于埤南,并改称「理民抚番同知」。光绪十三年建省,改设直隶州。其地东滨大海,西际中央山脉;南以阿郎一溪与恆春为界,北临加里宛与宜兰为界。自昔少有文献可徵,此册堪称研究清代台湾东部重要史料之一。书末,今另收陈英撰「台东志」一卷,作为「附录」。英为割台前台东抚垦局长、补花莲港州同,所撰「台东志」较「采访册」为晚,可补「采访册」之不足。

    第八二种「内自讼斋文选」

    本书(一册七○面四二、○○○字)不分卷,周凯撰。凯字仲礼,一字芸皋;浙江富阳进士。清道光十年,历官至福建兴泉永道。十二年,奉檄赴澎湖赈卹风灾。驻厦两载,辑「厦门志」。十三年,权台湾道事百有馀日。时值张丙事变之后,搜捕馀党,抚定民心;回本任,上台地应行兴革事宜十二条。十六年,迁台湾道。尝巡视噶玛兰,深入其阻。十七年七月,卒于官。所著有「内自讼斋文集」、「内自讼斋诗钞」等书。「文集」凡十卷,本书选其涉及台湾部分,共收文二十七篇。内有「明监国鲁王墓考」、「明监国鲁王墓碑阴」二文,辨正史事;「记台湾张丙之乱」一篇,排日直叙,极利查考;「嘉义王君墓志铭」及「诰授朝议大夫华亭许君墓志铭」中涉及台湾几件变乱事,亦具史料价值;馀不赘。书首有「芸皋先生自纂年谱」、吴德旋「福建台湾道周公墓志铭」,皆移自原集。书末编存「附录」二:一为「内自讼斋文集目录」,一为「内自讼斋文集参订及校刊者姓氏」。

    第八三种「中复堂选集」

    本书(二册二六二面一五七、二○○字)不分卷,姚璺撰。作者里居、亭略及在台业绩,已见第七种「东槎纪略」篇及第四九种「东溟奏稿」篇。本书係就其所箸「中复堂全集」选辑而成,均关係台湾事。计选自「东溟文集」十篇及「外集」二篇、「东溟文后集」五十二篇及「外集」五篇、「识小录」五篇暨「后湘二集」及「续集」诗五十二首。内「东溟文集」各篇均于道光初年及其后在台湾知府方传燧幕中所成(内有四篇重见「东槎纪略」),「东溟文后集」各篇全属二十年前后在台湾道任内之作。诗虽有前一时期作品,但以后一时期所咏为多。书末,而以作者之传(吴嘉宾撰)、墓志铭(徐子苓撰)、墓表(徐宗亮撰)作为「附录一」,「年谱」(子濬昌撰)作为「附录二」。

    第八四种「褔建通志台湾府」

    本书(六册一、○五○面六三○、○○○字)为一选辑,不分卷。清代纂修「福建通志」凡三次:一为郝玉麟等修、谢道承等纂,刊于乾隆二年;二为沉廷芳修、吴嗣富纂,刊于乾隆三十三年;三为道光九年孙尔准等修、陈寿祺纂(十五年程祖洛等绩修、魏敬中重纂),刊于同治十年。本书据后一部「通志」选出与台湾直接、间接有关部分,整理编成。编目三十五,曰诏谕、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坛庙、津梁、邮驿、水利、古蹟、户口、田赋、仓储、蠲赈、钱法、盐法、风俗、物产、典礼、学校、经籍、兵制、关隘、海防、对爵、职官、宦绩、选举、人物、列女、方外、寺观、杂录。

    后至民初,陈寿祺再修「福建通志」,因另有选辑,分见第一二○种「台湾通纪」篇及第一九五种「福建通志列传选」篇。

    第八五种「南明野史」

    本书(二册二七五面一六五、○○○字)分上中下三卷,题南沙三馀氏撰。作者不详何如人,但知书成于清乾隆四年。此书稿本原分五卷,旧藏涵芬楼;直至民国十八年由吴县王锺麒「釐而订之」,名曰「南明野史」;翌年,归商务印书馆印行。按本书原名「明末五小史」,分八卷;又名「五藩实录」,一曰褔藩、二曰鲁藩、三曰唐藩、四曰桂藩、五曰唐王聿■〈金粤〉,凡五卷。此外,又有「明末纪事补遗」十卷,亦即此书。今本卷目分为「安宗皇帝纪」、「绍宗皇帝纪」及「永曆皇帝纪」,附录「鲁监国载略」与「唐王载略」。较之「五藩实录」,除卷次与篇目变动外,又将原本清曆纪年改为明曆纪年;因此,原有「王师」、「我朝」一类字样亦改为「清师」、「清朝」,「福王」、「唐王」、「桂王」等改称帝号(简称曰「帝」)。李慈铭「受礼庐日记」(上集)记「五藩实录」有云:『其书芜秽尨杂,全无体裁。然颇有他书所未见者,于唐藩事尤详,多载其书诏批答;盖以出思文手製而特存之』。实则「唐藩」事,多本诸闽人「思文大纪」一书;「思文大纪」,今另刊列于第一一一种。

    第八六种「所知录」

    本书(一册六六面三九、六○○字)分上中下三卷,钱澄之撰;「荆驼逸史」本。作者初名秉镫,字幼光;安庆桐城人。明末,东南名士结复社;皖中王坛玷者,秉镫亦为其一。并与松江夏允彝、陈子龙别创联云社,冀接武东林。弘光立南都,阮大铖柄用,刊章捕治党人;遂亡命走浙、闽,犹从锋嫡间支持名义不少屈。隆武授吉安推官,寻改延平府。后入粤,永曆擢礼部主事;嗣应临轩特试,改授庶吉士,兼诰敕撰文。及永曆自梧州奔南宁,不及从;后遂为僧,间道返里,结庐先人墓旁。是时已改名澄之,字饮光;晚年,以环庐皆田也,更自号「田间老人」。著有「田间易学」、「诗学」、「文集」、「诗集」、「庄屈合诂」、「所知录」及「藏山阁集」等书。本书係记南明闽、粤两行朝所闻所见事(两粤行朝止于永曆四年十一月跸南宁),内容为卷上隆武纪事、卷中永曆纪年(上)、卷下永曆纪年(下)。惟按内容与「凡例」所述不尽相符,盖非足本。「凡例」第三则云:『弘光朝某以书生蒙钩党之祸,匿武水家仲驭複壁中,耳目俱绝,无所闻知;乱后始过白门,于先朝勳戚口中得「三疑案」,遂作「传疑诗」三首纪之。至于「覆国之姦」固係同郡、本末素悉,今惟纪其里居大略;乞降后死仙霞岭事,皆得诸同时共事者之口。若其立朝误国诸状,海内自有信史也。所指「三疑案」以及「覆国之姦」(按后者指阮大铖,此本并无所纪。第四则云:『某生平好吟,每有感触,辄纪篇章。闽中舟车之暇,亦间为之。粤则閒曹无事,莫可发摅;每有纪事,必係以诗。或无纪而但有诗,或纪不详而诗转详者;故诗不得不存也。删者甚多,亦存其纪事之大者而已』。此类存诗,在此本卷上「隆武纪事」中略有一二,馀均未见。揆诸谢国桢「晚明史籍考」,「所知录」除「荆驼逸史」所刊「三卷本」外,另有「六卷本」一种(新学会社据传钞本排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今藏有清郑青芝手钞本,目分卷一「隆武纪年」、卷二至卷四「永曆纪年」(上中下)、卷五「南渡三疑案」、卷六「阮大铖本末小纪」,与谢考「六卷本」所叙相合。至于所存诗作,亦均能见之;由此,可知尚有完本存在。今本所缺,又另在「藏山阁集」中亦可求之。该集已另选刊,经编为第二二五种「藏山阁集选辑」,适可补此本之不足(补记:近见世界书局影印有李宗侗所藏湖南王礼培旧藏手抄本「所知录」,分为「隆武纪年」,「永曆纪年」、「南渡三疑案」、「阮大铖本末小纪」四篇,诗亦并见,可供参阅)。

    第八七种「斯未信斋文编」

    本书(一册一八一面一○八、六○○字)不分卷,徐宗干撰。宗干字树人,号伯桢,自称「斯未信斋主人」;江苏通州人。由进士,历官山东、四川府州县。清道光二十七年,由福建汀漳龙道调台湾道。时在英人窥台之后,著防夷之论,立绅民公约,禁不与贸易。水沙连六社久请内附,宗干请准援乾隆五十三年之例,先设屯丁管理;后遂设官置治。咸丰初年,台地迭有事变发生,均经敉平。四年,擢福建按察使。其后,尝襄办皖、豫军务。同治元年,再擢福建巡抚。此时彰化戴潮春事变延及全台,又值福建上游太平军战事复亟,宗干兼筹并顾,台地以宁。五年,卒于官。尝辑「治台必告录」以授台湾道丁曰健(见第十七种「治台必告录」篇),并著有「斯未信斋文集」行世。「文集」分「文编」、「杂录」两部,「文编」有军书四卷、官牍七卷、艺文四卷;本书由「文编」中有关台湾部分选辑一百零一篇而成,实为斯未信斋「文选」。所选军书中之「雪夜探营图自记」,即作者一篇自传。

    另著「勦未信斋杂录」,见第九三洒篇。

    第八八种「左文襄公奏牍」

    本书(一册一四二面八五、二○○字)不分卷,左宗棠撰。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初以举人,拣选知县。清咸丰初太平天国变起,迭以军功获陞赏。同治二年,摺至闽浙总督。五年,奏陈台湾吏事、兵事。六年以后,经移督陝甘、新疆等地军务有年。至光绪九年,授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十年,中法战起,法兵扰及福建、台湾,又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次年七月,卒于福州;諡「文襄」。所遗「左文襄公全集」有奏稿、文集、书牍、批札等九十四卷。本书取其「奏稿」及「书牍」中与台湾有关各篇,合辑为「奏牍」。奏稿部分,计分段落为二,即在闽浙总督任内与钦差督办军务时期。前一时期对于台湾经理较少顾及,后一时期专为督办援台军务;所收奏稿前期略见零杂,后期颇具始末。书牍部分,赤分两阶段:一在闽浙总督驻浙之时,为与闽抚徐宗干及台湾道丁曰健等讨论戴潮春事变有关事宜;一在移督陝甘以后,适当甲戌日兵侵台,为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理船政巡视台湾防务大臣沉葆祯等咨商与台防有关问题。书末,附录作者「国史本传」及「神道碑」(吴汝纶撰)。

    第八九种「台湾游记」

    本书(一册九六面五七、六○○字)为一集刊,共收游记与日记各两种,合题曰「台湾游记」。一为池志徵撰「全台游记」,係录自「惜砚楼丛刊」。作者浙江人,清光绪十七年冬来台游幕,迄二十年中日之役起,始仓皇内渡。三载之间,足迹几历全台;遂就其当时之日记删削而成「全台游记」一卷。二为吴德功撰「观光日记」,係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之抄本。作者里居、略历,见第四五种「实施两案纪略」篇。日据台湾初期,日人思以懹柔之法笼络知识分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日明治三十三年)春举行「扬文会」,而作者即为应召参加斯会之一员。乃于是年三月八日自其家乡彰化起程赴会,至三十一日返还。所记即在此二十四日中之开会、与宴、参观、游览等活动。三为施景琛撰「鲲瀛日记」,係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之铅印本。作者福建长乐人,民国元年二月奉檄渡渡台调查实业。在台十八日,连同往返将及一月;所记即此一月间之行程与考察之所得。后附诗二十九首,多为与人交往酬酢之作。四为张遵旭撰「台湾游记」,係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之油印本。作者直隶南皮人,民国五年四月以福建省长所派代表名义参观「台湾劝业会」并作游览。所记则为「劝业会」之内容及访台十八日间之经过。

    第九○种「番社采风图考」

    本书(一册一○三面六一、八○○字)正文一卷,六十七撰。作者字居鲁,满洲镶红旗人。清乾隆九年,以户科给事中,奉命巡视台湾。在任三年,曾与同官范咸纂辑「重修台湾府志」。同时留心殊风绝俗,并珍视海东文献,编著有「台海采风图考」、「番社采风图考」及「海东选蒐图」各一种并「使署閒情」四卷。本书计四十八目,依次为归化、社师、开圳、耕田、插秧、、刈禾、瞭望、收仓、春米、织布、製酒、筑基、乘屋、送花、口琴、议昏、沐儿、乳儿、穿耳、箍腹、文身、凿齿、戏毬、鼻箫、射鱼、种竽、斫木、抽藤、猎禽、服牛、完饷、公廨、採实、会饮、番戏、渡溪、游车、艋舺、鞦韆、浴川、淘金、藤桥、让路、巡社;惟图若干册未见,「昭代丛书」本后附震泽杨复吉跋因有「惜其图久佚,不克并录」之憾(今本与「艺海珠尘」本合校)!今另得三种「番俗图」附印:一为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藏「六十七两采风图合卷」,计有一番社采风图」十二幅,并以「台海采风图」九幅附;二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台番图说」,计有「番社图」一幅、「采风图」十七幅;三为故宫信片第十三辑第一组「台湾内山番地风俗图」,计二十四幅。书未,今再搜刊作者「台海采风图序」、庄年「记采风图后」两文作为「附录一」,黄叔璥「台湾番社图」长卷作为「附录二」,范咸「海东选蒐图序」一文作为「附录三」。

    作者另著「使署閒情」,见第一二二种篇。

    第九一种「台湾私法商事编」

    本书(二册三三二面一九九、二○○字)彙集台湾私法有关商事之事例,凡七章。此项事例之调查彙集,详见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篇。本书係抄录清宣统二年时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刊行「第一部调查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附录参考书」第三卷第四编第一、二、三及六、七、八、九章彙编而成。所集事例,统属商事部分。第一章商事总论,分商事官厅、郊、特许营业、官办四节;第二章商人、第三章商业使用人,均不分节;第四章合股,分合股字、财本簿结账簿及结册、卖股字退股字及分拆字三节;第五章汇票、第六章海商、第七章倒号,均不分节。

    第九二种「噶玛兰志略」

    本书(二册二一六面一二九、六○○字)凡十四卷、卷首一卷,柯培元撰。培元号易堂,山东胶州人;举人。清道光十五年,由福建瓯宁知县,调署噶玛兰通判;仅一月即去。纂有「噶玛兰志略」,共三十三志。盖噶玛兰原称蛤仔难,即今之宜兰地区;嘉庆十五年,倡设厅治,改以噶玛兰名之。全书除卷首天文志外,卷一为建置、疆域两志,卷二为山川志,卷三为城池、街市、关隘、津粱四志,卷四为海防、水利两志,卷五为户口、田赋、屯田三志,卷六为盐法、蠲政两志,卷七为祀典、祠庙、寺观、学校、书院五志,卷八为公署、职官两志,卷九为兵制、铺递两志,卷十为宦绩、人物、武功三志,卷十一为祥异、物产、风俗三志,卷十二为番市志,卷十三为艺文志,卷十四为杂识志。

    第九三种「斯未信斋杂录」

    本书(一册一一九面七一、四○○字)不分卷,徐宗干撰。宗干里居、阅历,见第八七种「斯未信斋文编」篇。所著「斯未信斋文集」「杂录」之部,凡六卷。卷一:「用静吉轩随笔」,大体为清道光二十一年记官山东时事。卷二:「南台精舍随笔」,大体为二十三年记官四川时事;「小浣霞池馆随笔」,大体为二十四年记官漳州时事。卷三:「垩庐杂记」,为二十六年记丁母忧回里追忆旧事及新见闻事,卷四:「丁戊随笔」,为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记赴台湾道旅途事;「斐亭随笔」、「君子轩偶记」、「退思录」,均记在台湾道时事。卷五:「壬癸后记」、「癸丑日记」,大体亦均记在台湾道时事。卷六:「甲乙日记」,记台湾道卸任内渡前后时事,「丙辰日记」,大体记咸丰六年在豫、皖协剿「捻匪」时事;「归日续记」,为九年浙藩解组以后,同治元年出任闽抚前之记事。各篇中在台湾所记者,内容不尽属台湾事;非在台湾所记者,内容亦有提及台湾事。本书捨其与台湾完全无关之卷一「用静吉轩随笔」与卷二之一「南台精舍随笔」两篇外,馀均尽行收录;但因有所割捨,删去卷次,顺序以篇题编目,计十一篇。

    第九四种「剑花室诗集」

    本书(一册一五二面九一、二○○字)合「大陆诗草」、「宁南诗草」及「剑花室外集」之一、之二而成,连横撰。作者别号剑花,其里居、阅历见第六四种「台湾诗乘」篇。作者尝于民元至三年畅游大陆,得诗一百二十六首。「自序」有云:「顾念此行穷数万里路、为时几三载,所见所闻、徵信徵疑,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言者。孤芳自抱,独寐寤歌,亦以自写其志而已』。「宁南诗草」「自序」作于民国十五年西湖寄寓,有云:『甲寅(三年)冬,余归自北京,仍居宁南。宁南者,郑氏东都之一隅也。登高南望,不知涕泪之何从矣。客中无事,爰取箧中诗稿编之,起甲寅冬、讫丙寅(十五年)之夏,凡二百数十首,名曰「宁南诗草」;志故土也』。作者哲嗣震东先生撰「弁言」指出:其中『自「宁南春望」至「别台北」凡二百五十四首,为此十三年间(按甲寅至丙寅)之作;丁卯(十六年)自杭州又回台南,至癸酉(二十二年)离台赴沪,所作凡二十一首,先生亦亲自编入此集中』。合计后补诸诗,共得二百七十五首。又,作者著「雅堂文集」(刊列第二○八种)中另有「宁南诗草序」一篇,可供参读。「外集」二,「弁言」亦有说明:「剑花室外集」之一,「为先生自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以后,至辛亥(宣统三年)游大陆之前青年期之作,凡四百六十五首』;「外集」之二,「为先生癸酉至乙亥(二十四年)晚年之诗,间有缺字或缺句者,盖先生未完成之作也;凡四十九首』。

    第九五种「厦门志」

    本书(五册六九○面四○九、二○○字)凡十六卷,周凯纂辑。凯里居、阅历,见第八二种「内自讼斋文选」篇。当清道光十年任兴泉永道时,适重修「福建通志」,奉檄采访,因乘时纂辑此志。厦门一名鹭岛,宋曰嘉禾屿,明曰中左所。在清初与郑氏之关係,与金门并著,请参阅第八○种「金门志」篇。台、厦入清以后,初设台厦道,有如唇齿相依,因厦为渡台正口,台运赖以转输;其关係之密,且较金门过之。本书成于道光十二年,因凯调台湾,未及刊行;迄十九年,凯卒于官已两载,始由泉厦文武捐刻。志列图、略、考、表、传、记总目六,分隶各卷:卷一为图载(附「宸翰」),卷二为分域略,卷三为兵制考,卷四至卷九分为防海、船政、台运、关赋、番市、艺文六略,卷十至卷十一分为职官、选举二表,卷十二至卷十三为列传(上下),卷十四为列女传,卷十五为风俗记,卷十六为旧事志。末有「附载」二:一为「福建台湾道周公墓志铭」(吴德旋撰),一为「公祭周芸止先生文」。

    第九六种「东南纪事」

    本书(一册一五八面九四、八○○字)凡十二卷,邵廷采撰。廷采字允斯,又字念鲁;浙江馀姚诸生,述姚江之学。清康熙中,施琅将振旅台湾,遇之西湖,相与纵谈沿海要害;琅奇之,请与俱北;谢不行。后从遗老访明亡故事,黄宗义授以「海外录」、「行国录」,作「东南纪事」;同邑张五皋

    从粤海归,访求遗闻,合以冯甦「见闻随笔,作「西南纪事」(据姚达辑「邵念鲁年谱」:念鲁著「东南纪事」在康熙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著「西南纪事」在二十八年)。或云二书草创未成,或云成即燬矣;实则两书固在,至光绪閒始由邵武徐榦校刊行世。本书即由徐氏刊本排印,借遗其跋语。书为纪传体,序列唐王聿键、鲁王以海……以至郑芝龙、郑成功、郑鸿逵,凡五十四篇。此外尚有杨廷麟等八篇有目无传,注明「传阙」。所遗徐跋,特为补繫于此。跋云:『馀姚邵念鲁先生,康熙时人;距明季未远,尚有一二耆老可资谘访。又海内平一,故其见闻,亦非限于方隅者可比。撰「东南纪事」十二卷,以存鲁王、唐王;「西南纪事」十二卷,以存桂王。辞尚体耍,无惭作者。借书未刻,仅钞本流传。往年马端愍公抚浙,拟刻此书;悬千金求其本,不可得。榦幸得见之,遂刊诸梨枣』。

    其「西南纪事」,见第二六七种篇。

    第九七种「张文襄公选集」

    本书(二册二八○面一六八、○○○字)不分卷,张之洞撰。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又字香岩;清直隶南皮人。初由进士,屡膺督学典试之命。光绪七年以降,由阁学,外任督抚垂三十年。后入为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諡「文襄」。所遗著述,经潜江甘云鹏等辑为「张文襄公全集」,于民国二十六年印行。全集除卷首两卷外,都二百二十八卷。本书就其「奏议」、「公牍」、「电奏」、「电牍」及「书札」中选出关涉台湾各文,依时日顺序,混编成帙。综其内容,区分三部:一为关于对日商务交涉与台湾人事。时在同治甲戌(十三年)牡丹社事件后之六年(琉球亡后一年),张氏以词臣言事,深以保台为急。二为关于中法战争法军侵台前后兵事。时张氏任两广总督,奉命规越援台;凡是涉及台湾之奏稿、文移,均予采入。三为关于甲午、乙未(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割台之役后援事宜。初时,张氏尚任湖广总督;随后,调署两江。由于两江总督兼任南洋大臣以及与唐(景崧)、刘(永福)有旧交关係,竭力支援台防。书末,并附录「全集」卷首所载张氏「墓志铭」(陈宝琛撰)及两传文(一为「清史稿」「张之洞传」、一为「大清畿辅先哲传」「张文襄公传」),以供参阅。

    第九八种「平闽纪」

    本书(三册三九六面二三七、六○○字)凡十三卷,杨捷撰。捷字元凯,义州人。清初,以材武,擢游击。顺治五年,以副将败江西金声桓,遂镇九江。至十年,统兵入粤,克潮州。十一年,人闽,驻师漳南。十六年,提督江西;郑成功自江南败退,进驻瓜洲。后移节山东十二年,复回江南。康熙十七年,闽中耿变虽平,漳、泉犹郑氏之手。清康亲王杰书战不胜,诏以捷为福建全省水陆提督总兵官,会同杰书进军。在闽两年,解泉州围、取海澄,收金、厦两岛,著有战功。十九年,还江南提督任;后卒于军。本书乃裒鹌康熙十七年至十九年平闽前后奏疏、咨会及诸文稿而成,卷一至卷三为奏疏、卷四为笺启、卷五至卷九为咨文、卷十至卷十一为牌檄、卷十二至卷十三为告示,洵为研究郑氏后期之大好资料。

    第九九种「海东逸史」

    本书(一册一三一面七八、六○○字)凡十八卷,题翁洲老民手稿。书为纪传体,志南明鲁监国事。前有清光绪十年会稽孙德祖(彦清)序,略云:『自余与于「慈谿县志」之役之二年,昭文邹君文沅来摄县事,出其藏籍,得「海东逸史」;盖前此所未见也。为书凡十有八卷。首监国纪,则正名而犹与以帝系也;次家人传,传监国诸妃,用欧阳氏「五代史」例也;次列传、次忠义、次遗民,史体具焉。……署曰「翁洲老民」,计非行遯故臣,则亦山林有心浔灌者;而惜乎其不可考也。理菴杨检讨以词曹星使告养家居,方勤于乡邦文献,尤重忠孝大节;亟钞得副本,属王君子祥及其次公绳孙孝廉校正而刻之』。书中夹注,大都按诸各种稗乘之说,尤以引据「小腆纪年」为多。遗民董守谕、王正中、章正宸、朱之瑜四传,在书首目录下分注「原阙今补」、传尾分注「谨据某书某文补」字样。以上夹注与补传,显係后人所加,或出诸校正者之笔。

    第一○○种「哀台湾笺释」

    本书(一册八○面四八、○○○字)全一卷,原题为「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抄本;藏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但凭所题,殊难断定李鹤田为「哀台湾」作者,抑为笺释者。至鹤田为何许人?亦无法查考。本书正文为一首古诗,长达一千零二十七字;咏自甲午战后割让台、澎至台民抗日失败,悽怆感慨,充分宜达故国山河之沉痛。笺释之文,除引据旧籍以明诗中所用典故之外,并采取「中日战辑」及「中东战争始末」所记指陈事实。书末,今附录古今体诗七十一首,乃选自曲阜鲁阳生(孔广德)编「普天忠愤集」按甲午之役割地赔款,国内舆论愤激,对当事者颇多责难。孔编博采此类文字,次为章奏、论议、诗赋三门。选诗中「弔台湾四律」之作者陈季同,乃为当日「台湾民主国」从事抗日之外交主持者。

    第一○一种「新竹县制度考」

    本书(一册一二五面七五、○○○字)不分卷,不著撰人。原为抄本,藏于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前无序,后无跋。但观其中有「明治二十八年七月」及采访人员有日人「市川彻弥」等字样,推知为日据台湾后不久之作。内叙「竹城沿革」,起自「淡厅建始于雍正元年……」,迄「新竹支厅开始明治二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至所考制度,纯属清季新竹县之疆域、衙署、庄堡、路站、屯社、租赋及其他等项,而以租赋为尤详。

    第一○二种「钦定平定台湾纪略」

    本书(六册一、○四六面六二七、六○○字)凡六十五卷、卷首五卷,清乾隆五十三年廷臣奉敕撰。书集肆应台湾林爽文事变所降谕旨、批答、奏章,分析月日,按次编排而成,为一部清廷镇压当年台湾革命之详细纪录。卷首五卷,为「御製诗」三、「御製文」与「御製赞」各一;正文六十五卷,起自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讫于五十三年十二月。今另就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铜版十二幅(原图高五十四公分、宽八十九公分),製版刊置书首,使此书生色不少。

    第一○三种「台湾县志」

    本书(二册二七七面一六六、二○○字)凡十卷,王礼主修、陈文达编纂。文达字在玆,台湾人;府学岁贡生。清康熙三十四年及五十一年,先后与修「台湾府志」(「高志」)、「重修台湾府志」(「周志」);五十八年,应邀编纂「凤山县志」。同年,台湾海防同知王礼(顺天宛平人,监生)兼摄台湾县事,以台属「诸志」成于前、「凤志」续于继,独「台志」缺焉;因亦延文达编纂。按台湾为台湾设府时三县之一,为府治附郭,澎湖附焉。其疆域东抵大脚山,西含澎湖;南至二层行溪与凤山为界,北至茑松溪与诸罗为界。修志始于是年季冬,成于翌年(五十九年)孟夏。全书共分十纲,每纲一卷:曰舆地、曰建置、曰秩官、曰武备、曰选举、曰典礼、曰赋役、曰人物、曰杂记、曰艺文。按本书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摄影排印,台湾今日始有完本。

    第一○四种「澎溯台湾纪略」

    本书(一册六五面三九、○○○字)为一集刊,共收杜臻撰「澎湖台湾纪略」、周于仁与胡格撰「澎湖志略」及林谦光撰「台湾纪略(附澎湖)」三种。「澎湖台湾纪略」(一卷)作者杜臻,宇肇余,浙江秀水人。清顺治进士,历内阁学士。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平,奉差与同官石柱至闽、粤相度展界。往还岭海,跋涉三万里,著有「闽粤巡视纪略」六卷、「海防述略」一卷;「澎湖台湾纪略」(原题作「彭」),即于此时撰作。首述澎湖,叙其位置、史略、物产及地理;次述台湾,先叙沉有容平倭并录陈第「东番记」,继叙施烺入台之战与郑氏之降,再详地志而以设官守终。「台湾纪略」(一卷)作者林谦光,字芝嵋,福建长乐人。清康熙壬子(十一年)副榜,历官政和教谕、延平教授;二十六年,调台湾府学。所著「纪略」目次为形势、沿革、建置、山川、沙线礁屿、城郭、户役赋税、学校选举、兵防、津梁、天时、地理、风俗、物产,末以「澎湖」附。「澎湖志略」(一卷)作者周于仁,字纯哉,号仙山;四川安岳举人。清雍正十一年,由福建将乐知县,陞授澎湖通判;乾隆元年,告病卸事。胡格,字寿平,号昂夫;湖广江夏举人。乾隆三年,由晋江知县,委署澎湖厅。五年,卸事离任。「志略」初成于周于仁,后由胡格增益之。内容分舆图、海道、沿革、疆域、城垣、里程、官庙、户口钱粮、仓储、科名、物产、舟楫、泊岸、渔舟、风俗、文贝、武员、烟墩炮台、诗、赋等二十篇目,分别记载。

    第一○五种「重修台湾府志」

    本书(五册八一○面四八六、○○○字)凡二十五卷,范咸纂辑;通称「范志」。咸字贞吉,号九池;浙江仁和人。先由进士,历宫庶,改台谏,清乾隆十年,任巡台御史。时距「刘志」刊行未满三载,因病其未能尽要,乃与同官六十七参酌考订,合高、刘两志而增损之。志分封域、规制、职官、赋役、典礼、学校、武备、人物、风俗、物产、杂记、艺文十二纲,次为二十五卷。并于志中各条加列「附考」,引徵较前志为多。

    第一○六种「明季三朝野史」

    本书(一册七○面四二、○○○字)凡四卷,题顾炎武编辑。炎武字宁人,原名绦,自署蒋山佣;苏州崑山人。少与里中归庄善,共游复社,有「归奇顾怪」之目。明季南都溃,与吴其沆、归庄共起兵,鲁王授兵部司务。事败,与庄得脱;而母王氏不食卒,遗有后人「勿事二姓」。闽中以职方郎召,因母丧未葬,不果赴。其后周流西北且二十年,既乃定居陝之华阴,竟客死。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书,不胜举。共关係南明史事者,有「圣安纪事」、「圣安本纪」及本书等传本,而各本详略不同、题署亦异;至是否均出于顾氏手笔,有特深考。此书记南明三王事,卷一、卷二为「圣安纪略」(上下),卷三为「思文纪略」,卷四为「永曆纪略」,书中间有「炎武按」语。且书中又称「清」曰「虏」,至清季文网渐弛时始行问世;此据光绪三十四年上海石印本排印。书后,今录附汪光复撰「航海遗闻」一卷。「遗闻」一名「明季续闻」,述鲁监国始未,记至作者出降于清止。

    至「圣安本纪」一书,见第一八三种「圣安本纪」篇;「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关澎湖与漳、泉二府之资料,巳收入第六八种「清一统志台湾府」「附录」。

    第一○七种「台风杂记」

    本书(一册六一面三六、六○○字)不分卷,日人佐仓孙三撰。佐仓,字达山。在本书书题下缀有「识语」略云:『明治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